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魏芝綜合報導)就讀多倫多大學的20歲華裔女孩姚佳韻(Jeanny Yao)酷愛科學環保,她與同伴汪鬱雯(Miranda Wang,米蘭達‧汪)高中時期研究的微生物自然講解塑料技術,被加國資深科評委評估市價超過1,000萬加元,二人還受到全球知名科技演講討論會TED TALK的邀請,爲微軟總裁比爾蓋茨(Bill Gates)、Google創始人之一賴利佩吉(Larry Page)等分享實驗經驗。 源自於一次環保主題的野營活動 11歲的姚佳韻小學4年級課程剛結束,就從中國瀋陽市隨父母移民加拿大的溫哥華。她對科學的興趣來源於8年級科學課上的實驗︰放在醋裏的雞蛋,幾日後外殼居然會變透明。很快姚佳韻就喜歡上這種動手動腦的課程,至於對環保科技的興趣,則是源自於一次環保主題的野營活動。 那次活動主要的是針對垃圾分類處理而進行的實踐,在參觀垃圾中轉站的過程中老師讓她與同是華裔的汪鬱雯搭檔,一起完成任務。 野營一開始她們一同去了電子廢品回收處,剛要往回走。成堆的塑料垃圾山映入眼簾,面前的這一切把她們嚇傻了。她們呆立在垃圾山前,木然的諮詢身邊的工作人員︰「塑料垃圾如何銷燬呢?」 工作人員嘆息了一聲說︰「可能5,000年都不會消解。」據工作人員介紹︰「塑料中應用極廣的塑化劑,是一種很嚴重的污染物。不僅對環境來說,塑化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讓人揪心。」 回家後,佳韻一直想着垃圾場看到的一幕。以至於晚上的噩夢竟然是自己被所料垃圾吞噬的畫面,讓人心驚膽戰。她相信一定有東西可以對塑料有很好的降解作用。憑着這種信念,姚佳韻找到搭檔汪鬱雯合作,決心一起爲環保做點事。 遇到無私相助的貴人 在以後的日子裏,她們每天都在計算機前閱讀了成千上百篇的科學論文,摘錄出每一個可能突破的點。並找出與之相關的多條線索,依次進行排查。最終,她們將目標鎖定在微生物方面上。 2014年,但是苦於沒有設備和更多的資金投入,她們將這個主意提交給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林賽博士。 出乎意料的是,她們遇到了無私相助的貴人林賽博士,林賽讓姑娘們加入了他的實驗室,同時還讓他的研究生亞當和詹姆斯來輔助實驗的進行。 有了林賽博士的協助,姑娘們感覺猶如神助。從理論走向實踐,前方的道路又光明了些,這讓她們的信心更強了! 然而,這一切僅僅是剛跨大門而已。下來的工作是無止境的實驗化驗,針對所有可能性元素進行篩選。這也就意味着她們待在實驗室的時間幾乎佔據了所有的課餘時間。別人在運動的時候她們在實驗室,別人在旅遊的時間她們在實驗室,別人在派對的時間她們依然在實驗室。 就這樣,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她們用最原始的排查法逐一去實踐。最終,找到了一種純天然無污染的解決方案——即利用細菌降解塑料! 實驗結果一經公佈,她們便被所在地區的環保機構重視起來。




獲全國科學大賽獎 而這項研究也順利的幫她們拿到「加拿大生化科技挑戰賽的冠軍」,且被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團認爲技術價值超過1,000萬加元。之後,兩人又受邀在美國加州長灘舉行的全球最大的演講舞臺年度TED科技演講探討會,18歲的姚佳韻是當次演講中年紀最小的女性。讓人更想不到的是,連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和Google創始人之一的賴利.佩吉都想聽她們分享實驗經驗。演講後,衆多的科技開發公司主動聯繫她們,希望開發她們的技術,並將實驗成果更有效地運用到生活中。 從實驗室到研究成果,再到商業機會,姚佳韻選擇繼續做實驗和做研究,她認爲,塑料降解技術雖然不錯,但在實驗室內做出的結果和用到大自然中的效果會截然不同,完成促成技術順利開發,不僅需要大量時間,也需要更多知識。於是她和汪鬱雯選擇返回學校。 2015年4月,姚佳韻剛被加拿大慈善機構Plan Canada評選爲「全國20歲以下的20名頂尖青少年」(Top 20 Under 20),並且受邀爲400多名多倫多公校女學生分享自己刻苦研究的心得體會。 姚佳韻和汪鬱雯從溫哥華馬吉中學(Magee Secondary School)畢業後,兩個人分別拿到全額獎學金,姚佳韻進了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攻讀生物化學和環境科學雙主修學習,汪鬱雯進了麥基爾大學攻讀生命科學,兩個人合作成立了BioCellection Inc.公司,姚佳韻任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的縮寫,首席技術官),汪鬱雯任CEO(首席執行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