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10月20日起在北京召開。北京繁華地段再度增加流動崗哨,以防範發生群體事件。會前頻傳已經失去軍權的習近平是否會在四中全會退居二線,引起外界關注。不過,大多數的中國民眾更關心生活能否好過一些,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中共篡國幾十年就沒出過真正為民的政策,一個問題沒解決過,是真正的邪黨。」 據大紀元報導,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當天早上,北京居民趙先生騎車經過現場,他告訴大紀元記者,賓館外有警車和特種車輛戒備:「京西賓館門口停著一輛警車,一輛裝滿天線的車,對面也有警車,民眾的車輛都被清走了,氣氛很緊張。交警還催行人和騎車的人快走。我看見他們查一個女人的身分證,應該是個訪民。」 但記者採訪多地基層民眾發現,他們對會議普遍表現冷淡。江蘇泰州退休人員胡江生說:「中央每年都開會,老百姓不懂那些文件。我只希望看病別再漲價,藥費能報銷。最近醫保又有很多藥不給報,這日子越來越難過。」 天津大港油田外送員劉先生說:「共產黨開這會那會,跟我們沒關係。我關心的是油價別漲,平臺少抽成。他們老說要完善社會保障,但越說我們越難過,話都得反著聽。」 在北京通州以東的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許多訪民因租金便宜而暫住此地。遼寧訪民李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避開北京與家鄉員警,她已在燕郊住了一個月:「警察到處抓人,我只能先躲在這裡。等四中全會開完再去信訪局交材料。現在我這棟樓就有十幾個訪民。」 談到對會議的看法,李女士說:「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他們開的會都是他們的事。當局從來不管老百姓,只會打壓我們。新聞裡說得好聽,全是假的。」 中共官方媒體在會前多次宣稱「擴大內需、穩就業、保民生」,但多家財經機構指出,大陸消費疲軟、青年失業與地方財政吃緊仍是主要問題。中國社科院10月報告顯示,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消費信心持續低迷。 湖北襄陽女工王娟說:「醫院收費越來越高,藥也貴。全國開會那麼多次,醫療沒見改善。」北京豐台訪民張先生表示,他的房產糾紛拖了多年仍無結果:「報導說要共同富裕,普通人連維權都難,哪有心思看全會。」天津餐館服務員李阿姨說:「我們只希望房價別再跌,工資別再減。政府說要穩經濟,可我們每天都在擔心沒客人上門。」 社交媒體上,「普通人對四中全會沒感覺」的話題引發討論。有人留言:「全會談現代化,我們只關心明天油價、學費和社保。」 浙江創投顧問陸建(化名)指出:「從企業角度看,資金緊、訂單少、稅負重是共通問題。當局的政策再多,關鍵是錢要能到企業和個人手上。」「中央提到安全與發展並重,實際上意味資本管控更強,地方融資更難。」 有分析人士認為,四中全會重點在「十五五」規劃與戰略部署,但對普通民眾而言距離遙遠。民間對「高品質發展」缺乏具體感受,更多人關心的是眼前的生活壓力能否得到改善。 輿論觀察認為,本次會議顯示當局試圖通過宏觀調控穩定經濟與民心,但與基層需求存在明顯落差。會議後能否出臺具體措施改善收入、就業與醫療負擔,是社會真正關注的焦點。不過,多位受訪者並不看好,認為四中全會和以往相同,只在乎確保中共權力基礎穩固。 人民報網站的讀者對四中全會也議論紛紛,他們表示:「體制沒變,換個人當,其實成果都差不多」、「在中國大陸有多少類于矇矓的案子發生呢?草菅人命、泯滅人性、紅幾代的紅色權貴又如何!爛到底的政權就不應該存在」、「讓全世界的人見識了什麼叫流氓不要臉,畫大餅,吹牛逼,喊口號治國」、「據那個英國通靈師威廉大概說,于朦朧對威廉說,即使他很聽話,那幫人還是殺他,為取他身上的能量 。你看,『聽話』是沒用的,要自己有能力逃脫,『三退』是一種可以獲得宇宙中『高層力量』的幫助而逃脫的辦法」、「快點下去吧,一天搞反腐、反腐,結果都是為了排除異己。老百姓的工資降了又降。物價升了又升,試問有誰真正在乎過老百姓的疾苦?」、「全國人民的共識:(中共)禍國殃民,早點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