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对抗中共新战略美构建“小多边”联防体系(多图)
 
亓乐义--军事评论员
美国总统拜登于 2024 年 4 月 11 日在华盛顿特区白宫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和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左)举行三边会议。(Photo by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历史会记住美东时间4月10日和11日。美日首脑峰会达成双方《安保条约》最重要的升级;美日菲首次三边峰会为形成一个“小多边”的联防体系打下基础。由此,美国岛链战略出现新的面貌,为遏制中共胁迫性扩张跨出历史性的一步。 增强美日联合作战体制 应该说,这次美日峰会的成果,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2023年1月访美,与拜登(Joseph Biden)总统在白宫会谈时已做好铺垫。当时,双方就同盟关系提升到新阶段达成一致,目的是美日作战体系合为一体,共同提高遏制力,或说共同强化“一体化威慑”(Integrated Deterrence)能力。这是美国《国防战略》的核心概念,需要盟友之间加强各自能力的同时,协力增进集体力量。 不论从实力和现实上说,日本是美国“一体化威慑”战略第一个向外推广与协作的国家,其内容比原有的美日安保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日本做好相应准备,岸田政府2022年底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安全保障文件,首次提出拥有以自卫为目的、摧毁他国疆域内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承诺将防卫预算提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与北约(NATO)成员国相当。 有了这些基础,这次美日峰会的重点是增强双方的联合作战体制,即调整日本自卫队和驻日美军的指挥与控制机制。《共同社》称,2024年度末,一个统一指挥陆海空三个自卫队,以及太空和网路等安全保障新领域在内的“统合作战司令部”将正式启动。为配合此一转变,美方将强化驻日美军司令部体制,包括提高驻日美军司令的级别从中将升格为上将。 目前驻日美军指挥以及与自卫队的协调由美国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负责,美方考虑把制定联合训练计划的功能、作战部队的部分指挥权赋予驻日美军司令部,并明确美日双方对等官员方案。为了使日本拥有“战斧”巡航导弹作为反击能力,美国将在训练方面提供合作。除高超音速武器对策之外,在防卫武器装备的联合开发方面,也敦促包括民间企业在内、日本防卫省与美国国防部进行磋商 随著日本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美日强化新的联合作战体制刻不容缓。双方同意就指挥和控制框架的调整达成一致,尽快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提升美日同盟的信息收集与警戒监视能力。调整的详细内容,预计最快5月底决定。 日本担负更多防卫责任 另外,拜登总统在联合声明中重申,美国毫不动摇地依照条约第五条保卫日本,并使用全方位能力,包括核武能力。这种声明第一次出现。岸田首相也重申日本毫不动摇地从根本上加强自身防卫能力和作用。由此,日本将担负更多更广泛的防卫责任,一举摆脱“专守防卫”的原则。 《解放军报》接连几天发表文章,对美日安保转向提出高度警惕。共军一位退役将领指出,《美日安保条约》出现重大升级,将带来3个影响。一、日本自卫队借此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协调三军联合作战或行动,并与驻日美军司令部对接。美军印太司令部还建议,组建一支美日联合特遣部队。 二、将完善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指挥体系。驻日美军有5.4万人,比驻韩美军2.85万人多近一倍。韩国军队由驻韩美军统一指挥,作战行动效率高,而驻日美军与日本自卫队之间没有常态化指挥关系。双方经由这次安保条约的升级,很有可能设立常态化的联合指挥部,两者合一,起到1+1>2的效果。 三、美军主力逐渐撤到更安全的第二和第三岛链,日本自卫队积极主动取代驻第一岛链美军,站在反制中共国的第一线,扮演主要角色。比如,日本自卫队正在琉球群岛扩大驻防,建设诸多可攻击中国大陆的战斧巡航导弹阵地,组建类似海军陆战队的机动水警团。一旦台湾有事,日本先于美军出动,甚至独自与中共国打代理人战争。 这里需要说明,本文没有特别区分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是因为美国把岛链看成一个整体。美国的“一体化威慑”战略有5个层面,在全球战区一体化方面,强调打破美国各战区的地理界限,加强作战力量动态部署和一体运用,达到全球一体化作战的威慑效应。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同属一个战区,更有理由和条件整合为一,但分工有别。 美日菲“小多边”联防 拜登总统、岸田首相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的首次三国首脑会谈,是美国岛链战略升级并促成三边联防的一大亮点。马科斯2023年2月访问日本已埋下伏笔。当时菲律宾陆军司令布劳纳(Romeo Brawner)宣称,随著中共在南海的行动愈发强硬,菲律宾军方已将任务重点从国内安全转向领土防御,即从打击国内叛乱分子和共党分子转到应对外敌。菲律宾的防务转型,说明美日菲三边联防共同应对中共威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刻都来得紧迫。 冷战时期,乃至于今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国以双边为主,有5个同盟国:美国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没有建立像北约一样的多边安全体系。为应对中共的威胁,美国开始组建“小多边”的安全体系。美日菲三边联防正在为美国的岛链战略重新塑造新的面貌。迹象显示,菲律宾与日本即将签署《互惠准入协定》(RAA),允许两国部队在对方国家进行训练和演习。美日菲三国也一致同意扩大自卫队与美菲两军的海上联合训练。 “小多边”的联防体系打破传统的双边和多边模式,扩大并深化美国与盟国间的安全架构。《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去年6月报导称,“小多边主义”(Minilateralism)是美国期待以小型国家集团的方式,解决共同的安全问题。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日本项目主席沃德(Robert Ward)受访时说,随著华盛顿加倍重视地区联盟和伙伴关系,向小型国际集团的转变越来越明显。这些团体通常有特定的战略目标,有时还包括重叠的国防、地缘经济和经济安全等因素,“它们提供的战略灵活性往往高于规模更大、更正规的组织”。 除此,“小多边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在这些国家之间建立信任,从而进一步加强地缘政治观点不同的国家能够开展合作。当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能够协调合作时,华盛顿可以减轻一些负担,同时确保“小多边”成员之间不会相互矛盾。 堵住巴士海峡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高级研究员威尔金斯(Thomas Wilkins)指出,这些举动是美国特意设计的一部分,目的是将其盟友,有时是合作伙伴“网路化”,组成一个共同阵线,遏制挑战,以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愿景。 他表示,华盛顿最初在该地区建立双边联盟体系时,放弃建立“亚洲北约”的选择。如今以网路化的方式整合盟友与合作伙伴,是为了适应该地区出现新的形势,特别是在地区力量平衡向中共国倾斜的情况下,而采取的相应做法。
美国陆军新型“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发射装置4月初运抵菲律宾北部用于美菲演习,首次出现印太地区并部署在第一岛链。(U.S.Indo-Pacific Command@INDOPACOM/RFA)
报导指出,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欧巴马(Barack Obama)总统2011年提出的“转向亚洲”(Asia pivot)战略,也就是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共的挑战加剧所引发的。分析人士认为,华盛顿接受这种“小多边”的新型合作,是承认该地区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和复杂性,因此不太可能在印太地区形成类似北约的多边安全体系。 眼下已经看到美日菲三边联防所带来的初期效应。美国网站《海军新闻》(Naval News)4月15日报导,美国陆军新型“堤丰”(Typhon)中程导弹系统发射装置4月初运抵菲律宾北部,参加美菲地面部队“盾牌”2024(Salaknib)双边演习,这是该系统首次出现印太地区并部署在第一岛链,快于外界预期。 “堤丰”系统搭载美军“标准6”(SM-6)型防空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火力覆盖整个吕宋海峡,还能打击中国海岸以及军队在南海的多个基地,目的是强化菲律宾的海上防御能力,加强美菲联盟的相互操作性和战备状态。如果该系统完成常态化部署,将堵住中共海军通过巴士海峡前出西太平洋的通道,并对军队在南海活动造成极大牵制。 封堵冲绳与宫古间通道 在东海方面,3月底日本防卫省在冲绳本岛成立首个地对舰导弹连队,配备“12式陆基反舰导弹”,并联合已部署在宫古岛的导弹部队,监视中共舰船频繁通过冲绳与宫古之间的海峡。12式反舰导弹射程200公里,日本将从2025年度起,部署能用于攻击敌方疆域内延长射程的12式改良型导弹。如此一来,中共海军穿越冲绳与宫古之间的海峡前出西太平洋的通道也被日方封堵。 可以说,美日菲三国形成的“小多边”联防体系,对中共起到明显的抵近威慑作用。这也有利于把中共海军限制在第一岛链和南海海区的半封闭海域之内,而无法兼顾在外线的海上战略通道,这对中国的安全形势影响极大。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纽约法轮功盛大游行 纪念4.25上访25周年(多图/视频) 2024/4/22 (19,928次)
中国知名学者爆料:危机不断 中共国没救了(图/视频) 2024/4/22 (205,514次)
大疫中密集死亡者特点 一个前公安局长的忏悔 2024/4/22 (28,654次)
习近平的另一条绞索:美国调查中共高层资产(图) 2024/4/22 (31,274次)
中共害的!斯里兰卡没钱买燃油 用茶叶还债(图 ) 2024/4/22 (80,824次)
“谢锋无耻!”中共大使哈佛演讲 三次遭学生抗议打断 2024/4/22 (15,784次)
张玉凤驳斥和毛的传闻 应追究喉舌造假 2024/4/21 (60,074次)
亲信遭遇严刑峻罚,王岐山何时平安著陆 2024/4/21 (51,155次)
两个老男人 一场拖棚戏 中共将进攻金门马祖?(视频) 2024/4/21 (33,234次)
 
大陆1500万直播主绝望崩溃  98%主播温饱或成问题| #人民报
大陆1500万直播主绝望崩溃 98%主播温饱或成问题| #人民报
电器如大白菜一样便宜   广交会上出口商绝望!史诗级跑路
电器如大白菜一样便宜 广交会上出口商绝望!史诗级跑路
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中国金融界大降薪?房地产业毁灭前兆;
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中国金融界大降薪?房地产业毁灭前兆;
上海大萧条景象 城市超市全部关停!疫情延烧中国 多地医院爆满丧事多!
上海大萧条景象 城市超市全部关停!疫情延烧中国 多地医院爆满丧事多!
习近平欲在三中全会上追责江泽民?中共准备发动台海战争?!
习近平欲在三中全会上追责江泽民?中共准备发动台海战争?!
小米上市隔日现疯狂退订潮!汽车播主揭底称险被“骗”!
小米上市隔日现疯狂退订潮!汽车播主揭底称险被“骗”!
 
广东多地闹水灾 英德市大量民宅成为水下迷宫(多图/视频) 2024/4/22 (82,539次)
中共害的!斯里兰卡没钱买燃油 用茶叶还债(图 ) 2024/4/22 (80,824次)
张玉凤驳斥和毛的传闻 应追究喉舌造假 2024/4/21 (60,074次)
亲信遭遇严刑峻罚,王岐山何时平安著陆 2024/4/21 (51,155次)
两个老男人 一场拖棚戏 中共将进攻金门马祖?(视频) 2024/4/21 (33,234次)
中共大使谢锋哈佛演讲遇抗议被骂:中共骗子无耻(图/视频) 2024/4/21 (37,444次)
美国众议院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图) 2024/4/21 (33,902次)
美国众议院通过“脱离或禁止法案”(TikTok 法案) 2024/4/21 (30,250次)
贵州突降特大冰雹 广东遭遇强降雨成灾(图/视频) 2024/4/21 (80,400次)

川普首次表态:乌存亡很重要 CIA:缺美军援乌恐年底前战败 2024/4/20 (52,107次)
以伊两国互打已落幕 全球松了一口气 2024/4/20 (46,854次)
中国近一半主要城市正在下沉 北京天津最严重(图) 2024/4/19 (77,626次)
中共野心受挫!索罗门群岛亲中省长连任失败(图) 2024/4/19 (30,938次)
中国经济恶化 铁饭碗不铁 现黄金抢购潮(视频) 2024/4/18 (44,270次)
秘闻!习以亡国之君待马 马迫切献“降书”(图/视频) 2024/4/18 (195,140次)
前员工证实TikTok每2周向北京发送美用户信息(图) 2024/4/18 (33,964次)
美中想法差距大 董军喊“以和为贵”是空话(图) 2024/4/18 (49,114次)
卖房环球航行12年 这一家三口发生了什么变化(图) 2024/4/17 (55,352次)
战火之源?中共遭全球围堵 习无还手之力 2024/4/16 (37,712次)
美将曝光中共七常委财产 2024/4/16 (51,747次)
菲前总统亲共吃大亏 被挖出与北京签秘密协议 (图) 2024/4/16 (55,673次)
习见南美小国总统 大撒币让国人心寒 2024/4/16 (45,069次)
中国学者:俄罗斯在乌克兰肯定会失败(图) 2024/4/16 (57,729次)
错认太子 密信遭泄 李强与内阁关系现异常(视频) 2024/4/15 (32,959次)
另类政府杀人! 重庆一家上吊拆穿“经济光明论”(图) 2024/4/15 (76,617次)
卸包袱画大饼 党魁无奈面对政治塌方与垮台(多图) 2024/4/15 (64,081次)
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退 ——美国朝野对抗中共进入新阶段 2024/4/14 (38,938次)
蔡奇以中央办公厅名义发《通知》 习近平大怒? 2024/4/13 (213,093次)
数字会讲话 习的“经济光明论”变“精神大麻”(图) 2024/4/13 (41,094次)
马英九不要笑太早 小心重蹈李宗仁的悲剧 2024/4/12 (47,337次)
中共用AI在美挑拨离间 美制裁升级 中国芯片设备陷维修窘境(视频) 2024/4/12 (29,181次)
马习二会被嘲讽为“死亡之握” 2024/4/12 (46,243次)
解读李南央现象:“反共”成了幌子和招牌 2024/4/11 (46,425次)
蔡奇又现新职 习“驯忠”驯出一群太监(视频) 2024/4/11 (35,878次)
黑虫打脸专家 肿脸的是中共(多图/视频) 2024/4/11 (88,933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