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亂世生存指南(12)暴雨洪災11種常見致命行為(圖)
 
南洋富商
 
2024年7月22日發表
 
進入6月以來,中國大陸南方普降暴雨,多省發生洪澇災害。(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01 冒險開車進隧道 隧道、涵洞之類的地點,遇到水災可能進水,這是常識。若是已經積水,而外面正在暴雨,這種情況是無論如何不該進隧道的。但是,總會有些人抱著僥幸心理。 案例: 這條雙向六車道的下穿隧道,是鄭州市民慕慕(化名)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 時過兩天,她仍在為20日走京廣北路隧道的決定而感到後怕。 「那天我開車被困在大衛城這邊,不敢回家!路上水太深。下午三點左右,雨下得挺大的,我開車由南向北方向經過京廣北路隧道。「慕慕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當時有好多車都沒走下面隧道,選擇了走旁邊的輔道,估計怕隧道下面積水拋錨。 她當時冒險決定走隧道的時候,隧道內還沒有什麼積水,由南向北的車也就四五輛,暢通無阻,由北向南方向經過隧道的車卻比較多。 「聽說後來隧道裡有很多車輛被淹,有遇難者遺體被打撈起來,家屬悲痛萬分。」慕慕說。 那些一開始就選擇走輔道的人是對的。人的一生很長,沒必在開車的時候要爭分奪秒,更不要為了快幾分鐘就去冒險。 水災天氣避免進隧道,這是駕校科目一理論課的內容。有駕照的司機都不應該犯這種錯誤。 02 不及時放棄財產、趕緊逃命 如果做了錯誤選擇,已經陷於危險地帶,這時候就要果斷,絕不能拖延時間。 在鄭州的一些視頻中,我們看到大量水已經開始灌入隧道,汽車輪子都快淹沒了,大多數人依然沒有離開他的車,這時候有人高聲喊叫,讓大家快下車逃命。但是很多人依然反應遲鈍,很不情願離開車。 車還給人一種「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感,日常可以防寒防熱,防盜,防野獸,但是水災和火災的時候,它不僅不能保護你,還會成為困死你的牢籠和棺材。 案例: 7月20日下午5點左右,金先生從西三環方向駛向京廣北路隧道南出口旁的輔道,暴雨來勢洶洶,積水沒過車輪,前後車輛都動彈不得。 發現車中進水後,金先生打開了車門。 「積水快到我腰了,水流很急,要是一個人肯定會被沖走,我趕緊喊他們一起跑。「金先生看見旁邊的隧道口也有不少車輛滯留,「車上人都在往外跑,也有從隧道裡面跑出來的,不跑肯定沒命。 這個案例中,從逃生的角度說,金先生已經屬於反應過慢的人,從生命安全的角度,他或許應該早早就放棄汽車逃生。 據介紹,有一位開寶馬的女士不願意放棄她的車,就被洪水沖進了隧道。生死未知。 03 缺乏應急逃生知識 很多人不知道隧道內有緊急逃生通道。行人逃生通道每250米就有一個。你並不需要走幾公裡穿越隧道,只需要從最近的逃生通道出來。 逃生通道有明顯指示燈,一般自帶蓄電池,即便停電了也會亮。如果你知道隧道裡面有可以逃生的緊急安全出口,即便在最後幾分鐘才下車逃命,也是有足夠的時間逃生的。 但是,很不幸,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知道隧道裡有逃生通道,可能他們慌慌張張跑過緊急出口門邊都不知道這扇門推開就可以走到外面。 從網上對隧道的各種小道消息,還沒有看到從緊急出口逃生的故事,這讓人很驚訝,莫非隧道裡的人都不知道? 知識不僅是力量,還是生命。 上面這截圖,是網友從以前的京廣南路視頻中截取的,顯示裡面是有逃生出口的。 04 激流勇進 看到很多視頻,很多人在激流中艱難涉水,由於水流太大,很容易摔倒,為了過街,一大群人互相扶著過街。還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互助故事。 但是,我們理性反省一下,真的必須冒著激流過街嗎?真的有很重要的事等著我們必須趕回去,而不是在這邊等水退下去嗎? 這次看到一些網上貼出的失聯者尋人資訊,其中一些人就是在大街上被激流沖走的。更有一些人已經遇難。 有一位遇難者摔倒後,頭部撞到硬物,顱骨骨折而死。 很多人沒有水災常識,不知道人在流速很快的激流中若是摔倒,是很難再站起來的,很多人就是這樣被水沖走,沖到河裡、低窪地、排水下水道、隧道,或者頭部撞傷而死。 戶外溯溪和漂流的,都必須戴保護頭盔。洪水比穩定的溪水更難預測,不可掉以輕心。 05 深水涉水 一位鄭州女生說起她從地鐵後,到家還有十公裡,就一路上涉水徒步回家。路上遇到很多激流,深水,就和幾個人一起走過去。有一段路聽說前面水深2米,就慢慢去試,發現水沒有那麼深,她剛好可以過去。 這種做法其實非常危險。你可能遇到很多危險: 如果這十公裡的路上,地面有電線漏電,就會觸電。如今是電氣化時代,城市裡的電線多得不可思議,平時是安全的,但是進過暴雨和激流,可能就會有很多漏電。 如果路上有坍陷深坑深坑——災後的照片顯示有很多路邊坍陷深坑,你就掉下去。還可能有窨井蓋失落——有個市民就在失去蓋的窨井邊守候幾個小時防止市民掉落;還會有建築工地的深坑——新聞報道顯示有個鄭州就是涉水走路一家三口掉落深坑後被人救起。 在水底下,你甚麼都看不見的地方,會有很多危險。一旦突然有暴雨、洩洪或決堤的激流,你也會被沖走。 所以若無必要,不要長距離涉水回家。找個安全地方獃著,等水位下去再走。 06 風雨中打傘 在沿海農邨長大的孩子,即便只有三歲,父母也會教導他:臺風天不要在水邊打傘。風一吹,人會本能握緊雨傘不被風吹走,這樣就可能把人帶到河裡。 在鄭州水災的視頻中,有人一手扶著需要幫助的人,另一只手打傘為她遮雨,走過水流很急的危險街道。這種情況從安全的角度來說,是不合適的。打傘很容易讓自己在風中失去穩定摔倒。 更安全的做法,是讓自己淋雨,把傘當做手杖,探路、支撐平衡。在這樣的暴雨和激流中,首先要考慮的是生命安全,而不是用雨傘擋雨。 07 懦弱不果斷 地下停車場已經像瀑布一樣進水,有些停車場依然是一大群急需逃出的車排隊等待付費、一桿一車,尤其是自動的「智能付費停車場」。 這種情況下,若是沒有管理員,正確做法是果斷沖桿,你撞斷一條桿,就為大家贏得寶貴時間。這在法律上也是合法的,屬於緊急避險。 在地鐵裡也一樣。從地鐵困住,到水位上漲,有幾個小時時間,大家似乎都太「有教養」,或者缺乏危機感。 地鐵站輪值人員沒有果斷停止發車,司機沒有果斷決策,乘客沒有果斷逃生,等到水漲到很高,已經失去最佳機會。 困在隧道中的司機,從3點半因為積水熄火堵車,到4點鐘水位開始上漲,4點半水流變大,接近五點的時候水流忽然變得非常大,中間有一個多小時。 拖到最後幾分鐘的人,若是果斷舍棄汽車,也還是有很多逃生機會。 1850米的隧道,邊上每隔240米有一個安全逃生出口,中間有三個天窗可以浮上來。找到幾個可樂瓶、背包之類的浮體,從天窗出來也是可以安然得救的。 08 水災坐地鐵 地鐵一旦淹水,比開車進入京廣南路隧道更危險。 開車進隧道,你自己是司機,有主動權,隨時可以打開車門,棄車逃命。但是地鐵的門你是打不開的。 汽車你可以用破窗器和榔頭砸窗,但是地鐵裡沒有這些東西。由於安檢,也不允許你帶某些求生工具。 汽車隧道有更多逃生通道,還有天窗可以浮上水面等別人救你,但是地鐵隧道沒有這樣方便逃生。 地鐵隧道比汽車隧道更窄更矮,而地下部分長度更長,不容易逃脫。 09 日常太有安全感 現代城市把人類保護得太好,所以人們變得很有安全感,對自然災害失去了敬畏。 鄭州是一個經常看海的城市。鄭州人對於積水和澇災應該是有一定的認識。但是,或許正是因為經常習慣了看海,這次特大暴雨的時候,起初也以為只是跟以前一樣再看一次海。 不要太相信城市的安全,不要太相信市政管理的效率。 曾經有人拍攝到在暴雨中,有一輛灑水車在灑水。你覺得搞笑嗎?但是灑水車司機若是不上工,就是缺勤,就會扣工資。 市政管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所以他們即便接到紅色警報,也沒有決策的效率。 有太多安全感,會失去了本可以自救的機會。 10 日常無準備 如果問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受災前你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了甚麼? 可能大多數答案都是:沒準備。 即便是經常看海的城市,大多數鄭州人不會游泳。即便在黃河邊上,即便河南經歷過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大水災、經歷過1975年駐馬店水庫倒塌事件、經常變成黃泛區,也很少有人想到在家裡準備救生衣。河南的孩子也很少參加應對災難和戶外露營訓練。 現在,經歷過這次大災難以後,每個鄭州人或許都應該問一下自己:我應該為家人準備些甚麼,以應對下一次的大災難? 11 村裡老人危險生活 在視頻中,看到轉移洩洪區的農民,大多數是高齡老人,涉水徒步。沒有船,甚至連救生衣和雙肩包都沒有,一些生活用品用手拎著。 農村裡缺乏年輕勞動力,大多數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老人們蹣跚虛弱的身影令人動情。 中北部農村土地多,很多農民住大院子的平房,整個村也沒有幾座高樓。一旦水位高於平房屋頂,就會大量人員淹死。 為了保住城市,農村經常成為洩洪犧牲品。一旦遇到洩洪或蓄洪,邨裡的農田、房產、莊稼、工廠,基本上就清空了,而得到的補償卻微乎其微。若是遇到緊急洩洪,人員來不及轉移,就會有大量人員死亡。 遇到山地滑坡,泥石流,有可能毀掉整個邨子。 農村的基礎設施差,更容易斷水、斷電、斷路,與外界失去聯繫,也得不到物資支援。 所以,老人們更要為自己的安全考慮。
 
分享:
 
人氣:9,44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三中全會敏感期,「川普遇刺T恤」被速下架;深圳失業保險基金入不敷出,
三中全會敏感期,「川普遇刺T恤」被速下架;深圳失業保險基金入不敷出,
「眼睜睜‬看著‬掉下去」!投資9億開通不到一年!陝西高速路橋垮塌
「眼睜睜‬看著‬掉下去」!投資9億開通不到一年!陝西高速路橋垮塌
黑夜中陝西高速大橋塌了 數十輛汽車衝入 墜河失聯!知情者:天太黑
黑夜中陝西高速大橋塌了 數十輛汽車衝入 墜河失聯!知情者:天太黑
央視新聞裡不會有的北京  北京馬駒橋掙扎求生的日結工| #人民報
央視新聞裡不會有的北京 北京馬駒橋掙扎求生的日結工| #人民報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