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厦面临倒塌危险
 
2000年11月11日发表
 
【人民报讯】大纪元11月10日讯,联合国总部设计和建筑本属一流,然50年的风风雨雨已经使其日显老态。日夜超负荷地运转,外交官开会都需占座儿,维修日显迫切,但囊中羞涩,总部大楼不能拆也不能搬。

●设计和建筑本属一流

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是联合国大会1946年作出的决定。同年,小约翰·洛克菲勒把面对东河的42街至48街之间的土地用850万美元(相当于2000年的7260万美元)买下后赠送给联合国。

总部建筑群原先的设计是最多容纳70个会员国,主设计师是美国建筑师沃里斯·哈里逊,他是着名的林肯中心和洛克菲勒中心的设计者。在他的带领下,共有10名当年国际知名建筑师组成的设计委员会,在较短的时间里设计出这一名闻遐迩的建筑物。即便现在,无论是旅游者还是业内人士都对建筑群的设计津津乐道,称赞不已。秘书处大楼的主体工程于1949年开工、1951年完工,耗资达6700万美元(相当于2000年的4.63亿美元)。大楼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最近的研究表明,原始建筑物是高质量的,设计是新颖的,且富有国际特色。在能源和现代化观念出现之前,该建筑群广泛使用玻璃的设计创造了开放和透明感。

●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然而,50年的风风雨雨已经使联合国总部日显老态。1998年和1999年期间,数名专家对联合国总部建筑群进行了详细检查和评估,发现了两大类严重缺陷,在安全、节能等方面已经达不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标准。联合国官员已提醒人们注意,「如果发生火灾,在大厦内的人的存活机会将小于在纽约相同建筑物里的存活机会」。这座大厦甚至有慢慢倒塌的可能。除了不安全感,数千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还要忍受大楼里的地毯发出的臭味。此外,部分墙壁采用的石棉材料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有危害。

●外交官开会需占座儿

同样是由于缺乏资金,联合国大楼里的会议设施及办公设备等硬件配置,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资金等国际机构相比已经远远落后了,其简陋的程度非一般人想象。部分会议室仍在使用80年代甚至是70年代的声控系统,有的小会议室连扩音和同声传译设施都没有。座椅的舒适度也远不能满足要求,个别会议室里的座椅已经使用了近10年。会议越来越多,现有会议室已显得非常紧张;同时,由于用于非正式磋商的小型会议室座位有限,外交官们就像大学生们上自习一样经常要提前占座。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联合国大多会议室都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常年既无天然风,也无阳光可见,难怪参加会议的外交官们抱怨说:「这里简直是暗无天日!」

在地下室走廊,供外交官使用的上网电脑非常有限,且配置也不先进。外交官们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写信和阅信,根本就没有什么隐私可言。另外,专供临时新闻人员发稿的场地几乎没有,更谈不上什么新闻中心了。

●囊中羞涩,总部大楼不拆不搬

尽管总部大楼已存在严重缺陷,但这个世界一刻也不能没有联合国。联合国不会被挪出现有地址,也不会被彻底拆除重建,原因当然是由于没钱。况且,美国也不会喜欢看到「联合国」出现在世界上别的什么地方。

根据测算,要推倒重建,费用最保守的计算也需近10亿美元,搬迁费用也需2.2亿美元。在总部以外地点举行会议的费用,对联合国及其会员国都将会形成大量开支。若要将总部搬出纽约,各国与联合国有关的外交机构都会被迫搬迁,其费用更是无法估算。因而多数会员国不会轻易同意搬迁。所以,对现有建筑群进行比较彻底的维修和改造恐怕是惟一的选择了。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大楼全面翻新。根据安南秘书长在本届联大提交的专项报告,他建议用6年时间对总部大楼进行改造,预计维修和增设服务项目达数百个,总预算将达9.64亿美元。这笔钱到哪里去找呢?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寻找自愿捐款,包括现金或实物捐助。此外的可能解决办法还有,会员国向联合国提供无息贷款、联合国向会员国发放公共债券、商业借贷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是:既然总部设在纽约,美国联邦或纽约地方政府应该对此慷慨解囊,因为纽约甚至美国都从中获得了无尽的商业利益。按照国际惯例,东道国应该对国际机构负起维修等责任。

眼下,联合国总部仍在超负荷地运转着,维修日显迫切。秘书长要求会员国进行认真审议后,尽快着手进入实质性的准备阶段。(转自大纪元)
(http://renminbao.com)

 
分享:
 
人气:8,97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