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報消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生物體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之一。
人的眼睛就像一個凸透鏡,外界的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經過折射後在眼珠後面的視網膜上成像,或者說是刺激視網膜上的細胞,這些細胞接受到光信號之後,把它轉化成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傳導到大腦的後半部分,這裡有個松果體,在松果體上成像。人就看到物體了。
遺憾的是,人的眼睛不是全能的。
一是,太快的物體看不清楚,因為有視覺暫暫留現象。
視覺暫留的意思是,當人看到一個固定的圖像時,這個圖像在人的大腦中會停留一小段時間,大約0.04秒吧。如果一個物體在快速地移動,比如經過0.04秒就從A處運動到了100米遠的B處,而眼睛中的圖像還是在A處,根本看不到物體已經到了B處,所以說運動太快的物體我們看不清楚。

放電影的原理是什麼樣的呢?其實是一張一張的照片,當把這些照片連續地快速的放出來時,人的眼睛就看到了連續的圖像了。現在有一種小人書,每一頁都畫有一個人,做著一個打拳的動作,當快速翻動人小書時,就能「看到」一個人在快速的打拳。這就是視覺暫留現象。
還有一種,就是賭場裡的「老千」,他們可以在我們的眼皮底下作弊,換牌,我們都看不出來——那動作太快了!
二是,無法知道物體的真實位置。
眼睛只能把進入眼睛的光線反向延長,找到交點,認為發光的物體就在交點處。比如鏡子能夠反光,我們照鏡子時能夠看到鏡子中有一個自己,我們知道那只是「像」,只是眼睛造成的「錯覺」,而不是真的有一個自己在鏡子的背後。而一到兩歲的孩子往往不知道,他還會用手去摸那個「小孩」的臉,因為他以為對面有一個小孩呢。

很多人喜歡吃燒烤,隔著那個爐子的火去看對面的人,會看到人的臉變形了,扭來扭去的,也是因為對面人臉上反射的光穿過火時方向發生了改變。照哈哈鏡,你也可能看到一個瘦小伙變成一個大力士,因為那個鏡子不是平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任何物體,「看到」的都是光,都是像。
那麼為什麼我們平時看到一個物體時,那個地方確確實實的有那個物體呢?因為一般情況下光都是直線傳播的,眼睛成的像與實際的物體重合了。
現在有一種高科技,3D全息投影技術,在網上可以搜索到。你看到舞台上一個歌星在那裡唱歌,那個人的形象與真人幾乎一模一樣,如果你去給她獻一朵花試試?去擁抱一下試試?可能會嚇出一身冷汗:那裡根本就沒有人,那個「人」完全是光合成出來的。
反過來講,如果對面真有一個人,只是那個人既不發光,也不反射光,照射到他身上的光還能不受阻擋的透射,那麼你就看不到這個人,但是你用手去摸卻能摸到,這就是隱身衣的原理。從這個意義上講,看得見的不一定是真的,看不見的不一定是假的。眼見不一定為實。
三是,太小的物體看不清楚。
一方面是光從物體邊緣經過時會有衍射現象,就是方向不是那麼太直了,二是視神經傳導信號比較粗糙,達不到那麼精細。就是分辨率比較低吧。
我們在電腦上看一幅圖,感覺很清晰,然後把圖放大、放大、再放大,就會發現它是一個一個小方塊組成的,叫像素。而整個圖像越來越模糊。現在說哪個手機鏡頭是多少萬像素,就是這個意思,像素越多越清晰。
四是,只能攝取可見光,而更多的光無法引起視覺。
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的光,但是在紅光之外還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等,我們都看不見,在紫光的外邊還有紫外線、X射線和(伽瑪)射線,我們也看不到。在整個光譜中,可見光所佔的比例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我們看世界,有點像是盲人摸象。
如果能夠看到更多的光,可能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另一番景象。

其實,有些動物的眼睛比我們厲害,它們能攝取紅外線成像。比如田鼠,它就有這個本事,白天它躲起來,到晚上的時候,它跑出來偷東西吃。因為它在晚上看東西和我們人的白天是一樣的。只是,它的天敵,貓頭鷹,也有這個本事。想起《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
可能有人聽說過這樣一個怪事,很多小孩經常說「胡話」。說他看到了一個什麼東西、看到了什麼人,挺嚇人的。有可能他是真看到了,因為很多小孩的眼睛也能攝取紅外線。
這麼說來,我們看世界不能只是用眼睛,還得用心。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