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廣東基孔肯雅熱病例一直飆升。根據廣東疾控通報,2025年7月20日0時至7月26日24時,廣東全省新增報告2940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廣東全省累計報告4824例。病例分布在佛山、廣州、中山、東莞等12個城市。大陸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首次發聲,向媒體解釋了爲何病毒傳染會如此之快。 根據廣東疾控通報,目前,病毒已經擴散廣東12個城市。4824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分布在佛山2882例,廣州22例,中山18例,東莞、珠海、河源各3例,江門、陽江、肇慶各2例,清遠、深圳、湛江各1例。報導稱,均為輕症,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目前,已治癒出院和解除醫學觀察3224例。 7月25日上午,廣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7月26日,深圳市疾控中心發佈了7月上半月(1日-15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監測結果, 蚊媒傳染病傳播風險增大。在全市設置的434個監測點中,不合格的有247個,佔了56.91%。 張文宏教授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採訪時解釋了為何此次病毒在中國南方部分地區傳播較快。 張文宏表示,根據國際經驗,在測算病毒傳播速度時,基孔肯雅熱病毒的R0值一般設為2左右,但R0值會因不同的環境以及人群對該病的基礎免疫水平不同會有所差異。 「中國既往沒有過輸入性基孔肯雅熱引發大流行的案例,對該病的基礎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傳播會快於其它流行區域。」張文宏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 張文宏表示,人也是該病毒的傳染源,會幫助病毒的傳播,從人到蚊,再傳播給人,而現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讓疾病出現跳躍性的傳播——該病毒可以通過人員來往,將病毒帶到新的蚊媒生活區域,進而拓展基孔肯雅熱的流行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