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绰提出「朱出墨入」记账方法。这一记账法被后世承袭,沿用超过千年。

【人民报消息】苏绰,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武功西)人。苏家是武功县的大族,苏绰的祖辈几代人都做过郡守,父亲苏协也担任过武功郡守。年少时的苏绰就十分好学,博览群书,尤为擅长算术。 苏绰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时,当时的西魏丞相宇文泰为其践行,临别时宇文泰问苏让,「你家中子弟还有谁可以被朝廷任用?」苏让遂推荐了苏绰。宇文泰随后召见苏绰,并任命他为行台郎中。 崭露头角 苏绰任行台郎中一年多,宇文泰并没有再去深入了解他。不过,各部门官员如若遇到烦难之事,都要找苏绰咨询才能做决断;官署之间的文书往来,也都使用苏绰拟定的格式。行台的官员们都称赞苏绰的才干。 一次,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有些问题周惠达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便请求先出外找人商议。 周惠达命人找来苏绰,将所讨论之事告知。苏绰很快为其分析裁定好。周惠达据此呈报给宇文泰,宇文泰连连称赞,便问是谁出的主意。周惠达答说是苏绰,并说他有「王佐之才」,于是宇文泰将苏绰提拔为著作佐郎。 一天,宇文泰跟苏绰对谈,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宇文泰又向苏绰询问治国之道,苏绰向他讲述了帝王之道以及申不害等的法家思想精要。 起初,宇文泰是躺着听苏绰阐述,后来不知不觉中,起身转为正襟危坐。苏绰一直说到天亮,宇文泰也没觉得厌倦。 宇文泰当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让他参与处理机密大事。 自此,宇文泰对苏绰越来越信任和礼遇。 始创「朱出墨入」记账法 起草《六条诏书》 出任新职后,苏绰不负宇文泰的信任,先是制定公文案卷的格式,又提出「朱出墨入」的记账方法,即用红色墨水记录支出,用黑色墨水记录收入。「朱出墨入」记账法被后世承袭,沿用超过千年。之后苏绰还制定了记账和户籍登记的规则。 大统三年,东魏丞相高欢兵分三路进攻西魏时,诸将都打算分兵抵抗,只有苏绰和宇文泰认为应该集中兵力抗敌。于是西魏军采用集中兵力的战术,不但成功抵御东魏的进攻,还在潼关活捉东魏大将窦泰。苏绰因此被加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受封美阳县子爵,食邑三百户。之后又被加授通直散骑常侍,晋封美阳伯爵,增邑两百户。大统十年,又被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郎,兼任司农卿。 当时,东魏和西魏都暂停互相的进攻,开始休养生息,宇文泰打算推行改革,从而使西魏走上富强之路。苏绰殚精竭虑,为宇文泰谋划。他主张裁减多余的官员;实行屯田制度,以便提供军队和国家更多的资金。苏绰还起草《六条诏书》,得到宇文泰的同意后开始施行。 《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这六条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司法等诸多方面,既是施政纲领,也是对当时官员的整体要求。 排在第一条的「先治心」说的是君臣首先要修正自己的德行,清心寡欲,摒除杂念,做到心境平和。君王要施行仁义,忠诚守信、孝敬父母,还要能明察秋毫,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诏令中写道:修心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仅是不贪财,而是更高层次的心和志静。做到了心和志静,包括贪财在内的种种邪念就都不会萌生。邪念不萌生,则官员们所思所想的就都是至公至正的治国之道。用这至公至正的道理来治理百姓,百姓哪有不听从教化的?因此说治理百姓的根本先要「治心」。 第二条「敦教化」就是要教化百姓,要用纯朴的风气去感染百姓,要以道德去引导百姓向善,以礼义教导百姓互相关爱、礼让,使他们能够和睦相处。这样百姓就不会为了争夺个人的利益而互相怨恨和争斗了。 第三条「尽地利」就是劝课农桑,让百姓积极利用土地,不违农时,从事农业生产。 第四条「擢贤良」就是选拔合格官员。选拔官员不拘资历和门第,要看重品行和才能。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选拔的官员不仅要具备才干,还要为人正直、品行好,也就是德才兼备,这样才能担负起教化百姓的责任。此外,还要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第五条「恤狱讼」就是慎重对待诉讼。要明断狱案、赏罚分明,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第六条「均赋役」就是均平赋役,要怜悯百姓,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宇文泰非常重视《六条诏书》,常将其放置在座位左右,还下令各级官员认真学习。所有地方郡守令长等官员,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及应用《六条诏书》和记账方法的,不能继续做官。 不仅如此,宇文泰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六条诏书》的内容。《六条诏书》遂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举措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 《六条诏书》推行后,原本弱于东魏的西魏国力迅速强大,由此为北周统一北方以及后世的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鞠躬尽瘁 苏绰为人节俭朴素,不置办私人产业,家里只靠俸禄过活,没有多余的财产。因为天下尚未平定,他将国家的治乱兴衰当作自己的责任,为西魏的富强鞠躬尽瘁。 苏绰广泛寻求贤德之才,与之共同弘扬治国之道。凡是他推荐之人,都官至高位。他常常与公卿讨论政事,从白天到深夜。事无大小,都在他的掌握下。因为过于劳累,苏绰患上了气血不通的疾病,于大统十二年在任内去世,终年四十九岁。 宇文泰听闻噩耗后,痛惜万分。对于苏绰葬礼的规格,宇文泰有些犹豫,他很想厚葬苏绰并追赠丰厚的财物和谥号,但以他对苏绰的了解,崇尚俭约的苏绰必定不希望宇文泰这么做。在与其他公卿商议之后,宇文泰最终决定尊重苏绰节俭的品性、彰显他的美德,便下令从简安葬。 苏绰归葬武功县时,只用一辆布篷车装载棺椁,宇文泰与公卿们都步行送出同州城门外。 宇文泰亲自在灵车后以酒浇地祭奠,并说:「苏尚书平生行事,他的妻子儿女、兄弟们有不知道的,我都知道。只有你了解我的心思,我也了解你的心意。正想着我们携手共同平定天下,不幸你竟舍我而去,我该怎么办呢!」说到这里,宇文泰放声痛哭,酒杯也掉到地上。 到了苏绰下葬那一天,宇文泰又派使者以牛、羊、猪三牲祭奠他,并亲自为他撰写祭文。 (参考资料:《周书》、《北史》)△ (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