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份消费价格及生产价格指数双跌,通缩灰犀牛来了?
 
2023年8月10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随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艰难地刺激内需,中国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年增率呈现负成长,表明消费领域跌入通胀紧缩。同时,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延续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出现通缩迹象,这更增加了对当局祭出更直接政策刺激措施的压力。

据美国之音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8月9日)发布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减0.3%,较6月份数据跌落0.3个百分点,是自2021年2月以来再度陷入负成长。

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年减4.4%。这是该指数连续第十个月下降,也是自2020年11月以来中国CPI、PPI首度同步呈现年减。

金融时报引述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中国金融专家易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的分析说,中国经济目前面临陷入通货紧缩的严重风险,这可能会导致民营部门经营信心下降等恶性循环。

华尔街日报说,市场议论通缩风险增加恐怕影响投资与生产,令失业率上升及出现经济衰退。

彭博社表示,依据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中国上半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路透社表示,中国经济在经历刚解除新冠病毒疫情封控后的第一季度短暂复苏后,持续呈现减缓状态,经济复苏疲软,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减弱。尽管官方陆续推出刺激政策,但也无法刺激经济活动,房产市场持续滑坡、青年失业率高企、外企投资兴趣减弱、消费力道减弱、制造商抱持谨慎态度等问题仍在。

报道表示,外界有关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更缓慢经济增长时代的焦虑不断加重,担忧有点类似日本自1990年代以来的“失去的30年”,企业经营信心不振,物价和工资出现一代人的停滞,持续通货紧缩。

此前一天,中国海关总署8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的进出口数据的跌幅都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测,这给政府出台更多政策以遏制经济下行走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数据表明,7月份的进口同比下跌了12.4%,甚至从俄罗斯的进口也同比下降,是2021年2月份以来的首次。进口的跌幅度远高于路透社对28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中得到的预测中位数5%和6月份同比降幅6.8%。这对将中国作为工业材料、食品和消费品最大市场之一的全球出口商来说是一个重击。

数据还显示,7月份的出口同比下滑了14.5%,高于路透社调查预测的12.5%,也比6月份同比下跌的12.4%更严重。中国7月份的贸易顺差暴跌20.4%,超过了一年前创下的最高记录,减少至806亿美元。出口总额下降至2818亿美元,进口下降至2012亿美元。

继亚洲外汇市场上大多数货币汇率受中国7月份令人失望的贸易数据影响,8月8日都出现下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三周以来的新低之后,中国周三的价格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复苏在失去动力,令亚洲股市周三承受巨大压力。

路透社援引香港银科投资控股的首席经济学家夏春的分析说,预计中国的通胀紧缩将持续六到十二个月,但不会步日本的后尘,让价格停滞持续了将近20年。

最近几个星期,中国政策制定者宣布提振汽车和家用电器销售的措施,一些城市也缓解对房地产业的限制,但是许多市场参与人士表示,这显然不够,需要更有决定性的刺激措施。

报道援引一位分析师的话说,中国重振消费者支出的计划继续充满不确定性,主要依赖消费者信心反弹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但这些措施的细节仍旧很模糊。

在中共决策机构政治局上个月召开商讨经济问题的会议后,投资者一直焦虑地等待政策制定者向经济注入刺激措施,而股市对缺乏具体的行动仍没有多少热情。

报道援引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高级经济学家Tommy Wu的分析说,市场和商家应当习惯中国政府避免出台大的刺激措施的“新常态”。中国政府将落实有针对性的刺激,多数政策措施将聚焦供给端。 (转自美国之音)△

 
分享:
 
人气:36,74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