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沃斯和2024選舉大年看世界風向
陳奎德 李恆青
2024年1月2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1. 2024達沃斯一瞥
亂世中的全球精英峯會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Forum de Davos)是一個聚集全球工商、政治、學術、媒體等領域的領袖人物的一個非贏利組織,今年2024 年的年會於1 月 15 日開幕,歷時5天,來自約六十個國家首腦和跨國公司的領導人舉行會議,討論地緣政治、全球經濟等重大問題。
2024年,舉世滔滔,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經濟放緩利率上升,區域戰爭烽煙四起:烏克蘭戰爭、加沙戰爭、紅海緊張局勢,此起彼伏。
今年到會的一些重要人物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此前兩次通過視頻會議參加達沃斯論壇 ,本次是他首次來到這裏。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2018年當選幾個月後曾經出現,本次第二次參加峯會。
出席峯會的還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他是自2017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達沃斯以來的中方最高級別官員,還有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引人注目的阿根廷新當選總統米萊,以及卡塔爾、黎巴嫩和約旦總理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等美國高級官員也出現在論壇上。
出席會議的還有沙特阿拉伯代表團,由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率領。川普的女婿賈裏德·庫什納也應邀出席。
今年達沃斯論壇聲稱的主題是重建信任,在地緣政治挑戰、氣候挑戰和技術挑戰面前恢復信任。這意味着要應對地緣政治危機、創造就業和增長、利用人工智能以及制定和思考長期的戰略。
但據我們的觀察,全世界目前的核心關注——美中緊張關係、加沙戰爭、人工智能和烏克蘭的未來——這些緊迫的問題,實際上達沃斯一個也解決不了。
李強浮誇講話 達沃斯一笑置之
1月16日上午,中共總理李強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上發表了演講。他大力吹噓中國經濟的表現,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在5.2%左右,超過官方5%的目標。他並稱“中(共)國是最值得信任的”。
事實上,國際社會普遍不看好中國的經濟,李強此番言論立即被輿論質疑和嘲笑。
美國對沖基金海曼資本管理創辦人凱爾‧巴斯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指,“中國經濟經歷了房地產崩盤、銀行危機、青年失業率飆升超過20%,以及全球資本從中國撤出······”他形容,李強是說謊的木偶人匹諾曹。
根據榮鼎集團去年12月公佈一份對中國經濟的報告指,中國2023年經濟實際增長率約爲1.5%。榮鼎集團還認爲,2022年中國的經濟也水分很大,實際增長只有0~2%。
全球知名的獨立研究機構TS Lombard認爲,2023年中國GDP實際增長率“可能低至3.6%”。
2. 二戰後幾度潮流起伏
但是,達沃斯論壇仍然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我們最爲關注的,是宏觀走向, 從這次達沃斯看,從今年作爲全球性的選舉大年看,世界潮流的起伏漲落的鐘擺效應,即全球大潮方向,目前的政治鐘擺擺向何方?
要回答這一問題,不能不回溯一下二戰後世界鐘擺的幾次來回擺動。
二戰之後,逐漸建立起來的世界秩序,是美國主導的,賦有自由主義色彩,以聯合國憲章爲代表。聯合國創始時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美、英、法、蘇聯、中華民國,僅有蘇聯一國是共產國家,它無能主導大局。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可稱自由憲章,沒有絲毫共產主義色彩。
由於冷戰興起,兩大陣營的劃然二分,蘇聯領導的共產陣營特別是紅色中國的出現,社會主義、民族獨立、非殖民化等浪潮興起,世界潮流向左傾斜,中國的文革與歐美社會以政治正確(PC) 爲標誌的左翼運動是其重要象徵,至1968年臻於頂峯。時爲社會主義的上升階段。
但上世紀70年代之後,潮流向右擺動,里根—撒切爾保守主義興起,1974—1991年的第三波民主化出現,及至1989年中國的天安門民主運動及前蘇聯與東歐國家組成的社會主義陣營解體,第一次冷戰結束。自由民主獲得史詩式勝利,自由的潮流臻於巔峯。
雖然中國1989年民主運動遭致血腥鎮壓,然而北京在經濟上仍無力脫離改開式列寧主義市場導向。冷戰之後全球化的經濟飆升以及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使中國獲得紅利,經濟起飛,政權實力增強。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及當年北京奧運會,加劇了這種不問價值的混沌全球化趨勢。不久中國即上升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共仍堅守並擴張其壟斷性權力,從而開始對二戰後國際秩序構成重大挑戰與威脅。
面對威脅,從2018年或稍早,自美國開始,反擊共產中國崛起和擴張的潮流湧起。西方國家大幅度改變政治方向,中共成了主流國際社會的頭號敵人。多年來的淡化意識形態很快轉向了價值觀壁壘分明的對峙與競爭。雖然俄國於2022年2月發動了侵烏戰爭,成了西方世界最緊迫的敵手,但因俄國國勢的衰落,從基本態勢看,共產中國仍然是既有實力也有意願改變主流世界秩序的國家,是潛在的第一號世界公敵。而且,從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雖然雙方在很多方面政見不同,但對中國的政策,從貿易制裁、脫鉤、禁華爲、援臺灣 到聯結盟邦、印太戰略、民主同盟等等,是基本一致的,是有連續性的,而且,它也獲得了世界性的共識。雖然俄烏戰爭、哈以戰爭對此有所幹擾,但大趨勢最終還是會強化兩極陣營式的國際格局。這構成了當下的潮流。
而這次達沃斯論壇以及2024年這個前所未有選舉大年,爲我們提供了觀察或預測潮流的可能。
3. 醍醐灌頂 阿根廷總統達沃斯演講
對比中共總理李強無人答理的自言自語,這次達沃斯論壇最引人注目的事件莫過於阿根廷新總統米萊的演講了。
阿根廷自由主義新總統米萊(Javier Milei)在達沃斯向全球政界和商界精英發表言辭激烈的演講,抨擊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是對人類福祉和西方社會的威脅。
在他作爲總統的首次出國訪問中,這位自稱爲“無政府資本主義者”的阿根廷領導人在瑞士阿爾卑斯山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批評了“社會正義”和“激進女權主義”等內容,同時稱讚企業家是“英雄”。
米萊說:“我今天在這裏告訴你們,西方正處於危險之中。”他宣稱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解決貧困的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他說,西方“處於危險之中,因爲那些本應捍衛西方價值觀的人卻被一種不可避免地導致社會主義大行其道而導致貧困的世界觀所拉攏”。
1)從公元零年說起
這位新獲選上任不久的阿根廷新總統在演講中關注人類近兩千年來的發展史,指出從採納資本主義作爲經濟制度開始,人類的財富呈現出爆炸式增長。 而在公元零年到1800年整個時期,全球人均GDP幾乎是停滯不前。
因此,米萊認爲:自由貿易資本主義,作爲一種經濟體系,絕非產生問題的根源,而是我們結束全球飢餓、貧困,乃至極端貧困的唯一工具。相反,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存在只會帶來阻礙。
他在講話中特別聚焦外界近幾十年來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尤其是資本主義會導致“市場失敗”的說法,明確指出“沒有市場失敗”,市場失敗只能是和國家干預有關。
他抨擊說社會公正是一種不公正的思想,因爲它是暴力的。“社會主義是一種貧窮的現象,它在每個嘗試過的國家的經濟、社會和文化上都失敗了。”“資本主義和自由企業是我們在這個星球上消除飢餓和貧困的唯一工具。”
演講中他重申了他在競選期間強調不與共產國家維持關係的立場,並張開雙手邀請西方資本前往投資。
另外,他也抨擊了激進的女權主義,指出男性與女性之爭是“荒謬和非自然的”,因爲自由主義已經提供了性別之間的平等。激進的女權主義議程所導致的只是更大的國家干預,阻礙了經濟過程,爲那些對社會沒有貢獻的官僚提供了工作,例子包括婦女部門或致力於推廣這一議程的國際組織。
米萊在演講的最後高調稱讚企業家和資本家,表示:“你們纔是這個故事中真正的主角。你們應該知道,從現在開始,你們可以指望阿根廷作爲無條件的盟友,”並以“自由萬歲,該死的!”結束了他的演講。
2)不僅“坐而言”而且“起而行”
米萊的此番達沃斯會議上的演講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他對“社會主義”的批評雖然被有所淡化,但對西方和集體主義的批評得到了較爲廣泛的傳播。傳播者大多爲中國社交媒體中的自媒體賬號。
美國企業家馬斯克也在旗下的X平臺賬號上發表了一張照片,其中可以看到一個男子在與另外一位女子從事性事期間還用筆記本電腦收看米萊的達沃斯演講。馬斯克爲此圖片貼的配文是“此時此刻,太刺激了”。
此外,信奉“小政府”理念的米萊是乘坐商用飛機飛往瑞士參加此次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阿根廷媒體“La Derecha Diario”報道稱,僅這一次行程,就可以爲阿根廷國家財政省下大約30萬美金的開支。
上任後, 在“沒有錢”這句口號的引領下,米萊發誓要大幅削減阿根廷的支出,去年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率超過了 200%。此後他將比索貶值了50%以上,削減了國家對燃料和交通的補貼,並將部委數量減少了一半。
米萊甫一上任,就戲劇性地改變了阿根廷。
3)阿根廷正式拒絕加入金磚國家
阿根廷正式退出金磚國家的擴員計劃。新任右翼總統米萊(Javier Milei)履行了競選承諾,撤銷了該國加入金磚國家的決定,擱置加入該集團在上海成立的“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計劃。
4)加入西方民主同盟
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在競選期間就表示,他不會與“共產主義國家”建立聯繫,還特別點名中國和巴西這兩個阿根廷最主要的貿易伙伴。米萊說他將優先考慮與美國、以色列和“西方民主國家”結盟。
同時,中共的競爭對手印度與阿根廷簽署了合作開採鋰礦的協議,挑戰目前中共壟斷阿根廷鋰礦的優勢。
5)與臺灣接觸
在阿中兩國關係陰晴不定之際,傳出米萊的“先鋒自由黨”(La Libertad Avanza)立法議員和官員進出臺灣代表處的消息,加上外長戴安娜‧蒙迪諾(Diana Mondino)與臺灣代表舉行會晤。
1 月2日,阿根廷“臺灣僑民聯合會”循傳統舉辦慶祝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暨元旦升旗典禮,謝妙宏致詞時表示,面對剛在去年12月上臺的阿根廷新政府,將在臺阿雙方共享的民主自由基礎上,積極尋求在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契機。
6)國際主流支持阿根廷經濟穩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琳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達沃斯與米萊會晤後,在社交網站“X”上發文說,他們討論了“阿根廷深刻的經濟和社會挑戰,以及爲降低高達200%的通貨膨脹、促進私營部門主導的增長,以及利用稀缺的公共資金幫助最弱勢人羣而採取的果斷措施。”
格奧爾基耶娃在會上告訴米萊:“你的速度很快,這很重要。”米萊回答說:“我會信守所做出的承諾!”
會晤前幾小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hew Miller)對阿根廷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討論紓困計劃給予了關鍵支持,該計劃是支持阿根廷實現經濟穩定和繁榮的重要工具。
1月10日,阿根廷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就該國440億美元紓困計劃的第7次審查達成了協議。該組織10日晚的一份聲明宣佈,將向米萊政府提供47億美元的貸款,這比最初預計的33 億美元要多。
該組織董事會即將在華盛頓召開會議,預期將會爲阿根廷提出的440億美元紓困計劃開綠燈。
7)潮流的象徵:阿根廷的劇烈轉向
不少國際觀察家讚賞阿根廷新總統米萊的勇氣,但也私底下擔憂他是否過於激進,過於意識形態化了。但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Klaus Schwab)在介紹米萊時表示,雖然有些人將新總統的方法描述爲“激進”,但他“爲阿根廷引入了一種新精神,使阿根廷更加貼近自由企業和創業活動”。
米萊先生在實施他的“新政”時,想必會得罪過去左翼政策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左翼政府的朋友,如北京政府,肯定會面臨內外壓力。他也會有時做些許調整,以使革新與連續性獲得某種平衡。但看得出來,他的意志和決心是堅定的,他說的也都是大實話,越來越被歷史進程所證實所澄明。因而在基本方向上,他沒有錯,他不會變。有鑑於此,主流民主世界將爲他背書,歷史也將爲他背書。原因無他,因爲他代表了當代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4. 臺灣大選開啓全球選舉年
2024年, 世界各國有70多場選舉,臺、美、俄、英、印度、歐洲議會等選舉結果,將給國際形勢帶來重大影響,牽動歷史走向。迄今爲止,今年將是世界歷史上選舉最多的一年,覆蓋全球近一半人口,成爲名副其實的“選舉大年”。2024全球選舉大年,無疑將對國際政局產生深遠影響。 選舉結果,可用於驗證當下世界是否正處於右翼自由主義浪潮之中。我們的預測是,七八不離十。
茲舉幾例,管中窺豹:
其實,去年(2023)年底,賦有保守的自由主義色彩的米萊當選任阿根廷總統,就隱然預示了今年作爲選舉大年的潮流走向。
果然,新年剛過,臺灣中華民國總統大選,首當其衝,即旗開得勝。驗證了人們的普遍預感。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壓力增加,隨着初選臨近,川普參選資格所受挑戰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得到解決。裁決結果將極大影響今年總統選舉。
美國的選舉雖然重要,但是,在對華政策上,在軸心國與自由陣營劃線對抗的基本問題上,共和黨與民主黨是有其連續性的是有共識的。因此,無論兩黨誰上臺,美國作爲整體,總的是在國際政治光譜的右側的。
歐洲:歐洲議會選舉
歐洲政壇右翼勢力去年保持崛起勢頭。多國右翼政黨崛起將影響2024的歐洲議會選舉。相信“向右轉”的風向將持續下去。
新一屆歐洲議會選舉將於6月6日至9日舉行。這將是英國“脫歐”後的首場歐洲議會選舉,被視爲歐洲政治的“風向標”。歐洲議會選舉每五年舉行一次。歐盟27個成員國超過4億名選民將投票選舉大約700名議員。歐洲議會是歐盟的立法、監督、預算和諮詢機構。新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提名需經歐洲議會表決通過,而歐委會主席相當於歐盟的“政府首腦”,對歐盟的內外決策有着重要影響。
墨西哥:
可能迎來延續現任總統洛佩斯政治方向的首位女總統欣鮑姆。
也就是說,拉丁美洲將逐漸轉換過去多年來的左傾政治姿態。
南非:非國大面臨多重壓力
金磚國家南非2024年同樣將迎來大選。南非獨立選舉委員會說,總統選舉及地方政府選舉將於2024年5月至8月中旬之間進行。目前,南非尚未進一步公佈更加具體的選舉程序和時間,也尚未公佈2024年大選候選人。
南非目前的執政黨是非洲人國民大會黨(非國大),自1994年結束種族隔離後執政的左翼的非國大,其政策使南非經濟與政治江河日下。南非總統拉馬福薩也承認將會空前激烈。或許,是時候換黨做做了
俄羅斯這種普京一人專權的國家,選舉的意義不大,普京要解決的問題,是俄烏戰爭如何結束的問題。
環顧全球,選舉大年大概率的總趨勢是:右風壓倒左風,西風壓倒東風,一股中庸的保守主義復興浪潮,正在這個星球升起。△(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