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個人權團體聯合聲明 促中共釋放公民記者張展
2025年5月2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在中國的公民記者張展首次被捕五周年之際,六十個國際人權與新聞自由團體聯合發出聲明(見附表),強烈譴責中共政府對張展的持續任意拘留和即將到來的再度審判,呼籲立即釋放她,並終止對公民社會的系統性打壓。知情者說,張展案再度延期開庭。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世界各國人權與新聞機構5月17日聯署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中共有關當局立即釋放公民記者張展,再次讓世人聚集於中國的人權與新聞自由狀況。張展因2020年前往武漢報道新冠疫情初期真相而廣為人知,她所記錄的醫院擁擠看病、居民恐慌和政府封控手段,曾一度成為外界了解中共防疫黑箱的關鍵窗口。然而,她也因此於同年5月被捕,並以「尋釁滋事罪」被判四年監禁。
避開「六四」周年日 張展案延庭審
去年8月,張展再度被以「尋釁滋事罪」被捕。今年5月14日,正值她首次被捕五周年之際,張展卻身陷新一輪的起訴。中國一名因個人安全原因不願公開全名的劉先生,本周二(20日)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原定於4月份開庭,再次延期:「張展案又延遲開庭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因為快到六四周年日了,總之他們(官方)很緊張。」
本台曾經報道,張展自2024年8月28日再度被捕後,始終關押於上海浦東新區看守所。她在獲釋僅三個月後即再次遭羈押,原因是她赴陝西聲援另一位被捕民主行動者張盼成,並繼續通過社交媒體披露中國維權人士受壓情況。
旅居美國的中國人權律師吳紹平對本台說:「張展去年5月13日才出獄,沒多久,她要去探望一位同樣遭受當局迫害的張盼成,就在途中被抓,並且再次以超期羈押的方式迫害她。她的案件久拖不判,無疑是當局不斷的通過延長案件審理期限,長期把她羈押在條件惡劣的看守所內。」
民間團體聲明促中共釋放張展
據維權網報道,世界各國人權團體聲明指出,張展的遭遇並非孤例,而是中共近年來打壓獨立媒體與異議人士的系統性操作之一。據「無國界記者」2025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國在全球180國中排名第178,僅高於敘利亞和厄立特裡亞。人權組織統計顯示,自2019年起,已有逾百位和平維權人士被控「尋釁滋事」。該罪名也屢被國際法界批評為「口袋罪」,可任意適用於任何言行。
中國法律學者陸沉淵接受本台采訪時說,當局對於良心犯一貫采用長期羈押的策略是為了擊垮當事人的意志,他說:「從人權保障的角度來說,讓被告人獲得及時審判是應有之行為,但是他們(當局)能拖延就拖延,包括人權律師謝陽案也如此對待。這樣做違法了聯合國組織制定的相關國際條約。」
聯合國高度關注中共打壓維權者
聯合國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早在2021年即認定張展首次被拘為非法,並呼籲中共立即放人。2024年11月,九位聯合國特別報告員聯名致信中方,要求保障張展及17位人權捍衛者的基本權利,防止其遭受不可挽回的傷害。然而,中方回應仍是「一紙空言」,聲稱其「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並未就具體關切作出回應。
去年3月4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福爾克·蒂爾克在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的全球最新人權狀況報告中也曾公開呼籲中方修改「尋釁滋事」罪,並釋放所有因和平言論而遭拘押人士。多國外交部亦在雙邊會議中就張展案表達憂慮,但中共政府迄今未有實質讓步。
對此,中國一位被吊銷律師執業資格的前律師周先生接受本台采訪時說,從法律角度而言,張展尚未被定罪:「她是無罪的,但是當局往往根據政治形勢需要、政治氣候的變化,在開庭前再調整控罪,但是羈押時間越長,被定罪的機率越高,因為如果判你無罪,你會提出國家賠償,於是即使你無罪也會轉為『有罪』。預料張展這次被判刑期肯定超過四年。」
國際社會齊聲譴責任意拘留
在此背景下,來自亞洲、歐洲及北美的60家團體包括國際特赦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無國界記者、美國筆會、國際服務人權社、台灣人權促進會及自由西藏學生運動等,罕見齊聲發聲。他們在聲明中強調:「張展並未犯下任何國際公認罪行,卻僅因行使言論自由權就遭到殘酷迫害。她的拘押是對中國國際人權義務的公然羞辱。」
這些組織還呼籲聯合國機構和各國政府,不僅要在高級別外交場合繼續點名施壓,更應在與中共開展執法及法治合作時,將釋放張展等人作為前提條件。
此外,聲明也敦促中共盡快提交逾期五年的《禁止酷刑公約》國家報告,並公開有關秘密拘留與「指定地點監視居住」機制的立法依據與實施數據。
有學者認為,張展案的再次發酵,不僅是對一位前律師、公民記者的壓迫,更折射出中共在言論自由領域愈加緊縮的政治生態。在社交媒體遭嚴密審查、境內媒體噤若寒蟬的當下,張展堅持以肉身踐行「記錄即正義」的精神,也正是中共政府亟欲撲滅的「火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