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位千里眼女子被科學家害死(圖)
 
馬勤
 
2013年9月4日發表
 



日本首位特異功能者御船千鶴子。

【人民報消息】當人們不了解一個超常事物時,通常不是接受它,而是排斥它,由排斥到妒忌,以致於生恨。

日本有記載以來,日本明治時代的第一個具有千里眼功能的女子御船千鶴子就遭遇到如此悲慘的命運。隨着特異功能越來越被認識,近年來御船千鶴子在日本越來越家喻戶曉。

千鶴子1908年7月17日誕生於日本熊本的御船醫生家。御船千鶴子年輕時嫁給一位日本陸軍中尉。不久丈夫奔赴戰場,千鶴子與公婆三個人生活。一天,公公說他錢包裏的50元錢突然不見了,千鶴子聽到後稍微想了想,就對公婆說,那50元錢在抽屜裏的某處放着。公婆很吃驚,就照着千鶴子所說的地方去搜尋,果然找到了。但正因此,婆婆對千鶴子產生懷疑,認爲千鶴子偷錢,無論千鶴子怎麼解釋也解釋不清爲什麼自己會知道錢在抽屜裏。婆婆告訴了在戰場的兒子,於是千鶴子被休掉了。

結束了短暫的婚姻,百口難辯的千鶴子委委屈屈的回到了孃家,在父親經營的漢方醫藥鋪裏幫手,爲家鄉的人醫療、問診。

由於千鶴子與生俱來就有特異功能,所以能夠準確判定病因,並對症下藥,人們口耳相傳、來看病的患者越多越多,診所門庭若市,她的幫忙令父親的藥鋪更加興隆。人們越來越信任千鶴子,姐夫清原猛雄還幫助她更上一層樓。

清原猛雄發現千鶴子有超常功能後,就教給千鶴子當時在日本很流行的催眠術,通過學習和使用催眠術,千鶴子很快又出來更多的功能。她的先天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開發,特別是遙視功能,讓她看到許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千鶴子的「千里眼」名聲越來越大。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非常有錢的財主,請求千鶴子用她的千里眼看一看在日本的某處能不能開採出煤礦,千鶴子與財主派來的人隨行,走了4個小時,她就看到了有煤的地方,她指着遠處,說發現有一處黑乎乎的東西,隨行的人立刻回去稟報,按照千鶴子所指的方向去開採,果然開採出大量的煤來。開礦山的財主非常高興,就給千鶴子大約相當於今天的140萬人民幣的謝禮,得到這筆鉅款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大事,當時媒體也爲這件事情做了報導,轟動一時。

載譽滿天下使千鶴子遭遇了更多更大的厄運。首先是家人失和,其姐夫認爲千鶴子的功能是他幫助開發的,謝禮錢應該給他一半。於是家庭親族不和、互相爭吵起來,讓千鶴子憂心如焚。

與此同時,千鶴子的名字與她具有千里眼(遙視功能)的傳說隨着媒體越傳越廣,有許多人慕名請她幫忙找回失物、還有人請她幫忙發財,父親的診所每天被慕名的人擠的水泄不通。

隨着新聞的報導,千鶴子的名聲讓日本科學界十分震驚,決定要用科學證實她的能力是否是真實的.這和80年代的中國十分相似。當時日本帝京大學的博士山川健次郎把千鶴子召進東京,準備做實驗證實千鶴子的功能。1932年9月14日,日本科學界的名人都來到實驗現場,都希望親眼證實千鶴子是否真有「千里眼」。

當天做的是鉛管試驗,實驗主持人將寫好的字放進鉛管裏用火封住鉛管,然後讓千鶴子來透視,當時放入鉛管裏的字是「盜、丸、射」三個字。千鶴子屏氣凝神,通過遙視功能,寫下了三個字,實驗主持方當衆鋸開鉛管,發現她寫得與鉛管內紙條上的字完全一致。儘管如此,當時的實驗主持人否認他在鉛管裏放入「盜、丸、射」三個字,於是試驗被認爲有假。圍觀的科學家們要求再次試驗。

第二次試驗場所是今天東京的淡路町的一個旅館,在旅館裏,這次試驗更加嚴格,每個參與的現場博士都在透視文件上封好後蓋上自己的戳,千鶴子依舊準確的透視出所寫的文字是「道、德、天」這三個字,令現場的12個博士非常震驚。

當時的日本媒體就此採訪了科學界,科學家們雖然親眼證實了千鶴子的超常功能,但由於他們自己解釋不了這種超常的現象,所以不願意承認千鶴子的「千里眼」是真實存在的。

採訪過這些不說實話的科學家後,媒體做出了完全錯誤的報導,說千鶴子的功能是假的,指責千鶴子是江湖騙子。面對這樣的中傷,千鶴子很快離開了東京回到家鄉。

媒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回到家鄉千鶴子也無法擺脫中傷後的媒體效應,儘管事實就擺在面前,很多人由於她的準確診斷而身體康復了,很多人由於她的幫助找到了自己丟失的心愛物,但畢竟大多數人沒有與她接觸過。

隨着媒體的不正確報導,人們對她的不理解、謾罵和諷刺逐步升級。90年代末期中共國對氣功的鎮壓更甚於30年代初期日本的否定。

1933年1月18日,26歲的千鶴子終於在媒體的炒作和民衆的不理解與壓力下服毒自殺。

千鶴子逝去了,特異功能並沒有消失。在千鶴子時代的之前的之前,中國古代的大醫學家孫思邈、華佗、李時珍等都是特異功能者。華佗還看到曹操腦子裏有個瘤子,要給他動手術開顱。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114,511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