電子報 简体版
 
凌鋒: 聯共反獨會葬送臺灣自由繁榮
 
2000年8月27日發表
 
美國紐約從今年七月以來出現了一連串「反獨促統」活動,八月二十
六和二十七日在柏林將舉行「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這
一系列動作,是配合北京在兩岸問題上的新策略而展開的。

  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淡化了民進黨的臺獨色彩,也因爲臺灣民主化而
越來越確認中華民國本身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陳水扁順應臺灣民
衆要求維持現狀的心理,執政三個月來的言行,表明他認同而且遵守中華
民國憲法,因此臺獨並非目前迫切的危機。

  當心遭中共愚弄

  有些反臺獨的人士說陳水扁認同中華民國是假的,所以必須反獨。然
而對於這些熱中反對臺獨而認爲陳水扁假扮認同中華民國的人,他們是如
何真正的認同中華民國呢?今年八月六日,在紐約唐人街的孫逸仙中學,
他們召開了一個名字叫做「全球華人大紐約地區反對臺灣獨立促進兩岸和
平談判造勢大會」,主持大會的是在紐約的中華民國人士。但是大會在唱
「中華民國頌」時,竟然將它改爲「中華民族頌」。

  也就是兩岸還沒有談判,僅僅在「造勢」階段,孫中山先生所創立的
中華民國已經消失。既然已經是北京版的「一箇中國」,還要談什麼?他
們反對的是臺獨,還是目前仍然主權獨立的中華民國?這些來自臺灣的中
華民國人士也不是壞人,只是他們不應該把中共看成好人,讓中共捏在手
裏玩還不知道。國民黨同中共打了七八十年的交道,孫中山被騙,蔣介石
也不是對手,血的教訓怎可遺忘,輕易相信中共的甜言蜜語?

  本來,在臺灣或美國這些多元化的社會中,臺獨和統一的聲浪並存是
很正常的事,人們也可從這些多元的聲音中去分辨和選擇自己的意向。有
中國情結的人,他們反對臺獨可以理解,但是爲什麼在反對臺獨的同時卻
一定要「促統」呢?真正熱中於統一,認同中共政權的話,不妨去大陸常
住接受中共的「統一」統治,不必要找兩千多萬臺灣老百姓一起陪葬。

  北京頻打壓人權

  衆所周知,中國大陸目前由中共特權集團所統治,這是一個獨裁腐敗
的「一黨專政」政權,比當年中共所醜化的國民政府還要獨裁腐敗不知多
少倍,而且至今還拒絕從事政治上的任何改革。他們實行黨禁、言禁,鎮
壓異議人士絕不手軟,反腐敗卻是溫情脈脈,以致腐敗深入骨髓,到了不
可收拾的地步。例如廈門遠華集團走私案既有李鵬的人脈,也有江澤民的
人脈,所以很難挖下去。

  中共在國際上的形象也同「流氓國家」差不多,除了炫耀武力之外,
整天抗議這個、抗議那個,似乎全世界都欠了它什麼。它的人權和新聞自
由年年都要受到國際相關組織的譴責。而臺灣在創造經濟騰飛的奇蹟後,
又創造了政治上民主發展的奇蹟,在這情況下要臺灣接受中共的「統一」
,無疑是大開歷史倒車。

  在柏林召開這個和平統一的大會本身就很具諷刺意味,因爲八九年柏
林圍牆倒塌所實現的兩個德國的統一,是西德統一了東德,是民主統一了
獨裁,自由統一了專制,富庶統一了貧窮。而現在兩岸的統一卻要倒過來
做,不但可笑,也是歷史的反動。

  臺灣難認同武嚇

  兩個德國的統一的確是和平的統一,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因此我們
要搞清楚,是哪一方要以武力實現統一。臺灣固然也在發展軍備,但是防
御性的,也從來沒有說要用武力來統一大陸,或用武力向大陸挑釁;反而
是中共,改變了以防禦爲主的軍事戰略而要對外擴張,對臺灣更是喊打喊
殺,包括進行了一系列「解放臺灣」的軍事演習,甚至向臺灣海域發射飛
彈。因此要促進和平統一,就應該去向北京施壓,而不是向最不願意打仗
的臺灣施壓,否則就是本末倒置,既然柏林召開的這個和平統一大會明顯
是中共一手操控的會議,也就別想臺灣民衆會去認同它。

  臺灣有統獨之爭不難理解,但如果是站在中華民國立場的話,這個「
統派」應該是以中華民國去統一大陸,而不是同中共站在一起,讓中共來
統一臺灣的中華民國。這個統一應該是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統一,而不是
使社會落後倒退的統一。因此反獨可以理解,但「聯共反獨」卻萬萬不可
,因爲那是「引狼入室」,不但要葬送臺灣的自由和繁榮,如同目前的香
港一樣,也只能爲中共獨裁政權打強心針,從而延緩中國大陸的民主進程
,違背了十二億人民的長遠利益,不論動機如何純正,客觀上起著助紂爲
虐的作用。

  民主改革是契機

  爲全中國利益著想,爲世界和平著想,要使兩岸統一早日實現,就必
須「反獨裁,促統一」,只有大陸早日實現民主化,兩岸才能早日統一。
所以臺灣不論在朝還是在野的各黨各派應該有這個共識,要逼中共進行政
治改革,結束「一黨專政」,不可因爲黨爭需要或個人目的而去討好中共
,甚至同中共召開什閉門會議,損害到臺灣的安全和利益。只要大陸一天
拒絕民主改革,不開放言禁、黨禁,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拒絕統一。

  首先是民主,其次才是統一,這個次序絕對不可以顛倒。

 
分享:
 
人氣:10,68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