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指數持續下滑 再陷通縮陰影
 
2023年11月1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消費價格指數在歷經兩個月企穩後十月份再度下滑,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指數已連續十三個月下降。中國經濟重新陷入通縮陰影。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2%,環比下降0.1%。中國的CPI在8、9月份終於微幅上漲後,10月再度陷入負增長。 對此,中共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0月份受天氣晴好,農產品供應充足、節後消費需求回落等因素影響,CPI略有下降。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0.1%,降幅擴大8.1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55個百分點。 金融學者司令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今年的10月份正逢中國的中秋和國慶等黃金消費連假假期,在節慶時大家喜歡宴客聚餐,食品需求卻不那麼堅挺,甚至拉動食品價格下降是項警訊:「如果消費很旺盛,豬肉需求應該非常強烈跟着上揚。可見,中國居民長期不敢消費,需求疲軟。」 PPI連續13個月下降 另一方面,中國10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環比則持平。中共統計局表示,「10月份,工業生產經營活動保持擴張,受國際原油、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等因素影響,全國PPI同比降幅略有擴大。」 美國《紐約時報》 指出,雖然中國的國有銀行爲建設更多工廠注入了資金,但家庭和企業仍對消費支出持謹慎態度,而「物價下跌可能是中國通貨緊縮的前兆」。報道認爲,在這種惡性經濟狀況下,中國的企業和員工會發現從商品或工作中獲得的收入更少了,債務卻一如既往地沉重。 財聯社引述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以「類通縮」解讀指出,CPI走弱反映了中國經濟供給保障持續加強,但內需恢復仍然較緩的特徵;同時,外需在全球經濟復甦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也難以對這部分過剩供應進行有效填補。他預期,「 『類通縮』 特徵或將持續一個季度左右,明年臨近開春,CPI中樞或能重回溫和上行區間。」 「PPI下跌趨勢非常明確,甚至連小陽春都沒出現。」司令說,中國PPI連續13個月下滑,往前推算,去年12月疫情解封后,中國原本寄望去掉疫情影響,陸續推出增值稅留抵退稅等財稅優惠、金融支持等政策組合拳,希望能讓企業買帳,放心擴大生產,看來並未完全奏效:「沒有企業相信中共政府這種迷惑性的宣傳,他們要是真發展起來,可能是下一個馬雲、馬化騰或孫大午。這些人的借鏡,對於想要在實體經濟闖出一點天地的企業家而言,並不是什麼好的信號。」 網易號作者「日久生情」分析, 問題的根源在於內生動力不足。中國作爲全球工廠,具備強大的生產能力,但這種生產能力是由衆多工廠組成的,它們需要訂單來保持運轉。CPI的下降反映了需求不足,這導致了消費減少、訂單減少,無法支撐巨大的生產能力。這種情況可能導致生產能力的浪費,企業停工、破產、裁員,工人失業,收入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儘管CPI下降會使物價更加實惠,但通縮可能引發經濟不景氣,帶來失業、民衆收入減少等不利影響。△
 
 
分享:
 
人氣:66,44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