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高行健摘桂冠 大陸打翻五味罐
 
鐘行之
 
2000年10月16日發表
 
【人民報訊】中國時報10月16日鐘行之特稿:在彼岸,高行健以「中文作家」的名義獲得本屆諾貝爾獎文學獎,總算圓了中國作家的百年諾貝爾之夢。而在中文的故土,此刻卻似打翻了五味罐,酸甜苦辣,百感交集。

 鑑於高的政治立場,中共官方的表態不難理解,儘管高本人並沒有與中共發生過激烈的正面衝突。據中國作家協會的一位消息人士說,對於高行健獲獎的消息,總書記江澤民一度頗感興趣,曾親自過問此事。不過,由於高行健在大陸文壇的活躍期集中於八零年代初、中期、中共第三代領導人對他並無認知。因此,十月十二日晚上曾急召中國作家協會負責人前往彙報。得出結論之後,中南海即指示中宣部於當晚九點陸續向全國媒體發出緊急通知,嚴禁刊發相關消息和報導。同樣的通知,一直傳達到第二天上午。不過,由於時間緊迫,仍有一部份未即時收到通知的報紙刊發了高獲獎的消息,福建的一些報紙,甚至用了半個版面的篇幅。

 中共外交部和中國作家協會相繼表態之後,除了循例報導官方立場,媒體不再說話。在此之前,儘管有大陸主流作家如劉心武、莫言等數人曾對高的獲獎表示公開歡迎,不過在官方表態之後,無論是主流或非主流的作家,均已無一例外地緊緊閉上了嘴巴。據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著名作家表示,作家圈子裏,老舍之子舒乙的公開反對可以理解(據稱,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原定要頒給老舍,由於後者在文革中投湖自盡,結果讓川端康成撿了個便宜),除此之外,即使官方允許公開表態,恐怕除了高行健仍在國內的個別舊友,也不會有更多的叫好。大多數的中國作家,其實都傾向於把獎項授予巴金或北島,當然,這也跟高行健去國多年有關,此外,也不無酸葡萄心理。

 然而,畢竟是百年一遇的大事,高行健獲獎的消息,仍然刺激著懷有深重之「諾貝爾情結」之大陸民衆的興奮神經。官方媒體的言論空間被封殺之後,於是就一窩蜂湧上了網路。十三日起,大陸各主要大型門戶網站如新浪( S INA)、網易(NETEASE)等,都設置了相關的討論專題,相關的帖子,一時間成爲各 BBS上最具人氣的話題。網上的言論顯示,大陸民衆對於高行健的獲獎,態度是相當的分裂。

 儘管高行健在網上的支持者也有不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網路文學社區上一貫形象不佳的中國作家協會,這次竟獲得了破天荒的高度支持,顯示網民對官方的姿態相當認同。除了使用階級鬥爭術語甚至粗話對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破口大罵之外,還有不少人直指此事形同於梵諦岡的「封聖」,是西方對「全體中國人民的侮辱」,「帝國主義的陰謀」。還有人警告高行健,「如果還記得自己是個中國人,就應該學習薩特,拒領這幾個臭錢」。這種傾向其實並不奇怪,事實上,民族主義還不是主要誘因,相反,對高行健獲獎大聲叫好者當中,起碼有七成是出自民族主義立場,與奧運會的「奪金情結」並無二致。

 最爲悲哀的是,無論是反對者還是支持者,絕大部份都沒有讀過高行健的作品。一九八二年,當高行健以無場次話劇《絕對信號》將其在國內的文學生涯推向頂峯時,目前在網路上的踊躍發言者,絕大部份還不到十歲。一位廣州的 BBS版主說,在大陸的年輕網民們看來,夠資格拿諾貝爾獎的首推金庸,最不濟,也應該是痞子蔡。

 上海的一位網路分析家指出,網上的負面言論,一半是無知,一半是盲目的民族主義,「政治陰謀論」已經形成年輕人對西方的一種固有心理反應定式。即使是其中的理性人士,熱愛米蘭.昆得拉、索仁尼辛,卻不能容忍一個經歷相似的中國作家。這當然並不全是官方的煽動,然而,無知之衆一旦被官方所利用,能量將十分驚人。

 正如「網易」上一張帖子所說:「不管誰獲諾貝爾文學獎,都會在中國國內引來一片噓聲和罵聲。這就是中國人一貫的作風。魯迅先生說過,中國人裏所多的是痞子與流氓,潑婦與無賴。看來這個情況一百年來並沒有什麼改變,恐怕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吧!中國人什麼時候能夠學會心平氣和地對待事物,而不是用愚昧的狂妄、可笑的狹隘、無知的偏激、可憐的蠻橫去浪費著自己來之不易的生命?」

 網上的言論再激烈,也只是說說罷了,此刻最焦慮的,乃是國營的出版社。據了解,官方表態之前,大陸已有十幾家出版社火速□羅了好幾種版本的高行健作品,打算大撈一票。如今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了。(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氣:11,04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