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印度山羊長人鼻震驚村民 人畜輪迴異事奇聞(圖)
 
2017年8月24日發表
 
2017年印度發現的人面山羊。

【人民報消息】印度一個村莊的村民們近日發現一隻口鼻似人的奇怪動物,大驚失色。經討論他們得出結論,這隻動物其實是一隻山羊! 網絡流傳的一段影片中,印度某村莊的兩村民正拉着這隻小山羊指指點點,想弄清楚這究竟是什麼動物。這隻山羊的面部特徵接近人,特別是鼻子、嘴巴和下巴。 臉書用戶Samira Aissa於8月16日上傳了這個小傢伙的視頻和幾張照片,說牠把全村人都嚇壞了。至於是哪個村莊,未有交代。她的帖子至今已獲得25,000多贊和56萬次分享。 俄羅斯綿羊長人臉

2014年俄羅斯農莊出生的人面綿羊。

無獨有偶。2015年,俄羅斯一座農莊也曾出生過一隻綿羊,長着人一樣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只有耳朵像只羊。 據《每日郵報》報導,這隻羊出生在俄羅斯最南部的達吉斯坦共和國。Chirka村45歲的農戶布拉西斯‧拉夫蘭季耶夫(Blasius Lavrentiev)說,此前一週他一直在盼望心愛的母羊分娩,以便把小羊羔賣出去,但見到這隻羊「差點死過去」。 豬長人手的奇聞

2010年,四川省宜賓市出生的一頭小豬長人手。

降生的牲畜帶有人的特徵,這樣的奇事在中國也有發生。 2010年,在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武德鄉民主村一組,一位張姓村民家餵養的一頭母豬下了13只小豬,其中一隻前腳長着5個指頭,就像人的雙手。初看上去,牠與其牠小豬並無任何差異,但當主人將其抱起時,小豬兩隻前腿呈抱狀抱於胸前,腳掌酷似人的手掌,各有五個指頭,連指甲都與人的指甲相似。仔細觀察,其掌心還有清晰的掌紋。再看其後腳,卻與一般豬腳沒有任何區別。 2014年,民國時期「鏡華照相館」拍攝的一張照片再次曝光,照片中一隻豬竟然也長着人手,此照片曾被作爲人畜輪迴的鐵證,收集在一些佛教勸善的書籍中。這是一起發生在1923年上海的「人畜輪迴轉世」事件,當時曾引起轟動。 據稱,江北泰興有一個無業遊民,名喚施慶鍾,生性兇悍,霸道橫行,鄉民畏之若虎,避而遠之。1923年,施慶鍾忽然大病不起,生命垂危。這時,來了一位和尚,看見這種慘狀,對他說道:「你因所作惡業太多,死後將墮爲豬身,宜速懺悔,或可減免。」 施慶鍾知道自己離死期不遠,心中十分驚恐,雖然後悔一生做了許多荒唐事,但聽了和尚說下世爲豬,心有不甘,乃以左手作半合掌狀,向僧人行禮。 那和尚嘆息道:「此手能敬三寶,將來此隻手可免豬形。唉,可惜,但雖作豬,因臨終能知懺悔,也可免一刀之苦。」幾天之後,施慶鍾帶着滿身的罪孽離開了人間。 施慶鍾死後的第7天,鄰村一戶鄉民所養的一隻母豬生下一頭「怪豬」,這隻小豬前面的左腳,竟生得與人的左手一模一樣,不但五指俱全,大小長短和人手相同,而且指甲也齊全地掛在五指上。而且小豬走路的時候,此腳不肯着地,時時對人作合掌狀。 人們這才恍然想起和尚的那句話,一下子,施慶鍾轉生爲豬的消息傳遍泰興一帶。老百姓議論紛紛,很多人以此事來告誡子女千萬不要做壞事,因爲施慶鍾就是一面活鏡子。 他的家屬知道了,爲了不忍這頭豬遭到刀剮之苦,就去把牠買來,送至上海「寶華寺」放生園內。 到1934年,那頭豬還在園內,曾由「鏡華照相館」將其攝影,並由狄平子先生題寫其詳細經過。而此故事當時也被媒體報導出來,收集入一些勸人行善的書籍中,告誡着世人要注重道德修養、不要無惡不作。 豬轉生人的傳說 在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坪陽鄉譜頭寨不時出現一種非常神奇的生命輪迴現象。那裏有個吳姓男孩,說他前世是一頭白豬轉世投胎爲人。人們怎能相信一個小男孩的童言童語,胡言亂語?但是,因爲他能準確地認出曾經殺死牠的容姓屠夫而在當地轟動一時。 吳姓男孩與屠夫容某是一個村子裏的人。小男孩一歲多時,家人帶他到村裏去玩,每次只要碰見屠夫容某,小男孩就要拚命的哭叫、掙扎着,無一次例外。家裏人也不知道個所以然。小男孩長到2、3歲時,每當看見有人在地裏採豬菜,他都要告戒他們,哪種菜太苦,哪種菜太辣,採多了,吃不下等等一些話。弄得大人們直好笑,說他小小男孩能懂啥事。 這時,小男孩更加害怕見到屠夫容某。每次見到容某,他老遠都會拚命往家裏跑去。村裏人感到很不尋常,便試着問小男孩是何原因。哪料,小男孩說出了一個驚人的話。他說他前世就是他外公家裏養的一頭大白豬。還說,那天,屠夫容某帶着一個人來買豬,白豬見不妙,拚命地往外跑,一直跑到他家背後的山地上,還是被容某等人追上來抓住,抬去他們家給殺賣了。 這個祕密說開了成了爆炸新聞。村裏人一傳十,十傳百。小男孩是白豬轉世的事就這樣傳開了。傳到屠夫容某那裏,他回憶起真有這件事,事情的經過和吳姓男孩所說的完全吻合。因此,容某發誓今生今世不再殺生了。 人說輪迴轉生,越來越多人相信真有奇事;說人和動物間互轉生,從這些事例與傳說看,正是在展現因果報應的天理,挽救人類免淪於罪惡的浩劫。△

 
分享:
 
人氣:69,63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