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让功 将德风范(图)
 
2017年3月2日发表
 



晋军的克、士燮、栾书三位将军,打了胜仗不居功,有了荣誉不骄傲,
谦虚谨慎,克己让功,表现良将的风范,一直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人民报消息】春秋时期曾有过一段为人称颂的「三将让功」的佳话。晋国克、士燮、栾书三位将领取得晋齐鞍之战胜利后,不去争功,克己互让,表现良好的将德风范。

周定王十八年(纪元前589年),齐国发兵去进攻鲁、卫。鲁国和卫国都感到危急,求救兵于晋国。晋景公帕克作中军元帅,士燮统率上军,栾书统率下军,三人共带领兵车八百乘,与鲁、卫两国共同组成反齐同盟军,联合抗齐。

齐军由齐顷公挂帅,出动兵车五百乘,士兵三十三万人出战。晋、齐两军,「师陈(双方摆兵布阵)于鞍(今山东济南西)」阵势摆开,杀声震天。

战争开始后,晋军将帅通力合作与齐军激战。晋方主帅「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末绝鼓音」,克仍驰马向前不下火线。士燮、栾书率军紧随其后,晋军将士奋力杀敌驰骋疆场势不可当。

打斗多时,齐军不敌溃败退却。晋军乘胜追击,进入齐国攻打马陉(今山东益都)。这时齐军死伤累累,无力再战,齐侯只得派人送上齐国国宝纪围虚、玉磬和土地,向晋国求和,并归还鲁、卫的侵地。

晋军凯旋班师回到国都,许多国人前来迎接晋国将士。士燮走在入城队伍的最后,他的父亲范武子见到士燮后问他:「你为什么走在队伍最后呢?」士燮答道:「师有功,国人喜以迎之,(我若)先入必属耳目焉,是代帅受名也。故不敢。」范武子听后非常高兴,儿子有如此谦让的美德,是可以免于灾祸降临的。

晋国取得鞍之战大捷,最高兴的是国君晋景公。中军主帅克在班师回朝后晋见晋景公,景公十分兴奋地对他说:「此次取得对齐作战的胜利,是你的功劳啊!」克谦虚地回答道:「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克把功劳归于君主平时的训导和其它将领的努力,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战功可言。

士燮前去拜见晋景公,景公也十分兴奋地对士燮说:「打了胜仗,这是你的功劳。」士燮也十分谦虚地说:「庚所命也,克之制也,燮何力之有焉?」士燮把功劳归于此次虽未出征的上军主帅庚的运筹帷幄和克的指挥有方,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功劳。

栾书前去晋见晋景公,景公同样也说:「这次胜仗你有功劳啊!」栾书回答:「燮之诏也,士用命也,书何力之有焉?」他把功劳归于士燮的指示,还有士兵努力作战与敌拼杀而取得的胜利,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可言。

晋军的克、士燮、栾书三位将军,打了胜仗不居功,有了荣誉不骄傲,谦虚谨慎,克己让功,表现良将的风范,一直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参考数据:《通鉴记事本末》)△

 
分享:
 
人气:42,03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