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蘇州和深圳發生的攻擊日本人事件仍餘波未定,「十一」期間,日本卻成爲中國遊客的首選之地。中國民衆這種鮮明反差舉動的背後,究竟反映了怎樣的社會心態?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近年來,中共官方的仇恨教育引發了民間反日情緒高漲,蘇州和深圳先後發生兩起刺傷日本兒童事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十一長假期間,日本卻成爲了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根據東京Intersect Communications公司統計數據,今年中國「十一」假期前夕,大約53.1%的受訪中國遊客選擇了日本作爲出境遊首選,尤其是東京和大阪等城市備受青睞。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的數據顯示,2024年8月,訪日外國遊客數量較2019年增長16.4%,達到了2,933,000人。其中,中國遊客數量最多,爲745,800人;緊隨其後的是韓國、臺灣、香港以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遊客。港澳臺在內的華人羣體佔據了到訪日本外國遊客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是該公司於9月通過微信問卷,對556名年齡在10至60歲以上的中國受訪者進行的調查。 公開仇日暗中赴日 江蘇網民王先生在10月4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在中共當局的高壓環境下,許多人過著「兩面人」的生活:「有些人像司馬南,反美是工作,到美國是生活。很多人表面上高喊反美反日,實際行動卻背道而馳,比如把孩子送到美國求學。」他補充道,中國人可以公開批評美國和日本,卻不敢批評自己的政府:「批評外國政府更安全,這已經成了一些人的工作,甚至是吸引流量的手段,特別是在網路帶貨、宣傳愛國主義的背景下。」 儘管如此,中共駐日使館近日提醒前往日本旅遊或留學的中國公民要增強安全意識,強調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加強自我保護尤爲重要。 安徽網民吳先生則表示,日本的家電、服裝和食品對中國人有很大吸引力,網上鼓吹仇日情緒的人畢竟是少數:「日本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上一直受歡迎,包括小商品、電子產品、手機等。許多商人和政客對這些市場趨勢看得很清楚。」 這種矛盾的現象揭示了中日關係的複雜性:一方面,中國國內部分人士對歷史問題耿耿於懷;另一方面,兩國間的人文交流與經濟合作卻依然密切。如何平衡這些因素,將是未來中日關係發展面臨的挑戰。 中國赴日留學人數激增 據「日本物語」消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選擇赴日留學。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調查,截至2023年5月,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已達到約11.5萬人,較前一年增長了11%。一位資深記者指出:「十年前,赴日留學的中國高中生還不到百人,現在這個數字已翻了十倍。這種趨勢不僅蔓延至日本全國,甚至一些日本高中也開始主動邀請中國學生前來就讀。」 山西太原的王姓教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的許多朋友去日本旅遊實際上是在爲孩子的留學做準備:「相較於美國,去日本更容易,文化和經濟成本都更低。而且日本的福利制度很好,教育質量也高。那些表面上仇日的人其實並不瞭解,政府甚至有意在傳播這種思想。」 日本東大在校生每十人有一個中國人 近日,日本第一學府東京大學公布了外國留學生的最新統計數據。結果顯示,中國留學生人數達到3396人,佔外國留學生總數的66.5%。 據日本媒體引述東京大學內部人士的說法,截至2024年5月,東大本科生人數約爲1.4萬人,研究生約爲1.35萬人,總在校生人數約爲2.75萬人,中國留學生佔東大全體學生人數的12%以上。由於一些畢業於日本高中的中國學生並未計入留學生名額,實際人數可能更高。換言之,東大的每10個學生中就有1個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