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示意圖。(Photo by 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
【人民報消息】
1、為甚麼要以物易物?
上海的食物危機有目共睹。身在上海的人更是特有感受。焦慮之餘,也可以慶幸自己趕上這樣一個給你特殊體驗的機會,從此以後你會變成一個更加警惕、更加相信自己、時刻準備著的prepper。
我想做這樣一個比喻:上海的食物困境,是一針人生觀的疫苗,它會改變很多人未來的生活方式,大腦也會變得警覺、敏銳而有所準備,大大增強對突發災難的抵抗力。
疫情期間,有些小區出現以物易物的現象。大家都有錢,銀行尚未被擠兌,轉賬支付也尚未禁止,國家也沒有通貨膨脹,為啥會出現以物易物的現象呢?
我是這麼猜想的:以物易物避免了漲價帶來的鄰裡尷尬。
比如說,你有三斤上海青菜,鄰居好多天沒吃到菜了,希望你賣給他一斤,問你甚麼價格。這時候你會很為難。你上網查一下價格,覺得很尷尬:一斤五毛二。
這時候,你想到零售價或許可以賣得高一點。你上網一搜尋發現有人哄抬物價,把上海青價格漲到一斤15.98元,已經涉嫌違法。
可是今天已經是4月8日。這殘留的三斤上海青,可能是你接下來十天的所有蔬菜。說句心裡話,即便別人出價200一斤,你也未必願意賣。如果這一斤上海青在湯臣一品或者禦翠園的業主微信群匿名競價,我猜想會有人在200後面再加一個0,出價2000拿走。比如徐新大姐這種人,為了讓一家12口人吃面包的時候增加幾片綠葉,並不在乎2000塊。如果鄰居比你還窮,你一斤青菜賣他200元?別人會罵你想錢想瘋了,那是你一生的污點。你缺200塊錢嗎?當然不缺,銀行卡裡還有xx萬,支付寶裡還有八千,微信裡面也有六千,甚至還有美元,大家真不缺錢。
你思考再三,最後出了一個價格:用一斤草莓或者一斤豬肉來換。二包香煙加一曡衞生紙也可以換。
這樣,你就不會不好意思。也不會覺得自己賣虧了。
若是疫情封城持續下去,以物易物一定會成為未來最重要的上海小區經濟內循環。因為用法幣來談論物價,會讓人很尷尬。
2、哪些東西可以成為硬通貨?
食物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沒有食物,人會陷入恐懼,不知道自己甚麼時候會死。看看各種團購群,幾乎都是食物群。
牛奶、蔬菜、水果、面包、水產。這些都是必須的食品。甚至連中文不大好的洋人都想用高科技電子產品換雞蛋。
最緊俏的硬通貨,就是食物。那麼,在諸多食物裡,有哪些最堅挺?漲跌如何?有人做了行情統計,列表如下:
有個大潤發店長在店鋪打地鋪睡了32天,得出很多一手資訊,沒有誰比他更清楚疫情封城年代人們最需要哪些物資。
按照大潤發的統計,奶粉、尿不濕、水果之類都是需求量極大的必須品。有些物品雖然需求量很大,比如煙和酒,但是不屬於必需品,大潤發不會優先給他們配送。
數據線的重要性是很多人沒想到的。在封城年代,一旦數據線壞了,行動電話無法充電,你就會變成與世隔絕的人。在我們小區團購群,我也搜尋一下,發現最緊俏的是二樣東西:嬰兒用的奶粉,老人用的降血壓藥。一搜奶粉,幾十家都需要。搜尋「藥」,也有很多老人需要。
3、以物換物的硬通貨
如果我們只能大量囤積少數幾種東西,然後用這些物品和鄰居物物交換,選哪些最好?
首先,要選大家都需要的。面粉、大米、奶粉、面包、泡麵、咖啡、土豆、青菜、白菜、洋蔥、水果、食用油、鹽、煙、酒、尿布、數據線、廁紙……這些都是剛需。
其次,要選不會變質的。如果你囤積大量上海青、香菜、豌豆苗,雖然大家都需要,但是它沒法長期保存,過幾天就壞了。所以它不適合當貨幣。但是奶粉、洗發露就不容易變質。如果你覺得小區裡水果特別緊俏,我推薦一種最好的水果:紅富士蘋果。紅富士蘋果可以室溫下儲存4到5個月,非常適合在家裡大量囤積,作為物物交換社會的通用貨幣。
第三,要用容易分割和容易計量的。比如你囤積西瓜,雖然很受歡迎,但是不好分割,切塊不好保存,還得稱重量,有些皮多,有些瓤多,定價複雜,遠不如橙子和蘋果方便。
第四,要用面額合適的。如果你有幾瓶1982年的拉菲,1984年的茅臺,香奈兒的包包,別人不容易拿出等值的東西跟你交換,還不如啤酒和二鍋頭方便。
泡麵和火腿腸、罐頭,都是很不錯的硬通貨。它們不容易變質,容易分割,每一塊的分量精確一致,屬於優質貨幣。雞蛋其實也不錯,按個計算,面額大小也合適。土豆就差一點,因為土豆大小不如雞蛋均勻,烹飪比雞蛋麻煩,疫情期間人們更需要高蛋白,雞蛋牛奶都比土豆好。
在委內瑞拉,泡麵曾經是物物交易時代最通用的貨幣。據說當年的委內瑞拉最通用的貨幣,主要是泡麵、美元和樂高積木。據說樂高積木成為貨幣,是因為那些限量版的以後都不會再生產,由於版權限制,別人也不能仿造,所以樂高積木也具備了貨幣屬性。
還有一種極好的優質貨幣,是壓縮餅幹。體積小,熱值高,營養極其全面,尤其是13戰災應急壓縮餅幹,裡面加了很多無機鹽、微量元素、多元維生素,如果你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只能吃一種食物還可以確保不會營養不均衡,壓縮餅幹是首選。遺憾的是這東西日常囤積的人太少了,若不是遇到食物供應鏈危機,人類寧可吃掛面、面包,也不願吃壓縮餅幹。但是在特殊年代,或者逃生旅途(比如烏克蘭難民),真的沒有比壓縮餅幹更方便的萬能食品。
現在最缺的是物資(這個詞,也是這幾天剛流行的,上個月的上海人絕不會用「物資」來指代白菜青菜衞生紙)。成功人士的標志,就是把銀行卡裡的錢變成自己家裡的物資。
搶物資很難,即便用筋膜槍幫忙也不容易搶到。但是資深程序員會給你講解訣竅:
你認識到這一點後,就可以實際操作:只選一樣可以當硬通貨的物品,一次大量下單。只要搶到一樣,就可以和小區裡的鄰居們物物交換,購買你所需要的各種其他物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