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 今天來聊聊那場「三十年的中國夢」,是怎麼一步步走到幻象破滅這一刻。 中美關稅戰打得火熱,北京這邊喊出「出口轉內銷」,意思是:美國不買,我們自己人買,靠內需來接住外貿斷崖。但這個計劃真能行得通嗎?家電沒人換,玩具沒人買,連外賣行業都捲成一鍋粥,餐飲店倒了一波又一波,工廠訂單一夜蒸發,停工潮接二連三…… 有人提出了一個扎心的現象:中國現在能做出世界級的產品,卻越來越買不起自己造的東西。這到底是消費問題,還是制度病? 更離奇的是,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又發文了,配圖正是那張「習近平孤坐」的照片,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信號?中國是不是到了「夢醒時分」? 出口轉內銷能救中國消費?數據背後是真空 先從「出口轉內銷」這張牌說起。中美關稅戰一打,北京就喊口號:美國不買,咱們自己人買,靠內需頂住外貿斷崖。 聽起來像是條出路,但真能走得通嗎? 別看帳面數據挺漂亮。按中共官方說法,中國對美出口,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左右,只要內需每年漲4%,就能填上這缺口。聽起來像小學算術,一邊掉了塊餅,另一邊加點菜,湊一頓飯。 但現實可不是抄帳本。你想吃麵包,我給你襪子,你買嗎?消費不是配數字,而是看人家真需要啥。 拿出口大戶家電說,冰箱、電視、洗衣機,這些本來就飽和了。去年靠補貼拉了一把,一撤補貼立馬熄火。你家已經有個冰箱,難不成再往陽台塞一個?大件再便宜,沒地方放也白搭。 小件更慘,微波爐、吸塵器,沒人買;玩具、聖誕掛飾,是給美國人過節用的,搬回國內壓根賣不動。 新能源車看起來熱,其實是「此消彼長」,賣多一輛電車,就少一輛油車,這不是新市場,是內部競爭。 所謂「出口轉內銷」,聽著像「車到山前必有路」,可眼下這山,不是路,是懸崖。內需市場撐不起外貿斷層,就像雨天撐破的傘,再怎麼補也漏。 騎手內捲 外賣江湖撐得起「國內大循環」嗎? 說完「出口轉內銷」,咱們來看看另一個關鍵——外賣行業。這可是中共推「國內大循環」時最愛提的「民生支柱」。 可結果呢?外賣圈先內鬥起來了。美團、京東兩大巨頭槓上了。京東指控有人逼騎手「二選一」,誰接了京東的訂單,就別想在別的平台混。美團馬上反擊,說指控是「莫須有」。這哪是競爭,根本就是掐架。 4月22日,美團股價一度暴跌7%,京東也跌超8%,雙雙創下近七個月來的最低點。 而真正捲在裡面的,是騎手。 早上六點,北京的小巷裡,送餐的王建國蹲在電動車邊啃冷饅頭,系統一響,又得飛奔送餐,他已經連續三個新年在送外賣了。有人每天被強制「笑三次自拍」,不露齒還扣分。 平台說得好聽,什麼「為社會創造千萬靈活就業崗位」。可現實呢?時薪從2018年的21元跌到了2023年的15.8元,交通事故率三年漲了140%。有的騎手摔斷腿,平台賠你200塊了事。 宣傳片裡說「騎手逆襲開奔馳」,真相是,那是代理商的兒子。京東CEO劉強東拍視頻「體驗送外賣」,背後卻是公司硬性要求騎手每天在線12小時。 數據也扎心。北京去年騎手人數暴漲快五成,不是因為這活兒香,而是很多中產失業,只能轉行送外賣。這不是「靈活就業」,是「沒得選」。 有人說,平台內捲,那你不捲不就好了?可現實是,訂單就那麼多,騎手卻越來越多。京東這邊還說三個月內再招10萬騎手,聽起來是「給崗位」,但對現有騎手來說,就是蛋糕切得更薄了。 你以為只是辛苦?不。廚房裡一包料理包熱五碗粥,騎手冒雨送到門口,卻被嫌「粥不新鮮」。這鍋,到底該誰背? 所謂「內循環」,要靠有消費力、有尊嚴的勞動力。但現在外賣人連飯都吃不飽,哪來的信心支撐消費? 你說,這種靠騎手拚命跑出來的內循環,真的是為了大家過得更好嗎?還是只是讓資本繼續賺錢、百姓繼續吃苦? 三大死結:中國人為何消費不了自己造的產品? 說到底,中國做得出好東西,為什麼自己人卻買不起?大紀元的一篇文章點出了背後的三大死結。 第一,消費能力太弱,根子在制度。 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者許成鋼一句話說穿: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制度。幾十年打拚,中國老百姓只有三分之一的收入能自由支配,其它不是被當局拿去搞投資,就是被弄到海外了。 再看美國家庭,消費占GDP七成;中國呢?不到四成。也就是說,同樣幹一年活,美國人能用大半收入改善生活,而中國人只能攢點「剛需支出」。 而且,中共在「惠民支出」方面吝嗇得很。醫療、教育、養老,全加起來不到GDP的6%,連印度、巴西都比不過。 第二,貧富差距太懸,消費分布失衡。 清華大學教授李強說,中國社會是「倒T字型」,少數富人掌握大頭資源,大多數人卻在底層掙扎。 官方數據都擺在那兒:6億人月收入不到3,500元,還有一億人更低。這種結構下,高品質商品造得再多,老百姓也買不起。 別的國家是「橄欖型」,中產最大;中國是「金字塔」,越窮人越多,中產極弱。 第三,家庭債務太重,消費空間被掏空。 現在中國家庭債務破11萬億美元,比五年前暴漲一半。最大頭是什麼?房貸。 六口人湊首付買房,全家成房奴。七成家庭財富鎖在房子裡,能喘得過氣嗎?別說消費,連生活都繃緊了。 大紀元的文章就指出,這不是市場問題,是制度病。川普打關稅戰,不是為難中國人,而是要掐住中共的資金命脈,逼它這套掠奪體制退場。 你怎麼看?你覺得中國人「做得起世界工廠,卻買不起自家貨」的局面,到底是體制錯了,還是市場玩崩了?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看不見的「通脹三連擊」 餐飲業悄悄為關稅戰埋單 關稅戰誰最慘?你以為是工廠,其實很多人沒注意——咱們樓下的燒烤攤、火鍋店,才是被「悶聲出血」的隱性受害者。 原材料漲價,是從大豆開始的。中國三分之二的大豆靠進口,尤其美國。豆油、飼料全靠它,結果就是,油貴了、豬雞牛都跟著貴。 2024年,豆油漲了2.5%,飼料成本還可能漲15%,那燒烤店的肉串、火鍋店的肥牛,自然跟著水漲船高。 有烤肉店老闆說了,現在進口牛肉漲一成多,只好把菜單裡的招牌肉換成便宜部位。一家牛肉進口商一年進貨500萬,成本已經漲了23%。你說漲價容易嗎?顧客不一定買帳啊。 更扎心的是,這些漲價你還以為「跟我無關」?其實你早就身處其中了: 你炒菜的油,可能是美國大豆壓的;你吃的雞肉卷,那隻雞吃的飼料可能是美國玉米;番茄醬、乳酪、香料,統統離不開美國鏈。你不用美國貨?不好意思,美國早就用另一種方式「進了廚房」。 除了原料,還有兩座大山:房租、人工。2024年,一線城市七成商圈房租在漲,招聘也越來越難,流動快的餐飲業,人工成本也水漲船高。 結果就是,很多餐廳不是偷偷漲價,就是默默關門。哪怕撐著不倒,也只能「偷工減料」,應付一天是一天。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常去的店少了,菜單縮水了,飯還變貴了? 說到底,餐飲行業靠的是高周轉、低毛利。現在進貨貴、人工貴、租金貴,結果客人消費力還在縮水,誰頂得住? 你怎麼看?你身邊有沒有感受到這波「無聲通脹」?大陸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最常去的一家小餐館最近有沒有偷偷換菜單? 停工潮背後的生死線:地方政府火線「穩外貿」 剛說完餐飲業被漲價三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咱們再看更沉的一塊——出口製造業。 中美加稅開火,美國加145%,中共回敬125%。結果很直接:訂單飛了,工廠熄火。 東莞的德鴻電器,幹了18年出口生意,現在放假一個月;廣東的冰淇淋機廠賽凌,直接停產;深圳一家醫療設備廠在廣交會說,美國訂單掉了六成多,短期根本找不到替代市場。 這不是「慢慢等」,是「等死」。因為製造業本就利潤薄,訂單一沒,再加上高關稅,就是賠本玩命。原來一天幾十個集裝箱,現在港口空得能玩呼啦圈,退貨的隊都排不過來。 深圳衛視財經主持人陳姝婷在一篇網文中說,目前外貿老闆最怕的,不是沒有訂單,而是「扛不住」。因為製造業利潤本就微薄,一單賺個幾毛幾塊,在145%關稅面前就是賠本賺吆喝。 她說,最遲6月開始,可能會爆一波倒閉潮。訂單一旦跑去東南亞,就不一定回得來了,Meta、蘋果、戴爾全在轉移供應鏈。 別以為中美貿易只占14%,那是「明面帳」。背地裡,還有繞道出口——越南、墨西哥現在成了「轉口中轉站」,看著不買中國產品,其實繞一圈還是中國貨。可這條路也越來越窄。 地方政府急了,開始「救火」:深圳出了「穩外貿10條」,參加展會最高補貼60萬;上海市領導下車間「現場辦公」;蘇州乾脆免三個月港口倉儲費,想給企業緩口氣。 但說白了,這些只能算「輸液」,不是「換血」。急救可以救一時,救不了結構性衰退。 更讓人擔心的,是底層開始「亂了套」。比如河南某幼兒園逼家長買園服,不買就讓孩子退學;夜市攤販被強制用指定的液化氣,不買不給續約。這是「明搶」了。 從製造業熄火,到政策急救,再到底層亂象,中國現在面臨的早就不只是經濟危機,而是整套制度出了問題。 陳姝婷問:「老闆們還能撐多久?」」我想再補一句:社會還能裝多久沒事? 你怎麼看?你覺得這波「出口寒冬」,會不會演變成一場「社會冷凍」甚至火山爆發?歡迎留言聊聊。 王岐山授意?何晶再轉文 配圖習孤坐 就在中共為關稅戰焦頭爛額時,一張照片意外刷屏。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最近又在臉書轉發了一篇敏感文章,配圖是一張耐人尋味的畫面:習近平戴著口罩,孤零零地坐在一把椅子上,身邊空無一人。 這篇文章由新加坡智庫學者邁克爾.彼得雷烏斯(Michael Petraeus)撰寫,4月10日發表於《Critical Spectator》網站,內容是分析川普政府對中共的新一輪施壓策略。 文章說,川普一邊對中國產品加徵125%關稅,一邊對75個「乖寶寶」國家暫停加稅。 彼得雷烏斯形容得很生動,川普像警察審訊一樣,自己同時扮演「好警察」和「壞警察」:先用懲罰嚇你,再遞給你橄欖枝,看你願不願乖乖認錯。不認?那你就和中共一樣,孤零零坐冷板凳。 而這招,市場立刻買單。標普500漲了近10%,蘋果、英偉達、特斯拉全線飆升,全球資金狂歡,只有北京還在孤軍硬撐。 但問題來了,何晶為啥要轉這文?還專挑「習孤坐」的照片配上?這就耐人尋味了。 要知道,何晶不是路人,她是前淡馬錫總裁、清華經管學院顧問,跟王岐山關係不淺。2007年王還在北京當市長時,就接待過她來訪。 更關鍵的是,這不是她第一次「冒頭」。之前她剛轉過一篇文章,把習近平比作「黑幫老大」,華人圈輿論一片譁然。 這次再出手,還拒絕刪帖、不回應。不怕惹事,可能說明:背後有人撐腰?甚至就是某種「派系信號」?是不是朱鎔基、王岐山等元老派系在背後撐腰? 你怎麼看?你覺得這是何晶「真敢轉」,還是她「有底氣」?背後是個人表態,還是派系博弈的「打燈號」?歡迎在評論區聊聊看法。 三十年一場夢?中國崛起幻象破滅 最後,我們來分享一段時事觀察。時事評論人Gancheng Wang最近在X平台上的發文,他用一句話點出了這場美中貿易戰的本質: 三十年來一場夢,美中貿易戰,其實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相當慘烈!他點出四大根源: 第一,房地產是個吞金黑洞。 中共靠樓市鎖住全體財富,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都說了,房市像個「蓄水池」,把全國老百姓三十年積蓄全吸進去,現在動一動,金融系統都跟著抖。 第二,加工業是奴工工廠。 中共對外瘋狂傾銷,對內拚命壓榨勞動力,再拿退稅補貼續命,要的不是正常發展,是打垮全世界同行。美國中部的鐵鏽帶,就是被中共模式搞垮的現實寫照。 第三,人民當牛做馬,錢卻被一小撮人拿走。 數據顯示,中國790萬億財富裡,近300個所謂「黃金家族」和國企白手套就占了80%以上。普通老百姓只剩一點可憐的零頭。創造財富的人活得像乞丐,掌控財富的人卻奢靡無度。 第四,軍費連年猛漲,對外頻頻挑釁。 中共年年軍費漲7%至8%,對內高壓,對外輸出動盪,支持侵略烏克蘭、攪亂南海、扶持中東代理人組織……把中國人血汗錢全用在全球對抗上。 他說,這不是正常的國家行為,這是一個「黑幫政黨」搞出來的帝國幻覺。他們不僅沒有實實在在地提高人民幸福,反而無度壓榨,甚至把黑手伸向全世界。而如今,美國人民先醒了,世界其它國家也正在覺醒。 這一場正邪對抗的大決戰,已經拉開帷幕。
△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