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台灣大罷免完敗 原因複雜而深遠
【人民報消息】台灣史無前例的「大罷免」行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但是7月26日第一波罷免,針對24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原本被公民團體寄予厚望,試圖改變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遏制那些「舔共」「親中」的行為。然而,結果是選民「完封」罷免案,25人罷免,無一例成功。 時評人士秦鵬7月26日在其節目中分析了這個罷免未獲成功的主要原因。他表示,這場大規模政治運動挫敗,原因複雜而深遠,牽涉到台灣社會的歷史、文化、族群結構、政治生態與外部勢力的交互作用。 一、中共認知戰的長期滲透與影響 中共對台灣的影響力滲透,特別是透過親共媒體與社交媒體的認知戰,毫無疑問是大罷免失敗的最重要原因。近年來,中共利用其龐大的宣傳機器,通過特定媒體、台灣網紅與社交平台,持續塑造有利於其政治目標的輿論環境,對於這次反共主題的大罷免,也投入了巨大力量進行破壞。 在台灣,部份親共的媒體,長期以「兩岸和平」與「經濟繁榮」為包裝,淡化或掩蓋中共對台灣的威脅和滲透。它們還把這次大罷免行動,貼上了「意識形態鬥爭」或「反中情緒」的標籤。這種敘事,有效分散了選民對國家安全議題的關注。而實際上,大罷免的動機,是因為一群立委親共,正從內部瓦解台灣,要把台灣變成香港。 在大罷免期間,這些親共媒體,還密集報導反罷免立場,強調罷免「不理性」與「破壞穩定」,是所謂「惡意罷免」。社交媒體上,親中帳號與假訊息的傳播,也削弱了罷免團體的動員力。這些認知戰策略並非短期操作,而是長期滲透的結果,影響了部份選民對罷免行動的認知,將其視為「政治鬧劇」,而非國家安全的保衛戰。 此外,中共的認知戰還利用台灣社會存在的「戰爭恐懼」心理,部份選民擔心罷免行動可能激化兩岸緊張局勢,進而影響投票意願。這種心理操作,使得罷免團體難以將「反共」議題轉化為廣泛的民意支持,在輿論場中處於劣勢。 而實際上,反對派在立法會持續刪除國防預算,並不會帶來和平。從俄烏戰爭的過程,我們也可以看出來,俄羅斯並不會因為烏克蘭示弱,就放棄吞併烏克蘭的野心。所以,台灣只有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並加強和美國、日本澳洲等民主盟友的合作,才能避免被中共吞併。和平來自實力,而不是懦弱與一味的退讓。 二、媒體與政黨成功轉移焦點 罷免行動的另一大挫敗原因,在於媒體與政黨成功轉移了焦點。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引發了青鳥運動與公民團體的強烈反彈,認為這些法案可能削弱台灣的民主機制並為中共滲透開路。然而,被罷免一方以及部份媒體,迅速將焦點轉移到民生議題與政黨對立上,淡化法案的爭議本質。 例如,國民黨在罷免期間強調「民生優先」,指控罷免行動是民進黨操縱的「政治清算」,試圖挑起選民的不滿情緒。部份媒體則聚焦於地方建設、經濟議題,甚至將罷免行動描繪為「意識形態對抗」。這種策略有效分化了選民注意力,使原本以「反共」與「捍衛民主」為訴求的罷免行動,被簡化為藍綠對立的延伸。 同時,國民黨與民眾黨採取「以罷制罷」的反制策略,發動對泛綠民意代表的罷免連署,進一步將罷免行動框定為政黨間的「報復遊戲」。這種轉移焦點的策略,讓選民難以聚焦於罷免行動的核心訴求,削弱了公民團體的動員效果。 三、深藍選區 藍營展現高度動員力 2024年大選後,台灣的選民結構並未發生顯著變化,這是大罷免失敗的結構性原因之一。罷免對像的24名國民黨立委,大多來自「藍大於綠」的選區,藍營的鐵票倉根深蒂固。而且,雖然罷免連署成功顯示了公民團體的組織能力,但真正投票時,國民黨的動員能力遠超預期。 在罷免投票中,藍營選民的投票率成為關鍵。對國民黨來說,如果罷免成功,其影響力會被大大削弱,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所以這一次上下高度動員。 他們通過地方派系、基層組織與政治人物的號召,有效動員支持者前往投票站。例如,台北市長蔣萬安親自陪同立委徐巧芯前往票站,展現藍營團結的姿態,進一步鞏固了選民信心。 和藍營的基層深度動員相比,罷免團體的動員,主要依賴年輕族群與網路宣傳,顯得力不從心。 此外,罷免投票的難度較高,需達到選區選民總數的四分之一,且「同意罷免」票數需超過「不同意罷免」票數。在藍營選民積極投票的情況下,罷免團體難以同時突破這兩道門檻,25例全數失敗。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大罷免行動,能夠推進到第三階段,而且有那麼多人出來投同意票,其實已經是奇蹟了。 四、民進黨投鼠忌器缺乏動員及長期執政的累積效應 和國民黨相比,民進黨顯得要被動很多。 他們雖然深受立法院否決法案之苦,但是為了避免被貼上「政黨鬥爭」的標籤,黨內主要政治人物一直不肯公開表態支持大罷免。這就導致罷免一方動員能力大打折扣,甚至綠營支持者也有很大比例不支持罷免。 而且,在民主國家,任何政黨執政,都可能積累一些問題。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政黨輪替:幹不好了就下台,選民會用選票表達不滿。 作為現在執政的民進黨,自2016年以來,連續執政已經近十年,其間累積了很多民怨,比如在經濟、能源、居住正義等民生議題上,引發部份選民不滿。這種「權力傲慢」的觀感,讓部份中間選民對罷免行動持保留態度,認為這可能是民進黨幕後操縱的政治手段,而非純粹的公民運動。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美國,兩黨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之爭,雙方都反對中國共產黨,只是力度不同。但在台灣,從價值觀和理念來看,積極反共的民進黨是自由派,這就讓一些保守的台灣人無法接受他們的一些價值觀。比如,眾所周知的同性戀婚姻問題。 說到這裡,也讓我想起很多覺者和預言家講的末法時期,價值觀混亂,讓中共有機可乘。 同時,在過去的節目中,我也經常說,中共不等於中國,愛中國不等於愛中共。美國政府從川普政府第一任後期開始,就清晰的傳達這個認識。但是,在台灣,民進黨領導人很少區分中共和中國的區別,經常用反對中國侵略指代中共威脅。這樣,就無法團結國民黨中那些愛中華民國的反共人士,而中共、親共媒體,也更有機會進行認知戰。 五、地方立委的服務形象與選民感情 許多被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如傅崐萁、徐巧芯等人,長期在地方深耕,擁有穩固的選民基礎。這些立委通過地方服務、爭取建設經費等方式,建立起與選民的感情聯繫。 對於重感情的台灣選民而言,立委是否「有沒有幫地方做事」,往往比國家安全議題更直接影響其投票決定。例如,傅崐萁被指控和中共常委王滬寧勾兌,有計劃地在立法院推動亂台方案,但是在地方影響力深厚,被稱為「花蓮王」,即便面臨罷免壓力,仍能憑藉長期經營的選民支持輕鬆過關。 其實,這在美國議員選舉中,也比較普遍存在類似現象。很多人奇怪,美國人普遍信神、愛國,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選擇民主黨?很大程度是這個原因。 六、中央地方投票分裂及台灣獨特的選民行為模式 關注過台灣總統大選的人可能已經發現了,台灣有自己獨特的政黨票和總統選票兩大類。選民們可能會選舉蔡英文和賴清德做總統,但是政黨票依然投向自己青睞的政黨。 例如,2020年台灣大選,民進黨的蔡英文獲得57.13%的得票率(8,170,231票),大幅領先國民黨的韓國瑜(38.61%,5,522,119票)。這顯示選民在總統層級,強烈支持民進黨的「護台」立場。然而,政黨票方面,民進黨僅獲得33.98%的得票率,國民黨則有33.36%,二者得票率幾乎持平。 2024年台灣大選類似,賴清德獲得40.05%的得票率(5,586,019票),領先國民黨的侯友宜的33.49%(4,671,021票)和台灣民眾黨的柯文哲(26.46%,3,690,466票)。但是,在政黨票方面,民進黨獲得36.16%的得票率,也僅僅比國民黨34.58%多不到2個百分點,台灣民眾黨則獲得高達22.07%的選票。 這是因為,在總統選舉中,選民可能優先考慮「保護國家」的候選人,而在立委選舉中,更注重「保護家鄉」的候選人。 所以,在大罷免中,雖然發起者試圖以「反共」與「捍衛民主」為訴求,卻很難有效說服選民放棄對地方立委的支持。 此外,民眾黨選票的流向也影響了罷免結果,部份民眾黨選民支持「不同意罷免」,進一步削弱了罷免行動的力量。 前景:罷免有後效應 公民力量未來或發揮更大作用 7月26日罷免結束了,8月份第二波罷免僅剩七席,實質影響有限。而按照台灣《選舉法》,罷免一旦失敗,在被罷免者剩餘任期內,不能再啟動罷免。這意味著,大罷免會暫時告一段落,對於賴清德政府來說,未來面臨重大考驗。 不過,這並不代表一切歸零。從青鳥運動、反對黑箱法案、再到全台串聯的罷免行動,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台灣人不願再被動地接受政治安排、不願讓「親共勢力」在國會橫行,這是公民力量的覺醒。 預計罷免失敗之後,民間力量可能轉向更具策略性的「長期抗爭」模式,包括: 1. 監督立委的出席、提案、投票記錄,並進行社會揭露與媒體監督; 2. 結合地方團體與年輕世代,重新組織「公民政黨」或「區域監督平台」; 3. 參與規劃2026年縣市長與議員選舉,將罷免的動能轉化為選票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從台灣過往罷免相關的歷史經驗來看,即使被罷免的政治人物短期內保住了席位,未來的選舉仍常面臨敗選或退選的命運,罷免行動所帶來的形象傷害與社會觀感,往往具有延遲爆發的效應。 例如,時代力量的黃國昌在2017年遭發動罷免雖未通過,但此後聲勢下滑,2020年選擇不再連任,黯然退出立法院;國民黨的陳學聖雖未被正式罷免,但多次面對連署與批評聲浪,2018年市長選舉失利後,便逐漸淡出政壇。 所以,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次被罷免的30多位政治人物中,可能會有相當比例在未來選舉中遭遇選民翻轉,屆時真正的政治代價才會浮現。 對賴清德總統而言,這場罷免的失敗,是一記警鐘。他若無法走出高牆、擁抱社會監督,進行團隊改革,未來不只政策遇阻難行,2026中期選舉、甚至2028大選,都可能危機四伏。 從國際層面來看,預計中共會利用此次大罷免受挫,大肆強化認知戰與經濟威嚇,加劇台灣內部的分裂與動搖。如果台灣朝野無法建立一個「基本民主共識」,更多內部衝突,可能加劇中共入侵。 不過,我並不悲觀。中共現在無論做什麼都會爛尾,早已失去民心和世界信任,它絕對不可能成功吞併台灣! 天滅中共,天佑台灣。 我始終相信,台灣的民主之火會繼續燃燒,照亮華人世界的自由之路。 歡迎訂閱《秦鵬政經觀察》乾淨世界獨家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7cVXgAJjJp39H61270c ——《秦鵬觀察》製作組△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明月
2025-07-28T00:17:10Z 【回覆】
大罷免綠營民團掛0.是美臺自由民主陣營大敗於國共黨專制陣營標誌.!是美臺自由世界最大趾辱.如亂作爲軟弱無能賴民黨不向公民罷團.藍綠白選民道歉.823罷免仍會掛0.賴民黨將鈹選民及美川爹吐棄.會輸掉2026.2028大選.將葬造賴民黨歷史命運.臺會變天港第二..!
 
 
美歐達成貿易協議 避免貿易戰(圖) 2025/7/29 (13,571次)
【唐青看時事】調停泰柬戰爭 川普一招見效(視頻) 2025/7/28 (32,532次)
【唐青看時事】大學生礦廠遇難 官方一語惹眾怒(視頻) 2025/7/28 (32,287次) 📝
臺灣歌手陳升自我封殺大陸市場:習大大給1億也不去 2025/7/28 (26,964次) 📝
9成大陸網友支持罷免臺灣親共立委 2025/7/27 (22,830次) 📝
分析臺灣大罷免失敗背後原因,不僅是中共滲透 2025/7/26 (21,238次) 📝
7月底召開政治局會議 習近平有大事公佈? 2025/7/24 (24,439次)
陸委會:北京「赤裸裸公開介入」726大罷免投票(圖) 2025/7/24 (14,169次)
法輪功7.20反迫害 神韻藝術家亮相紐約大遊行(多圖) 2025/7/21 (12,874次)
 
廣東爆發新疫情,佛山已設7千多張隔離床!攻入北京,恐將擴散至全國!
廣東爆發新疫情,佛山已設7千多張隔離床!攻入北京,恐將擴散至全國!
河北洪災百姓屋頂求救,上游洩洪加大災情;涿州三年兩淹,
河北洪災百姓屋頂求救,上游洩洪加大災情;涿州三年兩淹,
中國猶如末日場景上演!地震突發、洪水淹城!北京、河北、內蒙古、
中國猶如末日場景上演!地震突發、洪水淹城!北京、河北、內蒙古、
杭州「糞水」藻類背鍋,百姓不買帳!官方急撤7官員,百姓更怒了!
杭州「糞水」藻類背鍋,百姓不買帳!官方急撤7官員,百姓更怒了!
網警嚴查聊天記錄!末日瘋狂!全天候監控民眾言論【 #曉坤話時局 】|
網警嚴查聊天記錄!末日瘋狂!全天候監控民眾言論【 #曉坤話時局 】|
災難連環爆!颱風韋帕餘威狂掃福建,廈門、漳州一片汪洋!
災難連環爆!颱風韋帕餘威狂掃福建,廈門、漳州一片汪洋!
 
救市政策為的是請君入甕套牢血虧家庭(圖) 2025/7/30 (35,794次) 📝
中國洪災40死百姓欲哭無淚 人民網新華網照舊歌舞昇平 2025/7/30 (23,579次) 📝
【唐青看時事】中國船隻藏特種兵 臺港口響警報(視頻) 2025/7/30 (33,904次)
釋永信出事後的少林寺:警方把守 武僧消失 方丈住所被封(圖) 2025/7/30 (34,593次) 📝
人民日報文章透露信號:李強為接班人 2025/7/30 (27,492次)
香港危機內幕:李克強提2條底綫 習近平冷冷回應 2025/7/30 (25,966次) 📝
小說:大梁英雄傳之王者歸來(20)歷練4(圖) 2025/7/30 (36,790次)
家居業首富汪林朋涉蔣超良案跳樓身亡 民營企業家再現自殺潮 2025/7/29 (22,834次) 📝
趙樂際回京 北戴河會議將啓引關註 2025/7/29 (27,518次)

白馬寺方丈調任少林寺住持 習近平親自過問部署? 2025/7/29 (23,862次)
天下奇譚(320)狐解夢蠱 2025/7/29 (22,475次)
以天賦人權對抗專制政府 「香港議會」志在踐行民主 2025/7/29 (21,816次)
釋永信問題大 少林寺爲何力證其清白?(圖) 2025/7/29 (33,412次)
杭州「糞水」藻類背鍋 官方急撤7官員(視頻) 2025/7/29 (33,648次)
美中第一天經貿談判超5小時 川習會成行障礙重重 2025/7/29 (21,950次)
北京雨災30死 習近平下重要批示被駡「來得太晚」 2025/7/29 (24,039次)
中國大學學費飆升驚人 學歷貶值如廢紙一張 2025/7/29 (22,386次)
釋永信的政治後臺到底是誰? 2025/7/28 (29,699次) 📝
馬興瑞是習近平和彭麗媛的人?出事的根底被挖出(圖) 2025/7/28 (37,162次)
《福民公寓》有聲書開播引熱議 2025/7/28 (21,962次)
釋永信做這事越紅綫 觸北京逆鱗?馬興瑞或步其後塵 2025/7/28 (25,828次)
中國佛教協會註銷釋永信戒牒 網民:有些人在瑟瑟發抖 2025/7/28 (22,098次) 📝
釋永信38年不倒有啥大背景? 網民深挖背後大佬 2025/7/28 (25,866次)
【唐青看時事】調停泰柬戰爭 川普一招見效(視頻) 2025/7/28 (32,532次)
【唐青看時事】大學生礦廠遇難 官方一語惹眾怒(視頻) 2025/7/28 (32,287次) 📝
粵基孔肯雅熱4824例傳12市 張文宏:人也是傳染源 2025/7/28 (21,658次) 📝
臺灣歌手陳升自我封殺大陸市場:習大大給1億也不去 2025/7/28 (26,964次) 📝
釋永信涉刑事犯罪被帶走 前宗教局長王作安傳被查(圖) 2025/7/28 (37,407次) 📝
天下奇譚(319) 李老先生一生行善 得子中探花振興家業 2025/7/27 (22,619次)
中國上半年GDP增長5.3%?分析:造假驚人恐不足1% 2025/7/27 (21,617次)
中國僱傭軍披露俄烏戰爭慘烈細節 回國被國安傳喚十幾次 2025/7/27 (22,453次) 📝
天下奇譚(318)行雨奇事 2025/7/27 (21,613次)
內幕:胡錦濤遇刺後 設置絕密保命系統 2025/7/27 (34,368次) 📝
9成大陸網友支持罷免臺灣親共立委 2025/7/27 (22,830次) 📝
傳釋永信被帶走調查 臥室曾現多個攝像頭 2025/7/27 (30,237次) 📝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