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施压北京:从贸易审查到供应链对抗的川习会
古成
【人民报消息】10月30日,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南韩首尔举行备受瞩目的会晤。美中关系再度成为全球焦点。外界预料“川习会”将是是美中贸易战进入新阶段的关键节点。
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于10月31日启动对中国履行2020年贸易协议的全面审查,此前10月9日,中共颁布史上最严格的稀土出口禁令,剑指美国科技领域。此外,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已悄然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刚刚结束的美中贸易谈判代表团会谈中,双方虽取得初步框架共识,但紧张氛围依旧浓厚。这一切都给美中贸易战增添了不确定性,凸显美中两国在全球供应链、科技霸权和经济主导权上的激烈角逐。
川习会前,美中各自出招热身
2020年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曾被视为川普第一任期内的外交亮点。该协议要求中国在两年内额外采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农产品、能源和制造业产品。作为交换,美国暂停部分关税上调。然而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仅完成了协议采购额的约60%,尤其在农产品和能源领域存在明显缺口。华尔街日报10月23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即将启动正式审查,焦点在于中国是否兑现采购承诺。这一审查被视为川普政府在会晤前的“先发制人”,施压北京。
美国旧账今算的做法,无疑也是对北京10月9日稀土出口管制的对冲。稀土元素是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和国防装备的核心材料,中国控制全球90%以上的供应链,显示北京的“以战促谈”意图。中共大豆战略则更显北京的“精准操弄”。中国每年大豆进口需求超过1亿吨。自2025年初起,北京完全停止从美国采购大豆,9月份进口量首次降至零,这是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最极端举措。根据路透社数据,中国转向巴西和阿根廷,进口总量不降反升,达到创纪录水平。华盛顿邮报分析称,此举旨在通过农业杠杆影向美国国内政治,增加川普在选举周期中挫败风险率。
从稀土王牌到大豆停运,再到习近平四中全会中强调“高科技自立自强”,中共已经将美中博弈从关税战升级为供应链战,试图在挑战与重塑全球经济版图规则。
马来西亚灭火谈判
10月25-26日,美中贸易谈判代表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高层会晤,这是川习会的前哨战。谈判由美国贸易代表凯瑟琳·格里尔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领衔,聚焦包括关税减免、知识产权和技术出口管制等多重领域。
根据路透社最新报道,双方达成“非常成功的框架”,为10月30日川习会铺平道路。具体成果包括:一是初步同意暂停新关税实施,美国承诺暂缓对华100%关税威胁;二是中国表示愿意增加部分农产品采购,但未承诺具体数字;三是双方就稀土和芯片管制交换意见,美方要求北京放松出口审查,中方则敦促华盛顿解除对华为等企业的禁令。彭博社报道称,这一框架“接近最终细节”,但仍需领导人最终敲定。
然而,美中谈判虽“向前推进”,但未解决核心分歧。双方谈判意图更多是“救火”性质,避免川习会前局势失控,但稀土禁令和大豆停止进口,以及美国针对中共的科技封锁仍如悬剑,无法根本解决。
这一结果反映了双方对贸易战升级都持谨慎态度,也预示川习会将围绕“让步与底线”展开拉锯。川普亚洲之行已公开威胁“如果中国不让步,美国将征收更高关税”。习近平则强调“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美国坚持芯片管制,中国用稀土反制。2020协议审查将是川普手中重器,如果美方认定中国违约,可能触发新制裁。目前美国经济强劲,中共经济下滑,习近平当局内外交困,与美对抗目的是转移国内危机焦点,色厉内荏,川习会上,很大可能会放软妥协妥协,避免升级。
中共稀土战略凸显风险,美国反制多维布局
中共的稀土封禁与大豆战略短期看有效,导致美国国防和芯片行业成本上升10-20%,大豆战略击中川普票仓,制造竞选压力。
然而长期看,中共两大战略风险巨大,得不偿失。稀土禁令可能适得其反,刺激美国和盟友开发替代供应链,如澳大利亚和越南稀土矿。美国正投资本土稀土公司,预计3年内自给率达30%。华盛顿还在考虑战略投资海外稀土公司。此外,美国联合欧盟和日本,形成“稀土联盟”,共享资源和技术。最新消息显示,川普总统在东盟峰会上与泰国达成关键稀土矿物协议,降低了对中国稀土依赖。
大豆方面,巴西供应虽充足,但价格波动大,且气候风险高。如果贸易战升级,中国食品价格或上涨5%,影向民生。战略风险会引爆美中贸易战升级,加速美中脱钩,将彻底沉重中国出口业及全球化扩张意图。川普正寻找替代大豆市场,转向欧盟和印度市场,如果习近平坚持打大豆牌,美国将对华农产品征收反补贴关税,迫使北京让步。
美国的反制策略多多:一是技术封锁升级,扩展芯片禁令至AI和量子计算;二是关税工具箱;三是盟友协调,通过QUAD和AUKUS框架,构建“印太经济框架”,隔离中国供应链;四是王牌金融工具,打击中概股,限制中国企业美股上市;五是,限制中共赴美留学签证,打击中共科技间谍。这些策略足以震慑习近平。
中共经济危机四伏
中国经济在7-9月季度增长放缓至一年最低点,实际增速远低于官方宣称,房地产市场持续崩盘、失业危机加剧以及消费疲软,结构性顽疾更加严重。中共经济增长长期更多依赖于出口和政府刺激,而非真实内需拉动,无异于饮鸩止渴。北京“十五五计划”持续走国进民退之路,正面临通缩、产能过剩和消费者信心崩塌的“三重打击”。
中国经济问题深度远超表面,住宅建设已从高峰暴跌40%,债务/GDP比率在广义定义下高达124%,远高于G20平均水平118.2%。青年失业率官方数据高达19%,整体失业危机恶化。地方债规糢已超百万亿人民币,中国经济正陷入“螺旋式衰退”,外汇储备虽庞大,但与提振民生与消费毫无关系,只是用于支撑出口和吸引外资,中央财政虽大规糢发行特别国债,只不过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举措。“一带一路”实为债务陷阱,数据显示参与国债务超1万亿美元,中国自身也背负沉重负担。
美中贸易战已演变为一场对中国经济的“毁灭性围剿”,加剧了产能过剩和失业危机,对美出口下降27%,对美出口的岗位流失1000-2000万,出口导向型产业崩盘。贸易战打击呈现多重曡加效应,不仅摧毁短期增长,还暴露结构性溃烂,消费疲软加剧内需循环断裂,中共经济在崩溃边缘挣扎。
经济崩溃导致中共统治合法性严重动摇,民间反抗暴政事件此起彼伏,10月25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刚刚结束,北京三里屯街头有人挂起两面反共条幅,标语内容直指中共是反人类的邪教。中共习近平当局已经到了天怒人怨、分崩离析的时刻。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s://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26/9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