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灏年教授在加谈「中国命运与台湾前途」(图)
 
2006年9月19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应加西《大纪元时报》、中国研究与中国民主论坛的邀请,9月16日著名史学家辛灏年教授在温哥华中央图书馆,面对进三百听众发表题为“中国命运与台湾前途”的讲演。辛灏年教授近三小时的演说不时被听众掌声打断。

大纪元记者李梅何清心温哥华报导,辛灏年教授指出,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不肯定台湾已经取得的民主制度,并希望台湾的民主很好的发展,这不仅是台湾人民的幸运,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幸运。反过来,任何介入、挑动、催化,造成台湾内部混乱局面,那不是一个爱中国、爱中华民族的人干的事情。今天谁最喜欢台湾乱?──北京中共政权。
  
辛灏年教授演讲中首先阐述了什么是中国,并指出一个沉痛的事实──近代两个中国的产生:大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引用史实对比了这两个中国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命运,进而就中国的命运与台湾前途做了详细分析。

* 承传了中华文化的国家才是中国

什么是中国?辛灏年说: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是中华民族自己建立的国家。如果不是中华民族的人占领中华制造了一个国家,这不是中国;如果是中华民族的子孙,用别人的思想、用侵略者的思想、用企图亡我民族者的思想,在中华建立一个中国,这也不是我们的中国。
  
一个民族的国家,首先传承的是这个民族的血脉,第二传承的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如果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都被别人消灭了,这还叫中华民族吗?

* 两个中国的产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强占东三省;同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斯大林的直接命令下,在中华民国境内江西省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简称“苏区”──苏联在中国的占领地区!而就在第二天,1931年11月8日,苏维埃在莫斯科《真理报》以胜利的口吻报导说,苏维埃建立了“另一个中国”。就这样,在自 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创立大中华民国之后,出现了两个中国。到1949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终于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中华民国在赢得漫长的抗日卫国战争的胜利后,赢得了废除100多年来历史上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最后,却被中共农民军在苏联支持下打败了,败退到台湾。“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沉痛的事实,在台湾海峡两岸终于出现了对抗对立的两个中国──一个是大中华民国;一个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两个中国各自的性质、命运

1)中华民国:自由共和
  
辛灏年教授列举英、法、俄罗斯和德国共和国的命运,对比西方社会从君主专制走向共和体制的艰苦历史过程,论证不论这个过程多么艰辛,几经反复,最终都赢得了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家的胜利。大中华民国推翻了君主专制,人民拥有自由,这是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虽然1949年大中华民国蒋介石先生败退到台湾,但坚守中华民国国号,经过两蒋时代,把台湾建设成了中国第一个三民主义的典范。
  
2)中共建立的是马列国
  
辛灏年指出,中共1949年建政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马列主义否定中国历史,侮辱中华文化,破四旧立四新,在中国以马列(马克思和列宁)建教,成立政教合一的马列国。
  
中共自一成立就是隶属于苏联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而在1931年建立的苏区,挂的是马列的像,前苏联的党旗;发行的钞票上,印的是马列的头像。辛灏年教授说,把外国人的头像印在本国钞票上,这是任何有民族尊严的人都无法作出的。
  
自1949年以后的短短二十几年里,在毛泽东的统治下就有八千万人死与非命;而近年来从1989年的六四血案到迫害法轮功,中共对人民的镇压从未停止过。这样一个“人民共和国”,既不是人民的,也不是共和的,是中共的马列专制国。

* 中共的一块心病

辛灏年教授指出,台湾搞民主,大陆人民有对比,这是中共的一块心病,台湾的民主制度让中共十分痛苦,必欲取之而后快。但是又不敢打,“要死了才打,打了就死。”
  
于是,中共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使用“革命”的两手---以战逼统,以和逼统。虽然不敢打台湾,但是敢吓唬,以武力威胁,使台湾的民主成为在中共政治乌云下的民主。去年中共的一个将军朱成虎就公然叫嚣,不惜与美国发动核战争也要打下台湾,就是典型的以战逼统。
  
第二是以和逼统。中共利用台湾政党的外省人的故国情结,对故土的爱和上海滩的高楼大厦大搞统战,邀请台湾政党要员赴大陆,走红地毯,吃大宴会,送漂亮姑娘,把台湾的某些政党领袖搞得昏天黑地,什么民主自由、什么叫国民党,早就忘了。这么多年来,台湾政治人物中缺少了解中共历史和本性以及能和中共斗争的人。
  
以和逼统就是中共的统战。如果台湾真的中了中共统战之计,台湾的灭亡就指日可数了。如果中共真的“解放台湾”,那就是灭亡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之路,灭亡了台湾的民主制度,那就是中国大陆人民民主追求的最大灾难!

* 摆脱马列中共

辛灏年教授在结束演讲时,呼吁重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反对共产党专制,保护台湾民主制度,促进中国大陆摆脱中共的专制独裁走向民主自由的共和体制。

 
分享:
 
人气:14,164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