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共國家統計局剛剛披露,2011年,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GDP總和爲51.8萬億元,高出統計局公佈資料4.6萬億,創造了近年來最大差額記錄(2009年雙方相差2.68萬億,2010年相差3.2萬億)。
統計有誤差,這是允許的,但4.6萬億的誤差,摺合成美元高達7000多億,實在讓人吃驚,按全國31省區均攤,平均每省(區市)多出1500億元美元。
GDP作爲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的指標,一直飽受質疑,因爲存在很大的侷限性。例如,不斷的拆和建,都會增加GDP,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會使GDP倍增(這部分往往佔30—40%左右)。所以多有學者呼籲以「幸福指數」、「綠色GDP」等來代替,至少不能盲目依賴GDP,把它作爲主要的指標。
這個爭論已持續多年,但時至今日未見改觀,GDP依然是中共各級政權經常掛在嘴邊的主要衡量標準,給人感覺似乎有一種對GDP的天然依賴,欲罷不能。
中共當局看上眼的,一定有它非同一般的原因。中共崇尚撒謊,那麼全國都充斥謊言,假作真時真亦假;崇尚鬥爭哲學,則暴力橫行,甚至中共黨內也是權鬥連連,近日重慶的王立軍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好不熱鬧。
那麼,GDP在中國既不能準確反映經濟,又與人民的幸福與否無關,中共如此熱衷,居心何在呢?
第一,畸形的GDP政績觀。
把GDP當作政績,這大概是中共的創造。在中國,GDP是衡量各級政權政績的幾乎唯一的主要指標(以後考覈中加進維穩等),所以說「數位出幹部」、「數位出政績」。由於GDP與幹部政績、升遷緊密掛鉤,GDP就儼然成了中共官員的生命線,只有不斷地攀升甚至人爲拔高,政績才能顯赫,才能有向上爬的資本。因此才會引發中央和地方「數字打架」。
具體地,一是看GDP的增速,每年增長多少百分比;一是看GDP的絕對量。所以,這兩項指標都會像放衛星一樣上升,你增10%,我增15%,他增20%的;昨天還默默無聞,可能一下子就會鹹魚翻身,今年你跨入「萬億俱樂部」,我就要上2萬億、3萬億…..從這個意義上,GDP除了「統計」出來的,也是相互「比」出來的。因爲有很多省份,好像也沒見過擁有什麼傲人的產業,但GDP卻很高。
目前,共有23個省市區GDP總量超過萬億元,廣東更是突破5萬億(5.3萬億)。至於數字背後的水分多大,沒人會去計較,反正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GDP大省,其地位也確實不同,主要中共官員仕途當然被看好。
過去,人們都認爲中共搞政治很在行,現在看來,發展經濟,中共更是得心應手。在全世界都痛感經濟難關或乾脆處在經濟危機之時,唯中共超然物我,玩弄經濟於股掌中。
第二,GDP掩蓋了中共統治的實質。
翻開中共當局年度統計公報,上面各類數位資料應有盡有,淨是什麼產值、產量、收入增長之類自我吹噓,而且數字很詳細。對於問題,則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不會以數位來顯示(那樣等於露了馬腳)。
GDP的缺陷在於,它只是一個經濟發展數字,不是利潤,更非財富。它不考慮成本,不計損耗,不反映勞動力價值,不反映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的關係,如資源的消耗、環境的破壞污染等,都被排除在外。中國人民是一切社會產品社會財富(包括GDP)的創造者,但中國經濟30年的高速發展,GDP的膨脹式增長,人民特別是8億農民,分享不了經濟發展的成果,貧困依舊,所謂社會財富、所謂「人口紅利」只被不勞而獲的權貴們獨佔。人民作爲主要勞動者遭受的經濟剝削,以及中共竭澤而漁式開發和由此造成資源枯竭、遍及全國的污染,統統都被掩蓋。剩下的,只有官員和當局的政績,併成爲當局炫耀的資本;只有中共利益集團的一夜暴富,「國富民窮」,百姓沒有任何尊嚴。
所以,GDP掩蓋了中共經濟上壟斷財富、剝削人民的實質性因素。社會資源的枯竭,以及對環境的污染破壞,不僅使經濟發展不可持續,更是斷了子孫後代的生存之路。
第三,GDP成爲「中國模式」的遮羞布。
很多年來,國內外都在探討所謂「中國模式」,中共也在不斷吹捧改革開放的成果、成就。
人民要問「中國模式」是什麼?其實簡單概括就三個英文字母:GDP。中共在國際上引爲自豪的,唯一就是經濟資料,即GDP的不斷增長所堆積出來的數字,儘管這些數字嚴重摻水摻假,其餘乏善可陳。政治專斷沒有民主,人民遭受橫徵暴斂依舊貧困,官場黑暗腐敗成風,整個社會沒有正氣道德淪喪,外加GDP光鮮靚麗世界第二,這些構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社會。除此還有什麼?
一個國家的發展,應該是經濟、社會、人口等各個領域的共同發展,如果僅限於經濟方面,必然是畸形的片面的,不可能協調持續,中共是想以經濟來掩飾政治等的黑暗。
GDP的增長一方面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體現,另一方面,它只是中共的GDP,不屬於人民。GDP只爲中共而增長,GDP的增長則意味着人民更多的付出,遭受更大更重更深的剝削。
人民創造了GDP,但GDP又與人民無關,這就是中共GDP崇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