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醫的習醫規格
 
2014年1月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明代醫學家李梃在中醫啓蒙書《醫學入門》中提到古代中醫的習醫規格:

行醫關係到人命,不是品德誠實而不虛僞、性格沉靜而有恆心、真正知道長陰功樂趣的人,不可輕易學醫。既然人立下學醫的志向,就可以商議如何用工。

學醫人每天早上面對《先天圖》靜坐,誦讀品味《孝經》、《論語》、國小;大有資力者,再遍及《四書》全部內容、 古《易》白文,以及《書經》、《洪範》、《無逸》、《堯典》(理會大意,不必強記)。因爲醫出於儒,不讀書明理,終是庸俗昏昧,不能變化貫通。

學醫人每天中午將《醫學入門》中的大致內容從頭至尾逐段誦讀,必須一字不漏,如同自己口述出來一樣。(就算學醫人想專攻小科,也不可不讀大科;想專攻外科,也不可不讀內科。因爲學醫只有觸類旁通的道理,沒有對其他科一竅不通卻能精通一科的道理。只是因爲醫生經驗有淺有深,技術有生有熟,所以才有分科的不同。)

熟讀後,學醫人要潛思默想,深究書中意義。稍有疑難之處,學醫人就要檢閱古今名家方書來增廣見聞;或者向醫術高明、醫德高尚之士恭敬請教,陶節庵說過:心得只是不與俗人說罷了。因爲學習中醫方藥不外乎《神農本草》,學習中醫理論不外乎《素問》、《難經》以及張仲景、劉完素、李東垣、朱丹溪。除此之外縱然有小方捷法,終究不是大家氣數,千萬不可被其誣惑。

學醫人對於《醫學入門》一書既然融會貫通,而後可以成爲一名小醫。此後學醫人更要努力靜坐,誦讀儒書。學醫人漸漸懂得陰陽消長之理後,先爲自己治病見效了,再爲別人治病;先爲親人治病見效了,再爲陌生人治病。直到學醫人自己感覺到胸有成竹,即使閉門造車也能天下合轍的程度,然後才可以開門行醫。

至於行醫後的行爲操守,尤其不可沒有定規。醫生每天五鼓清晨清心靜坐,早起後再誦讀一、兩本儒書來清理雜念。(時時刻刻都不失清晨的心態爲妙。)

到爲病人診視的時候,醫生先問病人病症起於何日,再從頭到腳,根據傷寒初證、雜證的辯證方法以及內傷、外感的辯證方法逐一詳細詢問。病人病症雖重,但如果門類明白,醫生不診脈也可以開方;病人病症雖輕,但如果難以分類,醫生就必須仔細察脈。

醫生診脈時,男病人要先左手後右手,女病人要先右手後左手,以順應陰陽升降的氣機。先一指單按,以便了解各經病情,再三指總按,以便決斷病情總的虛實死生。醫生診脈後一定要對病人說實話:病情是虛證,還是實證;是可治、易治,還是難治;再說出病人有幾分證候,來驗證自己診的對不對。如果有說的不對之處,醫生應該坦誠請求病人幫助,不可牽強附會,文過飾非,務必從容再議,不可氣急敗壞,以至於恐嚇病人。

如果診視婦女,醫生必須託病人親屬詢問病人病症、神色與舌苔,以及飲食情況。然後隨病人所便,如果病重就在床邊隔着帷帳診脈,如果病輕就在門外隔着門簾診脈,而且必須用薄紗罩住病人手部。(貧家不便籌措,醫生袖子裏自備薄紗。)對於寡婦閨女,醫生更要尊敬謹慎,這不是小節。

討論病情時,醫生要明白開釋論證。斷定病症是內傷?還是外感?是屬於雜病?還是屬於陰虛?是內傷而兼幾分外感?還是外感而兼幾分內傷?

議定處方時,醫生要根據當前脈象擬定處方,不可稍有隱祕。要根據古代成法,再參酌氣候時宜、病人年紀、病人處於順境還是逆境,以及病人曾經服藥與否,(女人要考慮經水胎產,男人要考慮房室勞逸),雖然本於古卻不泥於古,真的如同見到病人臟腑。這樣既打消病人的疑慮,又不至於自己失誤。

在用藥之際,醫生尤其應該仔細,要寫清某經有病、以某藥爲君藥、某藥爲監製藥、某藥爲引使藥。至於丸劑成藥,醫生本來就應該自己製備,以便藥物的新陳炮炙一一合乎規範。何況緊急丸散,病人家豈能倉促採辦?但是如果病人家一定要自己製備,醫生應該聽從病人家意向,這時必須根據《本草》寫下按古法制藥,不可獨出心裁逞巧,使藥力受到損傷。

在病機稍有疑難之處,用藥不甚見效時,醫生姑且在五鼓清晨清心靜坐,潛心推究病源,再次爲病人診察改方。

爲病人治好病,這是醫生的份內事,縱然醫生不求功名利祿,全憑行醫養家餬口,也不可過份索取錢財,只能聽任病人家酬謝。如果病人家也一樣清貧,醫生要分文不取,這尤其體現醫生的仁義和清廉。因爲別人不能回報醫生,天一定會回報醫生,如果醫生抱着這樣一種心態行醫,他的醫術才能高明、見效。否則天不允許。


 
分享:
 
人氣:36,11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