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媒体报导中国经济天差地别(图)
2024年3月25日发表
资料图:求职太难(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
【人民报消息】中共国家统计局星期一表示,今年头两个月中国制造业和投资形势有所改善,而房地产行业疲软对经济造成压力。据美国之音报导,由于中共政权将国家经济新闻视为事关国家安全(即中共权力垄断安全)的大事,严厉惩罚所谓唱衰中国经济的人,外界难以确定中国经济状况究竟有多好还是多糟。世界媒体也以一种信不信由你的笔调来报导中共官方发布的经济数字。
看似平衡客观,实情只有天知道
众多中国人以及企业家和在中国投资或建厂的外国投资者和企业家感到中国经济困境重重。在此之际,中共国家统计局星期一发布有关中国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数字报告。
该报告称,中国今年头两个月工业产出同比增长7%,好于分析师预期;工厂和设备支出(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4.2%;房地产业依然低迷,头两个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
中国共产党当局持续强调所谓的「正能量」宣传,并以严惩为威胁禁止传播有关中国经济(以及数不清的其他领域)的坏消息。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种有好有坏的数字报告似乎是显示了该报告是平衡客观的,因而是可信的。
然而,当今中国的大环境、大形势使中共当局发布的新闻和数字令外界以及众多中国人感到难以置信。
在中共当局坚持不惜代价强行推行所谓的疫情清零政策三年使中国经济付出惨重代价之后,中国经济没有出现中共当局以及外界所预期的增长率强劲反弹,反而因失业率高企、国内需求萎靡不振和占中国经济近乎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不断暴雷等因素而举步维艰。
在这种大形势下,中共当局对民间的有关中国经济的评论实行限制和封杀,对调查中国经济状况以便使投资者的投资决定有所依凭的一些外国尽责调查公司进行突击搜查和罚款、拘留其职员进行讯问;中共国家安全部也发出严厉警告,声言唱衰中国经济是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将予以严惩。
于是,中共官方和外界对中国经济基本状况的评估如今便常常呈现出一种天壤之别或风马牛不相及的状况。
例如,中共官方宣传说,中国经济在2023年达到了5.2%的预定增长目标,高居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首,取得骄人成绩,但美国调查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基于它的调查计算指出,中国实际增长率仅为1.5%左右。与此同时,《日本经济新闻》则指出,202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29年来首次减少。
与此同时,在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头两个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的数字之际。日本《东洋经济》杂志网路版发表报导说,「中国房地产巨头今年1月至2月房屋销量减半,情况严重;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的需求也在萎缩。」
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逆风之一:就业
美联社星期一在报导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中国经济重要统计数字报告时以非常委婉和客气的笔调指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就业。虽然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城镇失业率为5.2%,但中国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为14.6%。
「这比去年12月的14.9%和6月的近20%有所改善,但仍然突显了中国年轻人在疫情之后仍是找工作难,当局对科技公司的打击损害了私营企业的投资。青年失业人数不包括学生。」
相对而言,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在报导同一消息的时候则更为直言不讳。该报3月18日发表的报导说:
「说到先前占中国经济活动20%的房地产业,其危机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流行之前相比,新建筑工地数量下降了60%。2023年,中国大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6.3%。使情况更糟的是,2023年夏季青年失业率为21%,今年1月份中共当局按照新的计算方法将这一数字降至14.9%。」
法国财经新闻报纸《论坛报》3月18日以《中国开年艰难,经济形势仍不明朗》为题发表报导说:「中国今年设定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是该国几十年来最慢的增速之一。然而,北京认识到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因为中国仍面临结构性困难。
「本星期一中国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开局喜忧参半,家庭消费低迷,但投资和工厂活动加速,反映出复苏不平衡。新冠疫情过后,人们期待已久的2022年底经济复苏是短暂的,而且不如预期强劲。现在中国面临著一个不确定的局面。这抑制了家庭支出,而房地产业危机和青年高失业率正在影响购买力。」
以莫名其妙的「新质生产力」开拓新局面?
自2012年上台以来,中共领袖习近平及其宣传班子不断提出新口号、新说法,其中既包括「厕所革命」这样的简短易记的说法,也包括至今让亿万中国人以及让数不清的中国问题专家感到犹如绕口令一样难以背诵和上口的说法,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中国经济面临中共当局也不得不承认的艰难境况之际,习近平凌空提出了所谓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口号。美国财经新闻社彭博社3月18日以《解读习近平旨在重振中国经济的新口号》为题发表报导说:
「口号在中国很重要。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共同富裕』,新口号的采用预示著政策的深刻转变。
「因此,『新质生产力』在中共政府3月5日发布的年度工作重点中被列为首要任务,这一局面引发了一场争先恐后解读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创造的这个词究竟有什么含义的争论。自2014年以来,产业政策口号占据政府提出的当务之急首位的场合只有一次。通常情况下,这个机会被用于宣示宏观经济政策的承诺。」
彭博社的报导陈述了中共官方媒体如何放飞想像力,援引卡尔.马克思在某年某个场合谋篇文章中的言说来注解习近平突然提出的令众人莫名其妙的「新质生产力」之说并为之做背书,一些投资者则根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习近平最新的说法研判猜测接下来投资中国应当投在那个领域或行业。
报导接著说,「当然,人们为猜测而投入的精力都可能被新发事件所取代,或者被另一个口号压倒和取代。2018年,医疗卫生、教育领域的『网际网路+』模式多次被列为政府工作重点。然后到了2021年,习近平开始加大力提倡『共同富裕』,以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该口号预示著对科技和教育行业的打击的开始,(网际网路商业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等主要公司的股价受到重创。」
以扩大出口寻求突破的风险
在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给中共政府造成社会政治压力之际,中共当局显然力图通过扩大贸易出口来寻求突破困境。但这种在中共当局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举措在当今国际大形势下,尤其是在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的形势下也有相当的风险。
美国工商新闻网刊《工商内线人》3月16日发表报导,标题是《无论拜登还是川普赢得总统宝座,中国的经济计划都可能导致贸易战》。该报导的要点是:
——(美国的经济调研公司)凯投宏观表示,中国出口激增意味著发生贸易冲突在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那里都可能;
——中国现在占全球制造业出口的15%,而它必须将这些出口上传给美国消费者;
——中国正在寻求通过制造业实现更好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