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習近平去上海 難扭長三角經濟頹勢
 
周曉輝
 
2023年11月2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據上海網友剛剛披露,他們接到小區通知,11月27日下午14時至29日18:00,沿街窗戶必須關閉,到時還會有人來檢查。通知最後還加了句「不要問為什麼」。 如此陣勢,應該是北京的某個大人物來了,而且以這種「封窗戶」的架勢的慣例看,大概率是中共黨魁到了上海,其他常委不會有如此高的安保級別。果不其然,很快又有網友爆料稱,「習和常委都到了,今天早上延安高架突然封了。然後下午新聞也是常委開會討論長三角發展,結合小區的新聞應該是這群都來了。」 根據中共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於27日召開了會議,審議的內容之一就是《關於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報導稱,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習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會議強調要「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守住管住生態紅線」,「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主動力」,「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等等。 從官方報導的內容看,習中央在訪美宣稱繼續對外開放後,在中國經濟全面下滑的情況下,意圖推動長江經濟帶的高科技發展。按照官方所言,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的黃金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則是這一黃金地帶的「龍頭」,其經濟快速發展靠的是外資、外企。中共黨魁親自前往上海,大概率正是為推動自己設定的戰略督戰。 無疑,這也是黨魁在李克強不清不楚死亡並被迅速火化後,首次來到上海。黨魁缺席11月初召開的上海進博會,或許是為了避免引發聯想。那麼,在李克強死後一個月,這樣的聯想就不存在了嗎? 實際上,對於長三角經濟出現的問題,李克強在去年就已經預警。就在去年5月,李克強在召開的10萬大小官員參加的「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中,通過數據明確提到了3月份以來,特別是4月份,經濟指標明顯下滑,經濟發展慘澹。李還坦言「經濟影響已經開始衝擊我們的財政收入」,「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下降5.9%,地方財政收入下降更快,達到6.6%,特別是長三角地區。這些地方都是對中央收入淨貢獻的,最大的降幅達到32%,小的也超過了全國的平均降幅。」 中國黃金經濟帶的龍頭長三角地區財政收入下降的原因,李克強雖然沒有明說,但與會者都心知肚明,那就是正是黨魁推行的嚴苛的動態清零政策,大舉封城,導致經濟停頓,亦影響周邊江蘇、浙江等省份的經濟運行。 李克強還將中國經濟目前遭遇的衝擊與2020年時相比較,且認為前者比後者問題「還大」,說明中國的經濟大盤確實正處於危險之中。如何從危險中擺脫出來?李總結了中國經濟急需解決的十大問題。 這十大問題包括:解決「超預期因素衝擊」問題;解決「努力推動經濟重回正常軌道」問題;解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解決「穩經濟大盤」問題;解決「確保政策受益主體不漏戶、不漏人的清晰了解和應享盡享」問題;解決「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問題;解決「防止單打一、一刀切」問題;解決「對國企、外企、民企等各類主場一視同仁」問題;解決「紮實保障民主,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問題;解決「對政策落實和配套開展專項督查」問題。 李克強的言辭中透露出的其對「動態清零」政策的不滿,認為這阻礙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這顯然讓黨魁很難堪。很快,李的講話全文被刪除。李離任前做的微小努力,並不曾掀起一絲浪花。 不過,讓很多人失望的是,在去年年底中共驟然放棄動態清零政策後,今年中國經濟依然不振,上海和長三角地區也同樣如此。不妨先看一些與上海和長三角有關的數據。 1、外資快速流出。11月3日,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於公布了第三季度國際收支數據,顯示外國直接投資負債減少了118億美元,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量首次超過流入量,這意味著外國公司正從中國撤資。最近花旗銀行和全球民調巨頭蓋洛普撤離中國大陸是最新的例子。 2、外企缺乏信心。不久前,上海美國商會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在受訪的325家會員企業中,只有52%對未來5年在中國的業務前景持樂觀展望,創1999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低水準。目前商業情緒持續惡化,在中外企正重新評估中國市場。 此外,中國歐盟商會2月14日發布2023/2024年度的《上海建議書》中的調查顯示,跨國企業在上海設立總部的信心不再,僅有12%的歐商願意在上海設亞太總部,而且有500家中企因去年上海封城和動態清零政策所帶來的營運干擾,已轉往其它國家設立總部。 3、稅收減少。據中共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創造的全部稅收收入,也就是包含國稅和地稅在內的全口徑稅收收入為14,972億,同比去年同期的14,559億,增幅僅僅只有2.84%,遠遠落後於全國的平均增幅。今年以來上海經濟的衰弱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4、寫字樓空置率高。由高力國際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寫字樓市場報告裡披露,上海寫字樓空置率已經上升到了19.0%,並預計全年的空置率將會上升到21.6%,較年初上升4個百分點。同時,預計全年寫字樓平均租金將會下降4.4個百分點。 5、房地產市場低迷。今年以來,上海部分學區房房價近來大幅下跌,有的成交價格下跌了三百萬元(人民幣),有房產中介表示有的學區房房價已經跌至2017年。該消息登上了百度11月16日熱搜。「上海目前是中國現房市場最為低迷的地區。」易居中國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在全國範圍內,二級市場的供需狀況也有所惡化。」 6、招聘人數和福利下降。彭博社根據智聯招聘匯整的數據顯示,上海、北京第二季度的招聘薪資同比下降了9%和6%。這至少是2015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對許多白領員工來說,公司還削減了包括差旅、膳食津貼在內的各種福利,加劇了這一打擊。 7、企業停止招工,訂單減少。網上有消息指,在「長三角」地區,九成以上的出口加工企業在今年的元宵節後,已經停止招工,即使企業有空缺,十個職位會有上百人來應徵。而在江蘇、長沙等地,多家企業甚至不再招聘日結工資的臨時工。有企業家透露,國內出口商接到的訂單同比下降90%左右。 8、消費不振,商場關門。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批發及零售行業利潤同比下降10.0%。但是,為了補足稅收缺口以及補繳增值稅,上海的商家被迫多交了9.1%的稅。熬過來疫情卻熬不過這樣的「盤剝」,大型商場相繼關門。1月底,位於南京路的上海置地廣場關門;8月份底,徐匯區的太平洋百貨也徹底停業。 此外,還有上海等地富人、中產加速移民,留在國內的選擇躺平,等等。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經濟低迷,正是中國經濟蕭條的縮影。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一大原因就是中共政策多變,甚至祭出《反間諜法》擴大偵辦對象,任意扣押外企高管,致使消費者和國內外投資者、企業家更加缺乏信心。至於李克強曾說的解決「對國企、外企、民企等各類主場一視同仁」問題以及解決「對政策落實和配套開展專項督查」問題,也是迄今都不曾落實過。 上述問題,黨魁和常委們書面討論一下,現場考察督辦一下,就可以讓大家增加信心,扭轉上海、長三角經濟發展趨勢了嗎?顯然不會。讓投資者、消費者重拾信心,不是口頭耍耍就可以的了,最重要的是有切實的行動,比如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限制政府對企業的管控,發放補助金到民眾手中,解決金融爛帳、解決爛尾樓問題,還百姓公道……而這樣的舉措,在業已從裡到外爛透的一黨專政體制中,可能實現嗎?△
 
分享:
 
人氣:39,10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越來越不受待見!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南使館悲劇或重演?|
越來越不受待見!中共黨魁在美待遇大不如前;南使館悲劇或重演?|
北京房價踩踏式狂跌 學區房直降400萬 燕郊腰斬 業主哭慘!
北京房價踩踏式狂跌 學區房直降400萬 燕郊腰斬 業主哭慘!
中國疫情急速蔓延!南京大爆發 東莞停課 深圳醫院擠爆!黨魁下封口令
中國疫情急速蔓延!南京大爆發 東莞停課 深圳醫院擠爆!黨魁下封口令
多名中共高官、警察、院士、高校教授等密集過世,多為中共黨員。|
多名中共高官、警察、院士、高校教授等密集過世,多為中共黨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