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为什么古人用"流火"代指黄历七月?(图)
 
心语
七月流火不是指盛夏的公历七月,而有天气日渐转凉之意。

【人民报消息】有些人对“流火”一词不熟悉,一看有火字,往往容易望文生义,认为是盛夏暑热时节,天气像火般的酷热。其实,流火不是热流,意思也不是指天气炎热。那么,为什么古人用“流火”代指黄历七月呢? 原来,“流火”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而《豳风‧七月》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是古豳国的风俗歌谣。豳,古戎狄之地名,是周的祖先公刘由封地邰迁居于此,公刘死后,其子庆节继位,在豳建都。这首诗是描述豳国农民全年的生活和劳动。 诗中“七月”并非指公历的炎炎夏日。汉初之前,各朝代使用的历法不同,各历法的岁首(指一年的第一个月)也不同。夏朝的夏历是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商朝的殷历是以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周朝的周历则以十一月初一为岁首;而秦朝是采用颛顼历,以十月初一为岁首;到了汉初,原是延用秦历,后来汉武帝太初元年命邓平、落下闳等制定太初历,并改以正月初一为岁首,自此未有更动。 《豳风‧七月》是西周作品,诗中采用夏历和周历两种历法。诗中的七月,是指夏历七月,若换算为公历,则相当于八九月份,正是由夏入秋的季节,天气也逐渐转凉。 此外,“流火”在《毛传》上记载︰“火,大火也。流,下也。”其中“大火”是星名,故火是指“大火”星,流是指星宿西沉。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依据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来划分天空中的恒星。每个方位各有七宿,共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苍龙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宿;西方白虎七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宿;南方朱雀七宿为井、鬼、柳、星、张、翼、轸宿;北方玄武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宿。“宿”,是指星座、星群,每宿包括若干颗星。 “大火”星是属于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五宿心宿。“心宿”包括三颗星,在《宋史‧天文志三》有记载:“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及《诗经‧唐风‧绸缪》上也载有:“三星在天。”郑玄‧笺:“三星,谓心星也。”所以心宿有三颗星,“大火”星在中间,故“大火”星又称为“心宿二”。如《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郭璞‧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 大火是一颗恒星,依西洋星座划分,它是属于天蝎座,能发出红色的亮光,也是天蝎座中最亮的一颗星。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大火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月时就逐渐向西下行,到了七月,继续西沉,天气也渐渐转凉。故郑笺云︰“大火者,寒暑之候也。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先着火所在。” 《诗经‧豳风‧七月》上载︰“七月流火,八月其获,九月授衣。”意思是说,夏历七月的夜晚,就可以看到“大火”星向西落下,天气开始逐渐转凉,到了八月农作物就该收割,九月就要准备冬天衣服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盛夏的公历七月,而有天气日渐转凉之意。后来,人们就把流火用来代指黄历七月,指暑气渐退而秋天将至之时。△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7/7/6/65804.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17年7月6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