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康熙勤政 六十年如一日(图)
 
谷雨
康熙皇帝晚年回顾一生时,感慨地说,自己在位六十一年“孜孜汲汲,小心谨慎。夙夜不遑,未尝稍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

【人民报消息】清朝皇子的教育制度是在康熙年间定下的,皇子皇孙六岁开始在上书房读书。每天清晨五点钟皇子们就要起床,一直学习到下午六七点钟。一年之中,休假只有新年一天和其前两个半天。不分寒暑,天天如此。 皇子皇孙们读书的书房位于畅春园的“无逸斋”,从书房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里不讲安逸。康熙在《庭训格言》里说:“凡人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时,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纵而能者也。”就是说大凡修身养性,都应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有所体现,从日常小事做起。我在盛夏六月,大热天都不搧扇子、不摘帽子,这是因为我平时就严格要求自己,不放纵自己,才能做到这样。 无逸斋的一天 康熙对于皇子们的学业要求极严,时常抽查皇子们的功课,检验他们的武艺。《康熙起居注册》等书记载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十日,皇子在书房无逸斋一天读书的情状: 寅时(3~5时),皇子在书房读书,复习前一天的功课,准备师傅到来上课。 卯时(5~7时),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开始检查皇子们功课,开始背课文。一字不错,就可以继续下面的学习,划下一段的课文,继续背,明天还要检查。 辰时(7~9时),康熙下了朝来到“无逸斋”,开始检查功课,主要是检查背诵,和现在上语文课是一样的,一上课就先检查背诵课文。 巳时(9~11时),时值初伏,日已近中,骄阳似火。皇子们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要正襟危坐。开始练习书法,要求每个皇子每个字写一百遍。 午时(11~13时),进午膳。吃完午饭,继续上自习──写字。 未时(13~15时),皇子们到“无逸斋”的院子,开始了体育课,那儿有弓箭和箭靶,还要学习摔跤、武术等。 申时(15~17时),康熙又来到无逸斋,随意翻书命题。诸皇子依次鱼贯进前背诵、疏讲。 酉时(17~19时),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令诸子依次射箭,各皇子成绩不等。又命诸位师傅射箭。随后,康熙亲射,连发连中。 功课完了之后放学。这就是皇子们的一天。 康熙勤政 六十年如一日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安强拓土,造福于民,被尊称为“千古一帝”。 从康熙开始,清朝的皇帝每天都要御门听政,除个别情况,无一例外。即使在康熙十八年发生北京大地震,康熙照常早朝,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的时间原本春夏两季是在早晨六点(卯时),秋冬二季是早晨七点(辰时)。大臣们为了参加御门听政,每天三更半夜就得起身,早起赶往宫中。久而久之,许多年迈的老臣吃不消,于是他们三番五次上书,希望皇帝能放宽御门听政的时间。 对于大臣们的反复恳请,康熙也妥善予以安排。每逢大雨雪或者酷暑严寒,确无应奏事宜,可以临时请旨暂停听政;年逾六十的老臣不必每天都来,可以间隔两三天来启奏一次。但是康熙本人因“听政三十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或隔三四日恐致倦怠,不能始终如一矣”,所以仍然坚持每天听政。 遇到紧急公事,康熙总是连夜批示,从不拖延。他反对“皇帝只管天下最重要的事,不必管一些小事”的说法,他公开宣称:皇帝处理事情,一时不慎就会给天下造成麻烦;一时不慎就会给后世留下灾难。不注意小事,就要危害大事。 康熙十五年夏,由于黄河堤防失修,决溢频繁,为了掌握黄河的第一手情况,康熙曾几次亲赴现场考察,勤奋研究。他乘船调查过下游的孟津、徐州、宿迁、邳州、桃源和清口等地。又亲自到中游的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视察。还从横城堡(今宁夏银川市东南)扬帆黄河中游,历时二十二天,航程数千里,“所至之处,无不详视”。 在我国历史上,关心水利建设的皇帝不乏其人,而能亲自多次进行水利实践,探究详情、提出解决方案者却不多见。 学者一日必进一步 康熙屡屡告诫后人,要精进用功,不可稍有懈怠。他说:“《易》云:‘日新之谓盛德。’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易经》上说:“日日更新可称得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或一种极高尚的品德。”喜欢学习的人应当天天都有所进步,才能不虚度光阴。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中讲道:“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唯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意思是说,世人都喜欢安逸,而不喜欢付出辛苦。但是我却认为,只有持之以恒的劳作,才知道什么叫安逸。如果只是贪图安逸,那么其实根本就不能体会到什么是安逸,而当需要吃苦的时候,反而会承受不了。他认为,圣人都是把辛勤劳作看做是一种福气,而把安逸看做是祸患。 康熙一生都以此自励,从亲政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几乎没有一天不听政的。晚年回顾一生时,他感慨地说,自己在位六十一年“孜孜汲汲,小心谨慎。夙夜不遑,未尝稍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 综观康熙的一生,这话是恰如其份,没有虚言。 康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修身治德,垂范后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藏中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转自明慧网 原文标题 从“无逸斋”的一天说起)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习近平的鞋(多图) 2021/4/26 (265,757次)
博鳌论坛 王岐山让习近平当孤家寡人(多图) 2021/4/22 (395,625次)
按习仲勋的标准 这图片证明习近平已病入膏肓(多图) 2021/4/19 (465,707次)
活的倍棒!男孩出生时中风 大脑皮层缺1/4(图) 2021/4/19 (156,021次)
20亿年前竟有核反应堆 运行50万年(图) 2021/4/18 (191,431次)
太惊人!导致航道瘫痪的长赐轮上发现了什么(图) 2021/4/17 (362,206次)
武汉协和医院密集移植心脏 给这城市带来更大灾难(图) 2021/4/16 (200,783次)
不可思议的离奇猝死(下)…这还不算完(多图) 2021/4/13 (184,939次)
不可思议的离奇猝死(中)…观音之乡的悲哀(多图) 2021/4/12 (190,463次)

失事时这位飞行员不需要脊梁骨发凉(图) 2021/4/12 (178,038次)
不可思议的离奇猝死(上)…写给活人看(多图) 2021/4/11 (245,717次)
小笑话:江泽民与宋祖英看话剧(图) 2021/4/9 (518,139次)
霍顿听从良心呼唤 若孙杨参赛东京奥运 将再度抗议(多图) 2021/4/8 (288,729次)
惊人前世回忆!月亮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图) 2021/4/4 (244,366次)
英美两国怪事 男子吃完薯片就醉倒(图) 2021/4/3 (174,588次)
为何德州取消口罩令 感染率降至新低(多图) 2021/4/2 (337,961次)
让狼吃青草的两岁娃与薄熙来教子(图) 2021/4/1 (316,738次)
高层内幕!江泽民中南海大战群鹰 惊动大裤衩(图) 2021/3/30 (694,591次)
十几年前的这个段子 现在落伍了(图) 2021/3/28 (336,839次)
盖了帽儿!这张照片为何轰动世界(多图/视频) 2021/3/26 (407,476次)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完成神旨意(新25)(图) 2021/3/23 (190,526次)
小笑话:宋祖英垄断江泽民的绝招(图) 2021/3/23 (438,442次)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 完成神旨意(新24)(图) 2021/3/14 (165,088次)
这个文件超出了江泽民能够容忍的范围(8图) 2021/3/13 (477,676次)
袋鼠岩画闹的!科学家拿达尔文打镲(图) 2021/3/10 (384,926次)
小笑话:江泽民屈从宋祖英的原因(图) 2021/3/9 (432,188次)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完成神旨意(新23)(图) 2021/3/7 (155,611次)
为什么中共害怕这个13秒长的视频(图/视频) 2021/3/7 (265,229次)
累不累啊?习与江蛤拉锯拉到今天(多图) 2021/3/7 (366,488次)
回味无穷!观神韵艺术团小舞剧《道缘》(图) 2021/3/6 (316,468次)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 完成神旨意(新22)(图) 2021/3/4 (169,089次)
老江真不行了!孙子向境外转移资产(图) 2021/3/2 (479,420次)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 完成神旨意(新21)(图) 2021/2/26 (171,040次)
5000米高空坠下 上帝送来救命大腿(图) 2021/2/23 (179,628次)
大科学家往返天堂地狱完成神旨意(新20)(图) 2021/2/19 (153,013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