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舉行題為「香港作為中共資金洗錢和規避制裁的避風港」。(2025年9月18日/VOA) |
【人民報消息】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星期四(9月18日)舉行了一場圓桌會議,聚焦國會議員和專家所稱的香港在洗錢與規避國際制裁方面日益擴大的角色。他們表示,這些行為正使美國的對手受益。
據美國之音報導,該特設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在會上表示,香港「曾經是一個自豪的國際金融中心」,如今卻「越來越成為與中共有關的非法活動的避風港」。他警告稱,該城市「晦暗不明的金融體系,加上來自中國大陸龐大的跨境資金流,使其成為犯罪活動的磁石」,並補充說它已成為「幫助包括朝鮮、俄羅斯和伊朗在內的受制裁政權進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交易集散地」。
人權律師塞繆爾.比克特(Samuel Bickett)在圓桌會上形容香港是「規避制裁的中樞動脈」,並引用海關數據與案例研究。「在俄羅斯發動入侵後,香港的出貨量曾短暫下降,但隨後激增,」他說。「僅在2023年前五個月,香港就出口了價值7.5億美元的《常見高優先物項清單》商品,這些物品正是俄羅斯戰爭機器最關鍵的。」他呼籲加強執法,包括為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提供更多資源,以及對資助非法貿易的「銀行實施二級制裁」。
詹姆斯敦基金會研究員張昆陽(Sunny Cheung)在圓桌會上指出,北京已「系統性地將香港改造成其全球資本與影響力的引擎」。他認為,在和平時期,「香港是北京的資本引擎」,而「在戰爭時期,香港則可能成為中共的金融堡壘」。他提到大量中國企業在港上市,以及香港作為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角色,認為這幫助中共「建立起一條平行的金融大道,以規避制裁併嘗試去美元化」。
大西洋理事會的金伯莉.多諾萬(Kimberly Donovan)在圓桌會上表示,香港「已經成為中國銀行與受制裁國家(如伊朗、俄羅斯和朝鮮)之間金融交易的通道」。她指出,美國已多次針對總部在香港的個人和機構採取行動,並建議擴大情報收集、加強與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接觸,以及對「在香港從事洗錢和規避制裁的個人和實體實施有針對性的金融制裁」。
穆勒納爾表示,該委員會將研究政策回應,「從更嚴格的金融透明度,到更強有力的執法和國際協調」,並強調美國「必須確保香港不能成為北京非法金融操作的後門」。他補充道:「美國不會袖手旁觀,讓中共及其代理人利用金融體系來資助鎮壓、腐敗與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