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在中国的经历,让我从未幻想中共政权能褪去红色基因。(美国之音) |
【人民报消息】中国在2024年「两会」期间宣布取消人大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结束了这个延续30余年的传统。这项举动被广泛视为中国政治透明和民主化倒退的最新例证,也再次令曾经以为中共会慢慢褪去自己的红色基因的人们感到震惊和唏嘘。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政治走向始终存在争议。一些观察家曾经相信,随著中国开始跟世界做生意,经济的自由化会带来政治的自由化。而另一些观察人士则从头到尾都不相信中共会朝著自由化的方向发展,美籍华文作家韩秀便是其中一位。她在接受美国之音的专访时表示,她在中国的经历让她对中共政权从未抱持幻想。
韩秀(Teresa Buczacki)194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她的父亲韩恩(Willie Hanen)是一位美国人,曾于1943年至1945年担任美国驻重庆的外交武官,参与协助中国抗日。韩秀的母亲是一位中国人,她在重庆时结识了韩恩,随后跟随他来到美国纽约,在那里生下了他们的女儿韩秀。
1948年,两岁的韩秀被母亲从纽约送回战火的中国,交由外婆抚养。从此,这个美国女孩开始了她在红色中国的三十年流浪。
混血的长相、特殊的出身,这些让年轻的韩秀成为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的「靶子」:在1954年北京市的反美游行中,韩秀被老师放在一个圆圈里,和美国国旗以及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画像一起焚烧;1964年,成绩优异的韩秀被剥夺上大学的机会。教导主任要求她写声明和父亲划清界线。拒绝照做的韩秀被发往山西农村,开始了三年下乡生活;1967年,文革闹剧逼近山西,韩秀被迫逃往新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里度过了「如在阴沟里」的九年,也在那里目睹了兵团对当地维吾尔人的迫害。
「中国(中共)政府不断地重复他们从前的手段, 它不断地重复它的错误,」韩秀在与美国之音谈及过往经历时说,「我走过来,亲眼看见那么多事情,我怎么还会对这样的一个政权抱持幻想?!”」
美中建交谈判之际,美方要求中国(中共)返还中共建政以后滞留在中国的美国人,而中方曾一度否认这些人的存在。
「其实我是美国公民,这点中国(中共)政府上上下下都知道。」韩秀对美国之音说,「王炳南(曾任美中谈判中方代表)是我们的邻居。他在华沙谈判里一本正经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一个美国公民都没有。他的邻居那小孩就是!而且他见过我的美国护照。”
为了戳穿北京的谎言,更为了能回家,韩秀在1976年只身勇闯美国在北京设立的联络处(美联处)。她在美国之音的访谈中详细分享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对我来讲,那是生死搏斗。我就一个人对抗这么大的一个专制体制,然后想从这里头冲出去回家,谈何容易。」韩秀说。
在韩秀的坚持和美国政府的努力下,1978年1月,韩秀终于回到美国,成为1949年后滞留中国大陆的美国公民里回到美国的第一人。在随后的两三年里,陆续又有300多名滞留在红色中国的美国人返回故土。
回到美国的韩秀任教于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80年代,她随美国外交官丈夫外驻台北、北京等地,并在此期间成为了作家。
美中关系在那段时间里虽有起伏,但整体向好,甚至拥有了数段「蜜月期」。美国社会在中国问题上形成主流观点:同中国(中共)交往能最终改变中国(中共)的政治体制。韩秀回忆说,那时候要说服身边的美国人不要对中共抱持幻想,很难。
她对美国之音说,「他们得自己到北京去,北京的现实就教育了他们。不就是美国外交官还有我们的新闻记者啊什么的,都是中共自己给了他们最切实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共产党。”
近年来,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明显转向,中共自身在政治上的倒退更加速了美国社会对中共认知的转变。不过,美国政策届对于如何和中国(中共)打交道依然存在争议,从“接触政策”到“脱钩断炼”再到“去风险”,美国在辩论中探索著最佳方案。
年逾古稀的韩秀近年来热衷写西方艺术家传记,建树丰富。她说,与其守著旧日伤痛,不如去拥抱真正的美与自由。回忆起在中国的冷暖时光,她说,「人间致冷是政府给我的,人间致暖是老百姓给我的,这是截然不同的。我从来不把中国跟中国(中共)政府等同起来。而且不只是政府,更重要的是,它那个政党在那里。”△
(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