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院以「潛在間諜」為由拒絕中國學生簽證(圖)
 
2024年1月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加拿大聯邦法院以「潛在間諜」為由,支持拒發簽證與一名北航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到加拿大深造。評論認為該裁決意義重大,指中國利用留學生滲透已引起警覺,料未來加拿大會與美國看齊,加強堵截中國竊密,學術機構也會加強對留學生的背景審查。另外,本臺發現涉案學生疑在香港科技大學進修,在被加拿大指為「潛在間諜」後,火速刪除其在社媒上的帳號。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加拿大傳媒週四(4日)報道,聯邦法院裁定一名中國理工科學生為「潛在的間諜」,被禁進入加拿大。據報,涉事學生李躍康(音譯 Yuekang Li)於2022年4月申請了加拿大頂尖科技大學的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課程。 加拿大聯邦法院首席法官表示,李躍康符合「非傳統間諜」定義,雖無證據表明他曾從事過間諜活動或接受過間諜培訓,也無證據表明他的研究具有軍事用途,然而「隨著敵對國家越來越多地利用非傳統方法在加拿大獲取敏感信息,法院對『間諜活動』的定義必須不斷發展。」 裁決引用了不具名的簽證官指,中共對某些高科技行業具有戰略興趣,而李躍康的研究領域與中共的戰略利益有關聯。法官認為簽證官決定合理,相信李可能被中共政府招募或脅迫做間諜。他引用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的報告,認為北京正在威脅加拿大的國家安全和敏感領域的知識產權。 裁定書同時透露,李躍康早年獲北航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後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機械工程碩士學位,他在該大學進行的是遠程學習 。李躍康未親自到美國,皆因美國第 10043 號總統公告禁與中共軍方有聯繫的中國學生獲得簽證,李因此被拒簽。 在德國高校任教的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畢業生朱瑞認為,加拿大拒簽李躍康的理由非常合理。 朱瑞說:「加拿大拒絕李躍康的入學申請基於三點理由。這三點理由很有說服力。」 不過,李躍康就辯稱加拿大方面對「間諜活動」的定義過於寬泛,並且依賴於猜測。他要求司法覆核。 自由亞洲電臺在社交媒體Linkedin上查詢到疑似李躍康的帳號,顯示其目前正在香港科技大學進行博士課程。但至週五(5日)中午,李躍康的Linkedin 消失不見。
疑似李躍康的LINKEDIN帳號,顯示的履歷與加拿大聯邦法院裁定書中所披露的履歷契合,但很快該帳號消息不見。(LINKEDIN截圖/rfa)
曾在美國能源部下屬實驗室工作的華裔科學家Vader 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李躍康畢業於北航,該校與中共軍方關係密切,在美國制裁的「國防七子」名單上。鑒於中共政府一直以來將留學生作為「政府工具」,加拿大簽證官和法官的擔心非常合理。 Vader說:「簽證官拒絕李的一個原因就是其本科就讀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也和軍方維持著緊密合作關係。美國在此之前限制中國「國防七子」大學部分畢業生獲得赴美留學簽證,因此加拿大簽證官的擔憂十分合理。同時,考慮到中共政府的《國家安全法》以及長期民族主義洗腦教育,實質上將每一名可以接觸到敏感專業的學生變成了潛在的「政府資產」這種非傳統的發展情報人員模式,往往防不勝防。」 Vader認為該裁定對加拿大來說具有歷史意義,預計加拿大會像美國一樣,在未來採取實質性的措施阻擊中共竊祕行為。 Vader說:「考慮到加拿大政府長期對華政策,這個判決對加拿大具有歷史意義,意味著加拿大作為『五眼聯盟』成員,也開始像美國一樣,採取實質性措施防止中國政府通過非傳統間諜手段對加拿大研究機構和大學進行滲透。而加拿大法院的這次判決作為判例,為加拿大日後阻止中國政府滲透提供了法律依據,而滑鐵盧大學對判決配合的態度,也意味著對中共威脅反應最慢的學術界和教育機構也開始轉變。」 Vader 也預見中共會以「破壞國際學術合作」的理由作反擊,他呼籲西方學術界勿忽視中共正在進行的人權暴行,保持科學上的道義精神。 Vader說:「可以預見的是,中共政府必然又會再次批評判決『破壞國際學術合作』。但是如今與在製造種族滅絕,四處擴張的中共進行科學技術合作,實質上猶如在上個世紀對納粹德國暴行視而不見,依舊進行科學技術交流,是一種道義上的自我毀滅。」 就今次事件,加拿大的國安專家韋斯特(Leah West)認為,該學生根本不應被滑鐵盧大學錄取,這一裁定是保證科學研究領域安全的重要先例,它向加拿大的大學發出一個信號,需重新審視其招生流程和背景調查。 加拿大前情報局局長、加國總理前國家安全顧問法登(Richard Fadden)強調,「這一決定為加拿大提供了一個新工具,可以控制日益嚴重的問題。而論在加拿大還是盟國,中共利用大學交流作為竊取知識產權的手段,用於其軍隊,這是無可爭議的。」 加拿大《環球郵報》獲得的一份2021年的報告顯示,因為一些學生被禁止進入美國,北京正在派遣一些獎學金學生到加拿大,目的是獲取關鍵的高科技。△
 
 
分享:
 
人氣:26,18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