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月圆盼人圆 中秋丰收 民间谢神恩(图)
 
周慧心
 
2020年9月24日发表
 
中秋节月圆人团圆,吟风颂月古今同心。

【人民报消息】每年的黄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动,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中秋也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有民俗学家认为中秋祭月是源于庆祝秋季丰收,是一个感谢神恩的节日。另外月圆盼人圆,中秋节也是团圆节,寄托着华夏儿女对家的思念。 作为华夏民族第二大节日的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一轮明月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牵念,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和期盼。中国传统中秋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给人以丰富的心灵感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民间也有中秋拜月之风。 帝王祭月敬天 中秋节源自先人的祭月活动,它是华夏先人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是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所谓「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视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击鼓奏乐,祭月迎寒的场面。《礼记.祭义》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春分、秋分是昼夜平分的日子,古人认为这时祭祀日月有特别的意义,确定在这两天分头举行祭祀日月的郑重典礼。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 《明嘉靖祭祀》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它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孔夫子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排在中国传统「五礼」首位的吉礼,就是祭祀天地神灵之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民间。皇家祭神礼仪变成了大众化的民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沿续下来。同时,拜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秋季丰收 感谢神恩 中秋节除了祭月之外,还会庆丰收,并感谢神恩。八月中旬正是丰收的季节,新粮进仓,瓜果上市,过去用这些新粮新果作供品敬神,感谢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 古时祭地是帝王的专利,而祭社则是皇家和民间都可进行的活动。「社神」后来在民间叫做「土地爷」或「土地神」被看作孕育农作物的丰产之神,正如《孝经.援神契》中所说:「社者,土地之神,能生五谷。」另外,它也是地域保护神,被认为能保佑在某个地域进行的一切大事。 周代天子每年有三次常规的社祭:第一次是仲春祈谷,春耕时节祭社,祈求这一年能得好收成,叫做「春祈」;第二次是仲秋报谢,八月收获时节祭社,向社神报告收成并感谢恩赐,叫做「秋报」;第三次是年终祭社,庆祝一年的收获,求告来年丰收。除了常规性祭祀外,在征战、田猎、禳灾等大事时也会祭社。在朝廷举行春祈秋报的同时,民间也举行隆重的祭社活动。人们在社里聚集,祭祀神灵,饮酒看戏。春秋两个社日成为很热闹的节日。 中秋节也是团圆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道出对亲人的思念。中国人常以月圆象征人团圆,因此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说的就是黄历八月十五动人的美景。当夜全家大小一同迎风赏月,吃着月饼及柚子,祈求全家平安。 自唐朝中秋节产生的时代起,人们就将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间团圆的主题越来越突出、重要。花好月圆人团圆,「圆」对中国人有特殊的含义。天上月圆时,合家团圆分食月饼,这是一种温馨的仪式。全家多少人,月饼就分切成多少份,每人都安享自己的一份。如果有人缺席,他的一份就被保存起来,盼着游子归来享用。这里享用的绝不仅是月饼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亲情的滋味。 购买月饼、分享月饼、馈赠月饼的过程,就是表达爱、传递爱、感受爱的过程。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时,也希望人间圆满,亲人团圆,家庭和睦,安享天伦,这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民族心理。△

 
分享:
 
人气:25,056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