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浙江等省相繼取消落戶限制 分析:爲救房市 盯上農民錢包
【人民報消息】中國浙江省近日宣佈,全省除了杭州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這是繼江西、湖北等省最新一個響應中央政府推動戶口改革的省市。對此,分析人士雖肯定此改革方向,但他們說,經濟下行壓力過大是中共出臺此政策的背景,目的在拉抬房市,而非爲了人民的遷徙自由,因此,很難打破中國的省際疆界,且在未開放一線城市的前提下,對擁有田產的農民工來說,誘因不足,成效也恐有限。 據美國之音報道,浙江省自7月22日起,試行戶籍新政,除省會杭州市之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以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統一,合法穩定住戶(含租賃)人口除可落戶外,配偶等直系親屬也可隨遷,有效期爲5年。至於杭州市則將在進一步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後,逐步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浙江省的五年方案還包括,推行全省範圍內的社保繳納、居住時間等戶籍准入年限累計互認,逐步拓展到「長三角區域內累計互認」。 浙江並非第一個全面放開落戶條件的省份,中國國家發改委早於2019年就已將全面取消300萬以下人口城市的落戶限制列爲改革重點任務,2020年至今年6月間,山東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會鄭州和黑龍江等省都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但相較於這些前例,浙江作爲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正式放開放寬落戶的時機受到各方矚目。 浙江放開戶籍爲哪樁? 浙江當局表示,放寬落戶旨在促進農村人口融入城市,以彰顯浙江省作爲「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指標作用。 不過,中國網民多不買單,甚至質疑官方此時鬆綁落戶是爲了支撐低迷的房地產市場。 一名來自河北的網民在微博留言嘲諷:「說白了,浙江就爲了賣房,扯掉遮羞布了」。 而一名位於浙江當地的網民也在微博留言附和說:「接盤買房才是真實目的」。 另一名來自浙江的微博網民則直言,杭州市未取消落戶限制,讓政策吸引力大打折扣。他留言寫道:「除了杭州,浙江其他地方還有人想入戶嗎?可偏偏杭州沒放開。」 對此新政,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曾在推特推文表示,這是「好消息」,因爲浙江是中國最富有省份之一,他除期待杭州也儘快放開外,未來將通過觀察寧波和溫州來了解此政策的成效。 黃天磊:爲救房市而鬆綁落戶 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研究員黃天磊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發展,他近期撰文指出,中國若想解決房市低迷的問題,必須改革具歧視性的戶籍制度。 黃天磊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落戶鬆綁新政的總體改革方向值得肯定,也符合學界長期的呼籲,而且中國人口若能自由遷徙,對經濟也是利多。 黃天磊說:「人就是最重要的要素,人不動起來,經濟是活不起來的。現在整體經濟復甦缺乏動力的情況下,我覺得,(官方)要考慮啃一些硬骨頭,過去一直想要做的、但是成效不大的這些動作,尤其就是戶籍的問題。」 他指出,房地產市場需求疲軟是官方鬆綁落戶的動機之一,取消落戶限制確可刺激房市,但只放寬小城市落戶的成效可能有限。 黃天磊說:「他們(小城市)是當下房地產危機當中受害最嚴重的城市,所以取消落戶限制對房地產可能會有一定刺激。但多少人想要搬到這些小城市落戶買房呢?可能這個效果也沒有想象那麼大,因爲這些小城市對於流動人口的吸引力沒有大城市那麼高。」 高敏:未開放跨省落戶,省際疆界仍存 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系教授高敏(Mary Gallagher)也在推文中表示,樂見浙江省放開落戶制度,雖然最令人嚮往的杭州並未同步。但她提醒,最新政策目前僅適用於浙江省人口的境內遷徙,各省雖鬆綁境內流動農村人口的落戶限制,但省際疆界仍然僵化,這對跨省流動的勞動人口來說並無助益。 位於臺北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形容,這個「有限度的開放」充滿實驗性質,且出於帶動房市的思維,而非基於人民的遷徙自由。 林宗弘說,中國戶籍制度有兩大維度,一是城市和農業戶口,一是本地與非本地戶口。他說,城鎮化結果衍生農業戶口如何轉爲城市戶口的難題,但目前浙江等省僅鬆綁省內人口的落戶,無法解決跨省人口的移動問題,又排除了「大家都想進入的杭州」。他預估,中國戶籍制度的全面放開「至少還要十年到二十年以上」,因爲河南等省份曾嘗試全面放開落戶,但實施後又出現政策反覆。 林宗弘:實驗性強,政策反覆 林宗弘說:「爲什麼它(地方政府)一下限制?一下又撤掉?通常都是因爲房地產。鄭州市的房地產最近跌得滿慘的,它(河南省)就又宣佈開放,西安的情況也一樣。這個行政裁量權是在地方政府的領導手上,他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他有時開放、有時封閉,主要的理由就是爲了要救房市。」 林宗弘表示,鬆綁後又限縮的另一個原因是社會資源的排擠。多數家長帶小孩進城是爲了選學校,但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後,當地學校的建設速度跟不上人口移入速度,引發嚴重的就學問題,迫使地方政府又緊縮落戶制度。但浙江作爲富裕省份,基礎建設較完整,落戶鬆綁後能起什麼示範作用,將是觀察重點。 浙江省鬆綁落戶的主要目標是,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從2022年的73.4%提高到2027年的76%。 浙江良田多 農民進城誘因有限 林宗弘認爲,浙江省城鎮化比率已經偏高,因此農民工不一定是此政策的受益者。以目前的經濟前景和房地產風險,還在農村擁有土地的農民會傾向守住自己的田,不會拋售自家土地,改買城市房產,因此,此鬆綁政策的作用有限,只對已進城的農民工有誘因。 林宗弘說:「浙江省的很多農民剩下來農地都是些良田,過去比較不好的田地都已經城市化了。那就變成說,他農地(的潛在)收益很大,他可能是養殖業或者是種果樹、或者種茶的,像龍井那邊。他根本就不想要城鎮化,反而變成是給這些城市的市政府一個藉口去徵地。」 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說,這次開放主因是經濟滑坡壓力過大。他說,房地產業原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引擎火車頭,相關的47個產業對GDP貢獻曾高達31%,但現在這個「火車頭」 沒有了,閒置空屋高達6億棟,競相降價求售。面對這樣的低迷,地方政府冀望農村人口進城裏買房,於是放開落戶制度,「盯着農民的錢包」。 李恆青:經濟疲軟就盯上農民錢包 李恆青直言,共同富裕或城鎮融合只是官方的說詞,此政策「真正的受益者是當地官員」。他說,中國經濟一疲軟,地方官員就看上農村微薄的收入,期盼農民拯救房市,這背後思維和溫家寶主政時爲因應金融海嘯,推出的「家電下鄉」,或汽車產能過剩時的「汽車下鄉」如出一轍。 李恆青對落戶鬆綁的成效相當悲觀,他說,農民看似可以不受限制,進城就學、消費、看病、買房,但就業仍是一大難題,「如果找不到工作,拿什麼買房呢?」 李恆青說:「讓你來,不是來享受。用享受福利吸引你到這來進行投資,幫助領導把經濟搞上去,這個才是他們的真正的核心目的,而不是真正把這個福利跟所有人平分。如果真是公平分配的話,你應該讓杭州開放。」 李恆青認爲,中國經濟現況的最大問題,是人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太低。中國儲蓄率創新高,代表老百姓手裏都是有錢的。但即便官方天天喊經濟向好,老百姓根本不信,仍不敢消費。人民對政府信心偏低,政府又缺少公信力,這是中國政府面對的困境。他強調,經濟發展離不開政治決策,中國若不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經濟也難走出死衚衕。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北京頒佈激勵措施白搭 中國青年寧可四不度日 2023/7/10 (38,544次)
5萬元買房 第一批去鶴崗的年輕人現在怎樣(視頻) 2023/6/28 (52,189次)
隨遷子女被分流 河南家長維權捱揍(圖) 2022/9/4 (229,978次)
男花千萬元上海買房 甲醛等超標緻病(圖) 2022/8/9 (36,844次)
河南女孩買房後極盡節儉 房子卻爛尾了(圖) 2022/8/2 (38,559次)
珠海情侶"一成首付"買房 銀行拒絕貸款(圖) 2022/7/7 (43,009次)
上海大連出現爛尾樓 業主維權無望(圖) 2020/10/9 (73,606次)
男子30萬元買房 5年後小區仍一片雜草(圖) 2019/1/27 (65,507次)
買房子無水電 開發商:再交50萬元(圖) 2018/6/27 (51,064次)
 
秦剛事件🔥又爆新料🔥,中共方寸大亂,末日敗相盡顯 |
秦剛事件🔥又爆新料🔥,中共方寸大亂,末日敗相盡顯 |
🔥揭祕🔥共產主義的藝術疑雲:《阿里郎》和《東方紅》,美化獨裁?
🔥揭祕🔥共產主義的藝術疑雲:《阿里郎》和《東方紅》,美化獨裁?
38歲中共AI天才馮暘赫,🔥車禍謎案;🔥中共間諜計劃|
38歲中共AI天才馮暘赫,🔥車禍謎案;🔥中共間諜計劃|
勁爆!🔥紅三代傅小姐的香港艷事|秦剛神祕失蹤超過3個星期,
勁爆!🔥紅三代傅小姐的香港艷事|秦剛神祕失蹤超過3個星期,
神祕因果關係:善惡有報 毫釐不爽 神理賞罰,揭示人命運的評判機制!
神祕因果關係:善惡有報 毫釐不爽 神理賞罰,揭示人命運的評判機制!
李毅突發挑釁,直指習氏王朝!背後隱藏何種不為人知的真實動機?
李毅突發挑釁,直指習氏王朝!背後隱藏何種不為人知的真實動機?
 
提到秦剛怕變「陽」 發言人施展「甩鍋」功夫求自保(圖/視頻) 2023/7/26 (77,223次)
意外!王毅當「回鍋肉」 爲何「外交部長」成爲兩派勢力爭奪焦點(圖) 2023/7/26 (36,595次)
習近平揮淚罷秦剛 王毅回爐 證實內鬥傳言 2023/7/25 (116,866次)
軍隊把黨當作聾子耳朵 何衛東話中有話?(圖) 2023/7/24 (45,646次)
神奇!轉變觀念 變「敵」爲友 末期腫瘤竟然聽話變小(圖/視頻) 2023/7/24 (122,846次)
網友驚呆了!這位大五毛要把火引向外交部?(多圖/視頻) 2023/7/22 (116,358次)
習欲保秦剛 傅曉田美夢成空(圖) 2023/7/22 (92,628次)
七成英國人不信任中國 真正辱華的是「它」(多圖) 2023/7/22 (80,354次)
馬屁官員獻忠心 中共內部的權力危機(視頻) 2023/7/22 (60,030次)

特異功能是人本能 越純淨越超強(圖) 2023/7/21 (76,223次)
就爲這個!百歲基辛格拄着柺棍也要訪問北京(多圖) 2023/7/20 (84,240次)
川普涉國會騷亂被調查 共和黨人痛斥司法不公 2023/7/20 (17,058次)
習近平四大憂懼 全黨上下爲極端情況做準備 2023/7/20 (88,640次)
好可怕!強迫居民驗血建檔 網友憂被隨用隨取(多圖) 2023/7/20 (18,474次)
金裏奇預測川普勝選 執政1年有驚人政績 2023/7/19 (91,460次)
古埃及法老情人借體還魂 解密古遺址(圖) 2023/7/19 (74,949次)
美將軍積極練兵 準備迎戰中共軍隊 2023/7/18 (49,163次)
驚見美人魚!她興奮目睹"骨骸"還有頭髮(圖) 2023/7/17 (129,606次)
聽信中共的代價:洪都拉斯白蝦被砍半價 業者崩潰(圖) 2023/7/17 (38,784次)
耐人尋味!如果泄密是爲阻止臺海戰爭 你怎麼看?(多圖/視頻) 2023/7/15 (73,746次)
20大後最大老虎落馬 上海宣傳系統三連震 2023/7/14 (50,797次)
疫情後 中國經濟復甦美夢變噩夢 2023/7/14 (33,811次)
習大大「關懷」所羅門羣島(圖) 2023/7/14 (53,288次)
這可能是一個信號:秦剛遇到的麻煩不小(圖) 2023/7/13 (69,250次)
軍方內部有分歧 習近平面臨「黨指揮槍」不順手的局面(多圖) 2023/7/12 (55,396次)
七常委中有「渣男」 習李爲何「不近女色」(視頻) 2023/7/12 (103,929次)
全軍爲何急盼習近平下臺(圖) 2023/7/11 (50,245次)
影響習命運的12條歷史性政策(圖/視頻) 2023/7/11 (103,109次)
「趁你弱 要你命」習總又被俄爹狠狠捅了一刀(圖) 2023/7/10 (32,348次)
大開眼界!韋伯望遠鏡完成了一大創舉的原因就在於此(多圖) 2023/7/10 (78,192次)
有因即有果!流浪貓竟成家庭保健醫(圖) 2023/7/9 (71,549次)
扯褲襠!余茂春發表中共八十年前的民主頌 2023/7/6 (50,758次)
習近平和隋煬帝七大相似之處 2023/7/4 (56,159次) 📝
習近平「兩板虎」註定讓新經濟計劃失敗 2023/7/4 (30,460次)
蒼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斃 誰還裝糊塗(多圖) 2023/7/3 (147,593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