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百年最强震袭美东意味着什么?(图)
 
张杰连
 
2011年8月24日发表
 

本次美东部地震受到最大创伤的地点是美国首都的一个著名地标「华盛顿国家大教堂」,
发人深省。据华府大教堂官方网对外发布的消息,8月23日下午的东部地震,至少造成了
大教堂四座角位塔尖上杆头,有三座断裂损毁,并且还有一些跨梁裂缝等损害。

【人民报消息】当地时间8月23日下午1:54分,北美东部地区的美国首都华盛顿(DC)附近发生5.9级地震,遭袭击的地区由维吉尼亚州一直延伸到至少波士顿,纽约、费城、加拿大东部的多伦多等地都有明显震感。

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这起地震的震央在维吉尼亚州米纳勒尔(Mineral),即华府西南92英里处,是一起浅层地震,震源深度仅0.6英里。

按照一般地质常识,震源越近地表,同样级别的地震破坏力会大很多。而在0.6英里的浅层,如果真有两个地质板块产生挤压、碰撞,发生真实意义上的5.9级地震,那将对地表建筑产生巨大的破坏,大华府将是一片狼藉。

但是反观华府人,普遍则是受到惊吓而已。以美国先辈们的智慧,自然不会把美国首都建在有地质断层的地震带上,所以对大多数华府人来说,这次是第一次碰到大规模地震的一次经历。据悉,这次地震是自1897年5月31日以来,弗吉尼亚州发生的最大的地震。而周边地区,所谓达到5级左右的地震,也都是100~200年之前的记载了。

可是,这次地震却很有特点。与其说是地震,不如说是地动。形象的说,大地真的没有“震”起来,而只是大大的“动”了一下,且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其释放出的能量,犹如神力助推,沿着东海岸几乎是95号南北洲际公路的走向,把这个动感着实的上下传输,覆盖范围非常之广,令人惊讶。

有这样的说法,沿着这个走向,那正是俯卧美国南北的一条龙脉,而此次震央恰恰就在龙脉腰背之处,等于是龙躬了一下背,却没有像中国术语描绘的所谓“地龙翻身”而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动静。


地震后,华府办公大楼里的人受到惊吓跑出来。
事实上,各方面的损失非常之小。办公室架上的录像带歪倒一边,机场屋顶滑落几块瓦片,超市货架掉下几个食品罐,至今没有人员伤亡报告。难道,这一场百年最强地动,就是给美国人玩个心跳的感觉吗?

一个令人意外的损毁报告被媒体公布,谁也没想到,本次地震受到最大创伤的地点却是美国首都的一个著名地标---华盛顿国家大教堂。

据大教堂官方网对外发布的消息,23日下午的地震,至少造成了大教堂四座角位塔尖上杆头,有三座断裂损毁,并且还有一些跨梁裂缝等损害。

资料显示,华盛顿国家大教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正式名称是圣彼得与圣保罗座堂(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Peter and Saint Paul), 是美国圣公会华盛顿教区的主教座堂。该座堂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西北区的马萨诸塞大道与威斯康星大道路口,是世界上第六大和美国第二大哥特式主教座堂,也是华盛顿第四高建筑物。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9月29日,罗斯福总统安放了基石。建筑工程持续了83年,1990年,布什总统出席竣工典礼。2007年,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排名美国建筑师协会评选的美国最喜爱建筑列表第三位,曾举办过3位总统的葬礼: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969年)、罗纳德•威尔逊•里根(2004年)和杰拉尔德•福特(2007年)。

作为宗教圣地,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也是政治人物必到之处,在美国历史多次扮演重要角色。人们称之为思考的殿堂。

华府的教堂何其之多,建筑也不计其数,为何最著名、修建了83年精雕细琢的国家大教堂,却成为很可能是本次地震唯一的受损严重的标志性建筑。或许上天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激活思考殿堂里的思维,触动宗教情怀浓重的美国民众,检视美国政府的道德与精神担当,体悟上帝保佑美利坚的深层内涵,真正关注美国命运的前景与未来。

地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是个好兆头,张衡上书曰:“地动者,民扰也。”《易坤灵图》曰:“地大动,摇世主之宫,国不安。”

如果这场地动之惊,确实为上天安排警醒美国政府上下的震心之举的话,那么,美国行政当局就应该严肃的进行反思了。

一个以信仰自由为立国之本的国家,是否依然坚守着当初的神圣承诺,面对人类最残酷的信仰迫害,政府该表的态度有没有表,该有的立场有没有站,该有的勇气有没有现,若最后违背了上天之托付,也就等同于把拥选其当政的人民的命运推向了危险之境。在神佛看来,也许已经到了要收答卷的时候了。

大教堂的四个角断了三个,或许世人离上天的道德判别的要求就差了3/4。在中共红魔乱世的当下,西方当政者往往自以为是的左右逢源,把狡猾当聪明,其实是离人类真道越来越远了,为神所不容。能否震醒曾经伟大的美利坚,期盼“思考的殿堂”之损能给世人以最大的启示。

(有删动)

 
分享:
 
人气:153,501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