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博通和台積電或分拆英特爾
【人民報消息】《華爾街日報》星期六(2月15日)援引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Intel)競爭對手台積電(TSMC)和博通(Broadcom)都在各自考慮可能的交易,這些交易或將會把這家美國芯片制造業巨頭一分為二,博通主掌設計和行銷,台積電負責制造業務。
據美國之音報導,博通一直在密切關注英特爾的芯片設計和營銷業務,並已與其顧問討論了潛在的收購方案,但博通可能僅會在找到英特爾制造業務的合作伙伴後才會推進交易。
報道說,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則在研究取得英特爾部分或全部芯片廠控制權的可能性,可能通過投資者財團或其他結構的一部分來實現。
《華爾街日報》指出,博通和台積電並未一起合作,迄今為止的所有談判都處於初步階段,且基本上是非正式的。
報道說,英特爾過渡時期的執行董事長弗蘭克·耶裡(Frank Yeary)一直在主導與可能的收購者和美國特朗普政府官員的討論。耶裡向他身邊的人透露,他最關注的是為英特爾股東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
英特爾、博通、台積電和白宮均未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一位白宮官員星期五(2月14日)對路透社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不會支持將英特爾在美國的芯片工廠交由外國實體運營。彭博社此前報道,應特朗普的要求,台積電正考慮收購英特爾工廠的控股權。
該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支持外國公司在美國投資和建設,但「不太可能」支持外國公司運營英特爾的工廠。
彭博社報道援引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團隊在與台積電高管的近幾次會議中,提出了台積電和英特爾兩家公司進行交易的想法,而台積電也對此表示歡迎。
英特爾是美國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政府推動關鍵芯片制造回流、在美國境內生產半導體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美國商務部去年11月表示,即將敲定一項提供給英特爾的78.6億美元政府補貼。
英特爾是少數同時擁有芯片設計和半導體制造能力的芯片制造商,卻一直難以恢復其曾有過的榮景。該公司未能善用人工智能(AI)熱潮的機遇,並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試圖轉型為芯片代工制造商,但這一轉型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盡管交易尚未敲定,但若達成,或能為英特爾提供關鍵資金支持。
本周早些時候,研究公司貝爾德(Baird)發表了一份報告,稱英特爾的工廠可以分拆成一個新的實體,由英特爾和台積電共同擁有,台積電的工程師將幫助確保工廠運營的可行性。
報告認為:「英特爾將受益於顯著的現金流緩解,未來將專注於設計和平台解決方案的發展,而一個可行的晶圓廠最終可以吸引關鍵的無晶圓廠公司,實現多元化發展,轉向一個在地可靠(geo-dependable)的制造模式。」
英特爾股價星期五收盤下跌2.2%,而台積電在美國上市的股票收盤上漲約1%。
台積電的公司市值約為英特爾的八倍。這家台灣公司的客戶包括AI芯片領導者英偉達(Nvidia)和超威半導體(AMD)。超威是英特爾在個人計算機(PC)和服務器市場的強勁競爭對手。
路透社此前報道,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去年下台前曾對主要客戶設定了英特爾制造和AI能力的極高預期,但未能兌現,導致合同流失或被取消。
去年,英特爾股價下跌了約60%。基辛格主導的資本密集型制造擴張戰略使公司現金流緊張,最終導致其裁員約15%。△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16/8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