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知府方克勤 民敬贊如神(圖)
 
2017年8月18日發表
 
忽大雨,水深數尺,舟遂達。民以爲神。

【人民報消息】方克勤,字去矜,明代寧海(今屬浙江)人。洪武二年(1369年)授予縣學教諭的職位,後來因母老辭歸。洪武四年,經吏部考試,特授濟寧(今屬山東)知府。 當時,明太祖詔民開墾荒地,規定三年以後才徵收賦稅。但是一些地方官吏私自提前徵稅,老百姓認爲朝廷的詔令不可信,紛紛離開家園逃奔他鄉,致使不少新開墾的土地又成了荒田。 方克勤到任以後,頭一件事就是與百姓們約定,稅期仍爲三年,並按土地的好壞分田爲九等,稅額亦按九等徵收,做到平均負擔,公正合理,民心大悅,因此農業生產恢復得很快。 另一方面,方克勤嚴厲懲罰那些乘機敲詐勒索的贓官污吏,於是,濟寧府的閒散荒地得到更多的開墾。 方克勤在擔任濟寧知府的三年期間,還特別重視、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除縣學、鄉學以外,還在各個村社,新建學校數百所,修葺孔夫子廟並時加祭奠。於是教化日隆,禮讓日興,社會風氣大見好轉。 這年夏天,有個守將要徵民夫修築城池。方克勤說:「民方耕耘不暇,奈何重困之畚鍤?」意謂:老百姓正忙於收穫耕作,怎能再用勞役去加重他們的負擔呢?他將這一情況向朝廷中樞機構中書省申報,使這次勞役終於作罷。因方克勤的德行感動上蒼,下了一場及時雨,旱情大見好轉,於是濟寧百姓紛紛傳唱起一首歌曲: 孰罷我役?使君之力; 孰活我黍?使君之雨。 使君勿去,我民父母! 這首歌的大意是:是誰免去了我們的勞役?是方克勤太守之力;是誰救活田裏的禾粟?是方太守的向天禱祈。方太守是百姓們的父母官,您可不要離去! 方太守在他任內的三年中,濟寧府的人口增加幾倍,百姓們豐衣足食。 方克勤不追求名望,不隨便施以刑罰,他認爲治世應該「以德化爲本」,強調要篤功務實,爲百姓們多辦好事。他說:「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因此,他雖官居太守,是一府的最高行政長官,但生活十分簡樸,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他平常每天只吃一頓有肉的菜。而對於那些被明太祖貶謫的官員,在他們路過濟寧時總是給予賙濟。 突然,有位大臣朱亮祖,官至徵南副將軍、徵虜右副將軍,封永嘉縣侯。他要從浙江坐船去北平(今北京),由於天旱日久,江河水淺,難於行船,他下令要徵集民夫五千人去疏浚河道。 方克勤勸阻不聽。身爲太守的他,哭着禱告蒼天:祈求立下大雨,可得漲水行船,以便民免勞役。 由於他的虔誠,「忽大雨,水深數尺,舟遂達。民以爲神。」那位大官老爺,順利乘船而去。百姓感謝上蒼,也敬謝方克勤如神。 (參考數據:《明史》)△

 
分享:
 
人氣:33,69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