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梁恭辰的《勸戒錄》。(圖)
【人民報消息】善有善報,自古不虛。清朝浙江仁和縣(今杭州市)有一位汪先生,世代經營鹽業,家道殷實。一天,汪先生的兒子大婚,賓客雲集,好不熱鬧。三更時分,賓客全部散去,汪家閉門準備休息。在休息前,主人拿著燈籠四處查看火燭熄滅,以防止發生火災。 查到二進堂屋的廂房時,主人聽見門口的大板凳下有悉索的聲音,搬開一看,有個人正藏在裡邊。借著燈火仔細觀瞧,原來是茶司。杭州當地的風俗是,在辦紅白之事時,都僱傭茶廂負責茶水事宜,四人一組,茶具等都是他們帶來的,他們還可以賣酒。 被發現的茶司惶恐不安,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汪家人將他捆綁起來,打算明日送到官府處置。汪先生卻說:「不能這樣做。他不過是因為貧窮的緣故,偶爾見識短淺,如果送官,他就終身難以做人了。」茶司聽罷,只是不停的叩頭,默無一言。 汪先生又對茶司說:「如果天亮再放你回去,眾人都會看見,你也難以見人。我現在就放你回去,再給你一千文錢,但你將來斷不可再重蹈覆轍。這樣的事情可以做一次,但不能做第二次,況且未必人人都會像我這樣。」茶司感動的流下眼淚,並發誓以後絕不再犯。 於是,汪先生給了茶司一千文錢,讓他盡快回家,同時囑咐家人不要對外人透露此事。 又過了幾年,汪先生的兒媳婦生了孩子,冬天住在樓上,用銅火爐烘烤小孩的衣服。不料因為炭火太旺,銅被燒化,燒穿了樓板,落在了堂屋裡。一家人都在熟睡,沒有人發現此事。 正巧此事之前被放走的茶司在別人家參加宴席回來,途經汪宅,見大門沒有關閉,而且不見一人,也不見燈火,不知道為甚麼。他於是大聲呼叫看門人詢問,被叫醒的看門人也一臉茫然,不知為何忘了鎖門。 茶司道:「如今夜靜更深,恐怕有小人藏匿在家中,還是去看看為好。」他隨即與看門人持著燈籠到各處查看,到第二進堂屋時,發現地上的炭火燒的正旺。抬頭一看,樓板還紅著,心知不妙,便急忙大聲呼喊。汪家人都被驚醒,一起把火撲滅。 事後,汪先生詳細問明了事情的原委,不禁驚嘆:看門人忘記關門,茶司恰巧路過,如果沒有鬼神的指引,怎麼能不先不後如此巧合呢?這真是一念之善,一事之厚,福及全家。由此延伸,天道就在其中了。此事記錄在清朝梁恭辰所著的《勸戒錄》中。 △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