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過山車,一路震盪下滑。(人民報製圖)
【人民報消息】(記者岳小強報導)中國經濟增長動能消失,蕭條景象全世界肉眼可見。在撞了南牆之後,習近平一夜間來了一個180度轉彎。9月底,中共一週內密集拋出系列經濟刺激措施,放任央行狂印鈔票救市,股市像打了雞血一般,創下自2008年以來最大單週漲幅。然而,這一系列舉措可能帶來的後遺症卻讓人不得不擔憂。 中共的刺激經濟措施包括中共央行公布的降準、降息和降存量房貸利率,向投資者、回購股票的企業和機構提供貸款,以及政治局會議上承諾推出規模尚不明確的「財政」舉措。更具體的是,路透社報導,中共財政部計劃發行2萬億元人民幣的特別主權債券,用以刺激經濟。 中南海「最後一搏」 在這波政策轉折的背後,是中國經濟形勢的日益惡化。中國最新的9月官方和財新的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顯示,需求持續收縮,工業和製造業的表現不容樂觀。8月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下降17.8%,這一數據顯示出經濟急劇下滑的趨勢,讓外界對於中國經濟未來可能崩盤的擔憂進一步加劇。 根據牆內自媒體「嬉笑創客」的分析,中共最近政策的核心依舊是「槓桿、平衡、免責」。直到經濟數據一再擊穿預期,各地財政收入告急,地方債務無法償還,才讓最高層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最終決定採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 文章進一步分析道,是數件大事推動習近平作出政策轉折。首先,財政收入的持續下滑,部分地區工資無法按時發放,債務問題也難以解決,這些通過逐層向上反饋的情況構成了最重要的數據信息來源。再者,習近平近期在甘肅、陝西的考察,這些地區受外資撤離和財政疲弱的影響極大,習近平在地方的實地考察,無疑是最直接的感受。 此外,內部的反饋也不可忽視,當局內部已經到了難以支付基礎薪資的程度,這些壓力讓下級官員不再避諱問題,而是將困境如實反映到上層。同時,外部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外資機構的密集撤離。更有甚者,湖南財政廳長劉文傑的墜樓事件、外國人遭遇的多次襲擊事件,這些都觸及了中共對社會穩定的敏感底線,促使政策不得不發生改變。 病急亂投醫 在面對這些內外壓力下,中共選擇了「病急亂投醫」的方式進行短期刺激,試圖以迅速的政策來應對已經惡化的經濟形勢。多位學者指出,這波強行救市政策或許能短期內製造市場繁榮的假象,但長遠來看卻隱患重重。 「財經數據庫」的推主在X平臺上指出,中共當局現在完全放棄了自我約束,「放飛自我」般地印鈔來救股市、救樓市和救財政,這樣的舉動只會帶來通貨膨脹和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最終可能讓中國的經濟步向「津巴布韋化」。這名推主還警告說,「別無他法!能出國的拚死出去,買美元買黃金,囤糧,準備迎接最寒冷、最漫長的冬天。」 旅居加拿大的學者顏純鉤進一步指出,中共此次「全方位刺激」展示出了一種「病急亂投醫」的焦躁感。中國經濟的問題不是短期政策可以解決的,其根源是深層次的體制性因素。國進民退、中美交惡、人口老化、供應鏈外移、思想封閉等問題,嚴重限制了中國經濟的活力。這些結構性問題,導致私人投資受阻,地方政府對百姓的徵稅和勒索,最終讓官民關係惡化,社會分裂,失業率上升,經濟持續低迷。 顏純鉤認為,沒有內政和外交的總方針調整,僅靠經濟刺激是無法解決中國目前面臨的根本性問題的。政府傾巢而出的結果,不僅造成了財政資源的進一步消耗,還讓民眾看清了中共的無能和焦慮。如果這一波政策失效,後果將不堪設想,因為習近平已經幾乎沒有其它有效的策略了。 最後一根稻草 中共這次政策大轉彎的另一個重要背景是西方各國對中國的態度日趨強硬。習近平最近密集會見外國政要,顯示出對外資撤離和國際壓力的擔憂。 時事評論員黃世澤在自由亞洲撰文指出,真正壓垮中國經濟的稻草是中共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誤。過去,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讓中國得以利用西方的技術和資本崛起,但習近平的強硬外交卻讓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這才是導致中國經濟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中國的崛起依賴於西方的資本和技術,缺乏自身的創新能力。一旦失去出口市場和技術支持,中國將陷入難以擺脫的困境。隨著美國通過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法案,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若繼續挑釁西方甚至引發戰爭,後果只會是自我毀滅。中國經濟困境的根源在於習近平的政治決策,若不解決這些根本性問題,所謂的振興措施只能是最後的徒勞之舉。 「頭撞南牆」之後的180度轉彎,是否真的能避免經濟的崩盤,或者僅僅是迴光返照?這將是中國接下來最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