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晚,神韻紐約藝術團蒞臨法國第二城市里昂,在3000里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上演的本季在當地的首場演出爆滿。(傅潔/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2025年4月22日晚,神韻紐約藝術團蒞臨法國第二城市里昂,在3000里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上演本季在當地的首場演出。法國的中國占星家滿懷敬意地說:「演出讓我們真正看見了中國的古老智慧與精神世界。那是共產主義之前的中國,一個重視平衡與哲思的中華文化。」 據大紀元法國里昂記者站報導,神韻頂級藝術演出在里昂地區大受歡迎,票房火爆,今年預定的7場演出早在去年11月份已全部售罄。如今,2026年的票房已在熱賣中。
2025年4月22日晚,神韻紐約藝術團蒞臨法國第二城市里昂,在3000里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上演本季在當地的首場演出。圖為觀眾排隊進場。(傅潔/大紀元)
法國的中國占星家:神韻展現天人合一古老哲思
2025年4月22日晚上,中國占星家Alain Pedro和太太在3000里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觀看神韻演出。(張妮/大紀元)
當晚,特別來賓——中國占星家Alain Pedro與太太一同欣賞了神韻演出。作為法國唯一教授中國占星學的專家,Alain Pedro研究中國占星學已有35年,他在里昂開設了教學機構,長年推廣中國傳統文化。 觀賞神韻後,他滿懷敬意地說:「這場演出讓我們真正看見了中國的古老智慧與精神世界。那是共產主義之前的中國,一個重視平衡與哲思的中華文化。」 他表示,今日中國境內早已禁止一切與傳統信仰和宇宙觀相關的學問,「中國占星學被禁止,連一本書都不能帶進去,一帶就會被抓進監獄。但在這場演出中,我重新看到了那段被掩蓋的文明。」 對於舞台上舞蹈家的表現,他讚歎道:「他們展現的,是『一體』的精神。不是個人出風頭,而是整體的呈現,這正是『一』的哲學,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在他們的動作中,我看到了天、地與人的連結,那是我們稱為『三和』——『3、6、9』的宇宙秩序。」 說到演出所使用的色彩與音樂,他細緻地觀察到:「中國的音樂與色彩,是息息相關的,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音樂引導情感,顏色則映照心靈。整場演出,色彩與音樂共振,這種融合在歐洲極為罕見。」 他尤其提到女高音歌唱家的演唱,「她的歌聲不僅技藝高超,更帶有真誠的微笑與正面能量。我喜歡中國人的這種精神狀態,即使心中悲傷,也仍然面帶笑容,那是一種來自哲學層面的堅韌。」 在他眼中,神韻不只是藝術,更是一種啟示:「歐洲現在最缺乏的是哲學,特別是這種來自東方、講求內在能量運行與平衡的哲學。神韻讓人思考,提醒我們:簡單生活、少些疑問,或許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最後,他語重心長地表示:「神韻展現的是一種連接天地與人的能量,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前憲兵總長讚神韻:十全十美 展現內在力量與美好價值
2025年4月22日晚上,法國國家憲兵隊前將軍Michel Commun在3000里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觀看神韻演出。(新唐人電視台)
「我們等待這場演出已經三年了!」Michel Commun激動地說道。他曾是法國國家憲兵隊的將軍,退役後創辦並擔任一家企業顧問公司的總裁。 「我們是去年十月就預訂的門票,因為這場演出實在太受歡迎。」Commun表示他和家人懷著極大的期待走進劇院,「我們在電視上看過一些片段,但現場觀看,那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真的非常精彩!」 他讚賞地說:「這場演出的整體呈現令人驚歎,每一幅畫面都非常美好。」尤其對節目中高科技的動態天幕與現場的完美結合,「這個設計增添了更多吸引力,但最讓人佩服的,還是整體的單一性與一致性。這樣的團隊合作,我只能說,十分完美。」 對於舞蹈家的表現,這位將軍給予了最高評價:「我常看演出,但這場是我見過的頂級演出,十全十美!」 神韻所傳遞的精神內涵也讓他深受感動:「在每一個節目中都能感受到那個訊息——短小而有力,讓人清楚地理解其中蘊含的價值觀,都是非常美好的價值。」他強調,「這些節目帶給觀眾的是正義、善良、內在的力量。這些道德的力量,正如主持人所說,真正的力量來自內在。」 身為一名退役將軍,Commun對於節目中反映社會與安全議題的橋段格外有共鳴,「有些場景與人生、與安全息息相關,這些都傳達了深刻的訊息,也非常具有道德感。」 在談及神韻致力於復興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時,Commun坦言自己未曾去過中國,但對中華文化抱有敬意:「這些古老的價值,我們在旅途中總希望能尋找與感受。」 「這是一場非常值得期待、也永難忘懷的演出。」他微笑著補充,「我們將永遠記得今晚的感動。」 神韻展示傳統文化 雕塑家感受 「溫和的力量」
2025年4月22日晚,Nicolas Bonnand和太太Sylvie Maniglier一起觀賞了神韻世界藝術團在法國3000里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進行的第一場演出。(德龍/大紀元)
當晚,雕塑家Sylvie Maniglier和先生Nicolas Bonnand一起觀賞了神韻演出。Maniglier讚歎演出:「色彩豐富,舞蹈家非常專業,特別是舞蹈與背景天幕之間的配合,令人印象深刻。」她本身從事雕塑、塑形與陶藝,對神韻所展現的視覺層次與舞台構圖,尤其感受深刻。 「那種輕柔、安寧的氛圍讓我覺得特別放鬆。」Maniglier形容演出中蘊含的精神內涵時說。她還提到,演出帶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與精神層面,讓人感受到一種「溫和的力量」。 談到舞台上呈現的當代中國人權問題時,Maniglier表示:「從演出內容就能感覺到,這是無法在中國上演的,果然最後也提到演出是在美國訓練的。這是非常值得被揭示的事實。」 Bonnand是運輸公司的老闆,首次觀看神韻,他表示這場演出不僅藝術性強,更讓人深思。他說:「這是一個不太開放的國家,這種演出在中國是無法上演的,這就說明了問題。」他表示,「我們看到這些訊息是有意義的,即使這種情況明天不會改變,但能夠通過藝術去傳達,也是一種推動。」 Maniglier認為:「音樂很好聽,服裝和顏色也很精彩,特別是那些飄動的絲綢和色彩,非常吸引人。」Bonnand補充說:「我們能想像這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在努力,這種精準度和協調性非常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