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私看禁書成更多落馬官員罪名 透何信號(圖)
 
周曉輝
中共查禁書,年年忙不停。圖為資料照。(余鋼/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中共最高檢3月19日又曝出了一名因「涉嫌受賄」的落馬中層官員的消息。這名官員名叫董親學,正廳級,曾任遼寧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大連海洋大學書記、瀋陽音樂學院書記。從中共當局列出的罪名看,排列在首位的就是其不忠誠,「背棄初心使命,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而且「私藏、閱看有嚴重政治問題書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落馬官員中都有「私藏、閱看有嚴重政治問題書籍」,即閱讀中共禁書的罪名。 如今年1月被通報落馬的幾名官員皆有此罪名。中共官方稱貴州省貴陽市副市長林剛、山西省陽泉市副市長韓加政、重慶市民族宗教委書記李中武都「存在長期閱看有嚴重政治問題的電子書刊等問題」。 而此前落馬的中國金融界重量級人物、光大集團前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唐雙寧,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周清玉,浙江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朱從玖,湖南省長沙市委原常委、原常務副市長陳澤琿,北京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任張貴林等,在相關通報中都有「私藏、閱看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書刊」「私自攜帶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書刊入境並閱看」等類似表述。 中共口中的所謂「嚴重政治問題的書刊」應該是指那些包含有「反共、反習」和揭露中共黑幕等內容的書刊。去年6月張貴林落馬後,大紀元曾根據來自北京官二代楊祝(化名)的消息,披露其所「私藏、閱看」的書刊不僅包括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祕書鮑彤之子鮑朴創辦的出版社出版的若干涉及中共高層內幕的敏感書籍,還有經常發表揭露、抨擊中共文章的《新紀元》週刊。 楊祝表示,這樣的中共官員太多了,「(這類書)我們自己家裡都有的是。北京這邊我知道幾個做地下圖書的,包括《新紀元》週刊、《大紀元時報》他們都能弄過來,拆封弄過來,都有專門渠道去弄。」他還說,過去中共黨內對這種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都是自己在家看,不讓人發現,這種事在人們生活裡頭非常普通,但現在管得特別嚴。 既然「大家都是自己在家看」,那這些官員獲此罪名最大的可能性是被身邊的知情者「打了小報告」或者被抄家時查獲。 眾多中共官員,包括「書記」看禁書,目的自然是了解中共高層內幕和動態,為了給自己和家人找後路。而了解了中共黑幕的官員們,在結合自身的經歷後,只能更加對中共不忠誠,並且大撈特撈,甚至加速向海外轉移資產。 幾年前,筆者就聽一個親戚說他認識的東北某司法局局長退休前,就讓妻兒帶著大筆錢財移民歐洲,在他退休後,也馬上跟隨妻兒的腳步遁了。無疑,身為司法局局長,是最知曉中共司法黑暗的,他的選擇既是為了逃避被抓,也是為了過上不用每天各種擔心的生活。 這些看禁書的官員昭示著中共最高層這麼些年來一再強調的「兩個確立」、「四個維護」,一再強調的「政治忠誠」,效用是有限的,印證了中共幾十年來通過宣傳、教育等對包括諸多官員在內的中國人的洗腦並未完全成功。 實際上,對於忠誠不忠誠的問題,北京當局並無太多的辦法,因為官員們可以把口號喊得震天響,可以把馬屁拍出花,但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是最高層無法真正觸及、也無法控制的,而且強制的忠誠終究是流於表面。 沒有太多辦法的北京高層只能加大威懾力度。2023年12月27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文公布。其中,在「政治紀律」中增寫對私自閱看、瀏覽、收聽有嚴重政治問題報刊、書籍、音像製品、電子讀物、網絡資料,情節嚴重行為的處分規定。這其實是在警告中共官員:閱讀禁書等就是不忠誠的表現,就會面臨著某種懲處。 中共內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訂和更多官員因為閱讀禁書被通報,透出的另外一個信號就是中南海最高層對於如何維持政權、如何讓官員們追隨自己,內心充滿了不安和不確定。而其這種加大懲治官員力度的做法,同樣效用有限,反而會讓很多官員躺平,得過且過,表面忠誠實則另有打算。 中共黨魁前些年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在文革時看過許多禁書,這是不是很諷刺?同時這也是在告訴民眾:曾經被中共列為禁書的書籍,如今早已經可以公開出版售賣,那當這段歷史走過,現在那些「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書刊」是不是也同樣可以大大方方在書店出售並受到廣泛的歡迎呢?誰又能說那一天不會到來?△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一名澳洲人因試圖為中共影響莫里森政府被判入獄 2024/3/1 (29,970次)
波士頓中國留學生威脅民主活動人士被判有罪 2024/1/26 (45,220次)
四波反習潮 中共黨魁權威漸失 中國出現新動向 2024/1/26 (193,728次)
全國都想造反 政治局民主生活會釋信號(圖) 2023/12/24 (37,663次)
拒偽造案件 升官得福報 2023/12/6 (62,393次)
印度退將:解放軍面臨六大新無能 或導致垮臺(圖) 2023/12/5 (37,890次)
黨爭無底線 李克強表弟及其旗下人馬性命堪憂 2023/11/11 (170,377次)
臺灣共產黨主席收中共資助滲透遭起訴 中共操控選舉細節曝光(圖) 2023/10/4 (28,843次)
黑客「匿名者」攻入中共軍校網站 列習近平罪狀(圖) 2023/10/2 (32,777次)
 
東航321墜機事件真相為何?MU5735航班失事是意外還是人為?
東航321墜機事件真相為何?MU5735航班失事是意外還是人為?
車友怒了!比亞迪車質量差! 發動機抖動跟蹦迪似的 聲音轟鳴堪比拖拉機
車友怒了!比亞迪車質量差! 發動機抖動跟蹦迪似的 聲音轟鳴堪比拖拉機
中國多地停辦護照!「潤」潮不減!陸出國中介:全世界都在拋棄我們
中國多地停辦護照!「潤」潮不減!陸出國中介:全世界都在拋棄我們
安洵文件暴露中國黑客如何與中共打交道;又忽悠了全世界?!
安洵文件暴露中國黑客如何與中共打交道;又忽悠了全世界?!
經濟大蕭條已從北京開始!北京百業蕭條!商舖倒閉!到處都是失業的年輕人
經濟大蕭條已從北京開始!北京百業蕭條!商舖倒閉!到處都是失業的年輕人
網友炸鍋啦!李強:老年金漲「20元」,官媒口徑一致大力吹捧;
網友炸鍋啦!李強:老年金漲「20元」,官媒口徑一致大力吹捧;
 
三件大事 中南海驚魂未定(視頻) 2024/3/23 (58,613次)
上海真歇菜了(圖) 2024/3/23 (96,937次)
他今生恐水 源於前世所在潛艇被擊沉(圖) 2024/3/23 (62,133次)
熱傳視頻:「科技食品」遙遙領先 禍根就在黨中央(圖/視頻) 2024/3/23 (42,043次)
因為一個舉手之勞 他神奇的躲過了燕郊大爆炸(視頻) 2024/3/23 (72,841次)
黑客與中共的黑幕交易(視頻) 2024/3/21 (31,854次)
最新報告指趙安吉酒駕落水身亡 但浮現更多疑點(圖) 2024/3/21 (29,456次)
香港通過惡法 黨魁被罵「習黑幫」將被審判(圖/視頻) 2024/3/21 (37,173次)
官媒吹捧「20元」惹網炸 高官每年花公幣10億(視頻) 2024/3/20 (33,373次)

命不久?習露出驚悚的痛苦表情(圖) 2024/3/20 (44,442次)
龍年災禍不斷 網友熱議:這是王朝最後一年?(多圖) 2024/3/20 (90,729次)
女記者怒衝主席臺劇情大轉場 江澤民內侄爆醜聞(圖) 2024/3/20 (79,244次)
23條通過 香港媒體人嘆:風險加大 紅線模糊(圖) 2024/3/20 (27,976次)
美國會九劍齊發 拜登川普競相表現誰對中共更強硬(圖) 2024/3/20 (186,187次)
對習不滿?火箭軍有人炫耀「鎮壓六四勳章」 2024/3/20 (72,521次)
六次兩會進京「維穩」 內蒙公安副局長跟黨走猝死 2024/3/19 (180,212次)
院士田偉家中搜出現金近4億 美國還有兩套別墅 2024/3/19 (211,271次)
不由得不信!比利時女童記得前世是藥劑師(圖) 2024/3/19 (59,708次)
學者分析王滬寧出爐的對臺新政策:內統 2024/3/18 (47,481次)
讓江澤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2024/3/18 (202,766次)
致蕭茗的信 2024/3/18 (114,872次)
「709大抓捕」為何會發生?(圖) 2024/3/17 (123,307次)
中共為何怕千年前的包公(圖/視頻) 2024/3/17 (51,164次)
張扣扣為母報仇案 2024/3/17 (117,681次)
中共一神祕機構權力超大 眾多頭目離奇死亡 2024/3/17 (150,182次)
TikTok 在美國要被禁,中共為何要跳出來「維護」(圖) 2024/3/17 (49,407次)
美國潛艦艦隊有多強?(視頻) 2024/3/16 (43,027次)
外商用行動告訴習近平:到底誰離不開誰?(圖) 2024/3/16 (65,261次)
中國富豪加速潤海外 娃哈哈與農夫山泉再陷風波(視頻) 2024/3/15 (46,827次)
美國務卿錯會中共統戰部長 監委會將展開政府範圍調查(圖) 2024/3/15 (48,409次)
公安局長被炸死?當局連夜清理燕郊爆炸現場(視頻) 2024/3/15 (156,618次)
九大疑點 趙安吉離奇身亡(視頻) 2024/3/14 (45,612次)
三大獨裁者都患病?青龍年中國將發生大轉變 2024/3/14 (81,142次)
能潤快潤 黨魁帶著中共國撞向冰山(圖) 2024/3/13 (63,238次)
神祕賒刀人「沒有預言」引共振(視頻) 2024/3/13 (53,55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