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动物能通人性(图)
 
2018年10月12日发表
 
动物通人性,动物之间也有着类似人与人之情已是不争之事实。

【人民报消息】我们知道,动物亦是自然界之生命造化。佛教把人和动物都视为有情众生,既然都有情之因素在内,动物便与人性相通。清朝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的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便有这样的生动记载。 忠牛为主报仇又报讯 某大官家中养有一牛,其子幼年时天天与牛玩耍,经常喜欢攀牛角呀,拉牛尾啊。而牛亦时常跟孩子亲近,对孩子或嗅或舔,孩子也毫不惧怕。等孩子稍长大之后,大人就让孩子去放牛。于是孩子几乎整天跟牛待在一起。哪里有这孩子,哪里就有此牛。 就这样持续了几年之后,有一日,孩子在外放牛。忽然此牛飞也似地狂奔到家,在门口又跳又叫,用其牛角猛撞大门,而且还满身沾血。其父一打开门,牛却不进屋,反而向着原路飞奔而去。其父一看情景,便知孩子一定出了什么事情,立刻尾随紧赶。 到了放牛之处,其父发现,孩子脑袋已被击裂致死,而旁边亦有一人开肠裂肚地躺在路边,旁边有一根枣棍。仔细一看,那人乃是三果庄的强盗。其父顿时明白,一定是强盗为偷牛而杀死了儿子,而在一旁的牛为小主人报仇而用牛角顶死了强盗,并且奔回家报讯。 良马寻亲 有个西北商人李盛庭,在外买了一匹良马,性情极为驯良。不过此马却有个不同寻常的特点,牠只要在路上一遇到白马,必定停步而注视对方,此时哪怕受到鞭笞亦不愿前进半步;或者望见远方有白马之时,必定飞驰而往,哪怕紧拉马缰亦不能使其停步。 后来李盛庭有机会遇到此马的原主人,问起此事才知道谜底,原来此马原本就是从白马而生,因此牠时时处处想着要寻找到牠的母亲。 牛犊长大后为母报仇 纪晓岚回忆自己八岁时,听家中保姆说某家有头母牛,因腿瘸而不能耕地,被主人卖给附近的屠夫。 母牛在屠夫家生了一头牛犊,牛犊刚断奶,就在屠夫家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被屠夫所宰杀,因而悲痛地哞哞叫唤好几日。 后来这头牛犊一看到屠夫便拔腿逃避远去,若奔跑不及被屠户追上,便马上趴在地上而瑟瑟发抖,表现出很害怕而哀求饶命的样子。从此以后,屠夫便经常故意追牠取乐而毫不为意。 随着牛犊长大,变成壮健之牛,不过此牛看见屠夫时依然像小时候一样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 再过几年,此牛变成猛牛,牛角也已经长到极为坚硬锋利的程度。于是在某一日,这头猛牛看到屠夫在长凳上侧卧,猛牛便蓄势一跃而上,用自己坚利的牛角一下子刺穿屠夫的心脏,之后猛牛急速地逃离屠夫家。 (参考数据:清朝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分享:
 
人气:35,18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