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朝三暮四(图)
 
允嘉徽
 
2020年6月20日发表
 
庄子举用「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是要阐明他「齐物」的生命观。

【人民报消息】「朝三暮四」一般是指人没有定见,容易改变心意,对事或物的爱好或决定反复无常,改变可能就在朝夕之间。 这个成语来自战国时代思想家庄子的《庄子.齐物》,但是与庄子所表达的内涵寓意不同了。庄子引用一只猕猴对食物数量「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反应大不相同的故事,这个故事寓意很深,在表面上,让人看到的是做法变了然而实质不变;在深奥处,庄子是要阐明他的生命观。 庄子这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实际上是取自《列子黄帝篇》,故事这么说: 宋国有个养猕猴的老翁狙公,很爱猕猴。他养了成群的猕猴,而且能了解猕猴的心意。为了猕猴,狙公变卖家财,来满足猕猴的口腹。然而,有一天狙公的资产快要见底,不能顺任猕猴大吃大喝了,必须要限制牠们的食量。 要跟众猕猴宣布这件事前,狙公恐怕众猕猴不能服从自己,就先跟牠们说:「往后给你们吃橡实,朝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吗?」众猕猴听了猛地站起来,个个发怒。 狙公接着说道:「好吧,那么,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够吗?」众猕猴听到早上增加了一个橡实,个个都高兴了。 「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实质是一样的,猕猴们的反应截然不同,在牠们的眼界里看到的是「朝三」变成「朝四」。而对狙公来说,连一颗橡实都没有增加,只是变换作法罢了。 庄子举用这个故事,不是讲猕猴容易受到愚弄,或是如何玩弄手法去驾驭对方,而是要阐明他「齐物」的生命观。在庄子眼中,万物天生,人也一样,一切人与物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那么若要论谁是谁非,判准就难定,也会有纷争,如何解呢? 以狙公为例,他了解猕猴的天性,利用牠们智商情性,顺应牠们的喜怒而解决问题,结果对他来说不论是名或实,两无亏损又不起纷扰!换个角度说,狙公不用突显自己什么特别高明的智识、技法去压制猕猴,而是顺应猕猴的特性,利用猕猴对「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喜怒特性去解决问题。 看「朝三」与「朝四」有一之差,然而若能看远一点,「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所得的果是完全相同的。看到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又为什么相同,这是眼界不同所决定了。 庄子认为天地间「可乎可,不可乎不可」,就是说可与不可的特性具存;「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物之存在就有它的本质,有它本来的用处,无论大与小、美与丑,成与毁等等,看似对立,都是物之本然存在状态,其间的道理都有相通为一之处。 庄子认为通达者能「齐物」,就是能够明白各物之间相通之理,从而能够止息是与非之争。也就是让生命在各自的境界中各得其所,自适自得而不生对立纷争。 人活在大自然之中,如果能够不带观念去观看人与物,放下成见去观看人与物的本然差异,那么就容易明白、容易掌握万物之间道通为一的道理。这样一来,人则能自适自得,能自适自得就很近于道了,这是他讲齐物的一层生命意义。 不管是天赋的眼界宽窄、高低有何不同,圣人君子对是与非不去争论,能观其差异之间的相通之处,能以和平之心观看是与非,从而等待天道发挥自然均衡的作用。这一来则能让是与非的争端在天道中自然休止,不管对他人或对自己都是宁和的境界。△ (有删减)

 
分享:
 
人气:21,417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