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风行(2) 孔子推崇乐舞可修身养性(多图)
 
2007年6月10日发表
 

孔子闻韶乐壁雕,今山东省淄博市韶院村相传是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

【人民报消息】今年上半年风靡全球20多万观众的美国神韵艺术团,以及将于七月上旬在纽约举办的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都是以民间之力把中国古典舞推向国际舞台。而远古时代的中国乐舞自三皇、五帝至夏商周三代时期,其风行则是国君起了带头的作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更是对乐舞推崇备至。

大纪元记者岳芸6月10日综合报导,知名的德国音乐学家库尔特.萨克斯(Curt Sachs,1881~ 1959,后受纳粹迫害辗转到纽约)在《世界舞蹈史》的序言中说:“在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与古代文明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比舞蹈更重要的事物,舞蹈是整个部落里一种很严肃的活动。”由中国出土的文物发现,彩陶或岩石壁画乐舞图案纷呈印证了这点。

远古神话时期的乐舞也描绘了上述的特色,女娲用泥土造人、制订婚嫁,《充乐》《高媒》乐舞表现女娲炼石补天、制定婚配、教民嫁娶。伏羲氏教人结网捕鱼,产生其渔猎时代的舞蹈《扶来》。炎帝之舞《扶犁》,展现神农氏教人民播种五谷。

上古乐舞的大融合

周朝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从政治到文化制定一整套的典章制度。所制订的“六代舞”大融合了华夏各地部落的乐舞,完成两大分类:“文以昭德”的文舞与“武以象功”的武舞。

这“六代舞”是在吸收商朝文化思想的基础上,集中整理了前代的乐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加上新制的《大武》。

前四种属文舞,因为黄帝、尧、舜、禹是由禅让制而得天下,并以德服天下;文舞时,舞蹈者手里拿着乐器“龠”和鸟羽“翟”。后两种属武舞,商汤伐桀与武王灭纣,都是以武力夺取天下;武舞时,舞蹈者手里拿着干(盾)戚(斧)。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段爱萍(1960~)表示:“这表明了乐舞是从文、武两方面来倡导做人理想,那时(周朝)的乐舞修养已经被看作是个人修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都有乐舞。”


明朝朱载堉《乐律全书》中的“干戚舞”(武舞)。



明朝朱载堉《乐律全书》中的“干戚舞”(文舞)。

“六代舞”的内涵

《云门》是说黄帝教民栽种谷类植物,广爱民众。《咸池》两字各具“皆”“施”之意,是说尧广施德行。《大韶》是说舜继应绍承尧的事业。《大夏》是歌颂夏王朝开国君主禹的治水功绩。《大武》是叙述周武王伐纣的事迹。

传说商朝第一个君主成汤执政时,天下大旱七年。汤占卜的结果,要牺牲人老天才会下雨。汤不忍心拿活人祭天,就自己穿上麻布衣服,披上干枯的茅草,驾着白马拉的大车,以这种苦行到祖灵所在地桑林去求雨。果然,他的祷告未完,大雨就下了起来。人们欣喜若狂,跳起舞来。这一场舞蹈保留下来,就叫《桑林》。汤灭夏桀以后,命伊尹整理这个舞蹈,就是《大濩》,成为商代祭祀先王的乐舞。

“六代舞”的演出仪式隆重,所奏的音律、所祭的神祇,都有定制。此外,还包括“六小舞”。

“六小舞”的用途是:帗(音弗)舞用来祭祀社(土地神)稷(五谷神)、羽舞用来祭祀四方、皇舞是祈雨之用、旄舞用来祭祀辟雍──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干舞祭山川、人舞祭宗庙和星辰。


采桑舞图,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铜壶之
顶盖上,刻有一圈“采桑女”。

乐舞是贵族子弟的必修科目

当时王室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各种乐舞礼仪,具体说就是“六代舞”与“六小舞”。至于一般平民百姓也是要学习礼乐的,周朝对乐舞的重视超越了前人。

对于“六代舞”与“六小舞”,孔子都称颂备至。《论语.泰伯》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即要成为人格完善的君子,必须先学诗,再学礼,而道德修养的最终完成得依赖乐舞。

在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所处的春秋末期年代,礼崩乐坏,他认为单用强行规定的手段已无法使人遵行周礼。因此,他提出人性中“仁”的精神的陶冶,要透过“乐”的活动来达到。

刘芹在《中国古代舞蹈》中说:“先秦儒家很重视乐舞的修身养性功能,他们认为通过乐舞的薰陶,在有规律的动作韵律与有条理的队形变换中,能去掉粗俗的举止、散漫的行为,做到步调一致,仪态端庄,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乐舞训练也可以使人感受到王权的威严、等级的尊卑,有助于‘德治’。”


战国铜壶上的乐舞图。(翻摄自《中国古代舞蹈》)

当代认同舞蹈训练可改变身心

在乐舞训练的陶冶下,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身心的改变相当大,由当代的舞蹈演员也表明了这点。

领衔舞蹈家李维娜表示,美国神韵舞蹈团成员平均年龄约18岁,几乎都在北美长大,对中华文化原本不熟悉,中文讲的也不流利。他们参与表演之后,在静心打坐的训练要求下,逐渐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而身心有了很大的改变。

“西方教育讲求民主平等,连父母子女之间也如此,以前都以英文沟通的年轻演员,对中华文化由陌生到了解,进而融入其中。透过《花木兰》《岳飞》等剧情的表演,他们懂得了‘忠’与‘孝’,与亲人的关系也更加亲密和谐。”

“在无形的文化氛围感染薰陶之下,现在他们的行为表现就像道地的中国人。这也是神韵艺术团在演绎中华文化内涵之外,不只对观赏者,对表演者也能起到精神面的改变。”李维娜说。


美国神韵艺术团演员代表关贵敏、李维娜,与中兴大
学校长、总务长等人出席台湾台中首演前记者会。
(大纪元)



美国神韵艺术团领衔舞蹈家李维娜摄于
台湾台中记者会。(大纪元)

孔子与乐舞的小故事

透过对《韶》《武》的观感,孔子表达了“善”是他审美价值的基本标准。孔子称赞《韶》“尽美矣,也尽善也”,而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意指形式上,两者皆美;但在内容表现上,禅让精神较符合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

《蜡》(音炸)是庆祝丰收,报谢神灵的民间祭典,每年12月举行。有一回蜡祭,孔子和弟子子贡一起去观看,面对全国上下欢乐歌舞的盛大场面,子贡说:“一国之人皆若狂。”孔子解释说,百姓们辛苦了一年,岁终时放松一下筋骨,举行这种蜡祭,是很必要的,因为体现了“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传说中孔子还能认识人们一般不懂得的歌舞。有一次,齐侯看见一只脚的鸟落在庭前跳舞,非常疑惑,就去请教孔子。孔子说,那是《商羊舞》。“商羊”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只有一只脚,一旦出现,天将下大雨。齐侯听了,赶紧准备防涝,结果各个诸侯国没有防范而遭水患,惟独齐国安然无事。

舞蹈表演会展现出内在的修为

在王克芬、苏祖谦合着的《中国舞蹈史》中说:“乐舞是观风尚、察政绩的窗口。先秦学者认为,以乐舞施教于民,一国一地的民风习尚当然就会从其乐舞活动中反映出来:‘审乐以知政’‘观其舞知其德’。”


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壶摹本(四川成都百花
坛出土)。(岳芸翻摄自《中国舞蹈史》)



美国神韵艺术团领衔舞蹈家任凤舞摄于悉尼,她认为
从舞艺可见心性。(大纪元)

总部在美国纽约的新唐人电视台,近期将举办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学中国舞有什么好处?美国神韵艺术团领衔舞蹈演员任凤舞表示,从舞艺见心性,中国舞不止是练外形,还有内在的修养。在学习的过程中,舞蹈演员本身都会受益,也会了解很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传统,对个人的修养提高会有帮助。

以上两种说法异曲同工,都强调了个人内在修为的重要,会在舞艺上展现出来。


******************

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详介


谁有幸参加这个舞蹈大赛,谁有大福气!



 
分享:
 
人气:15,296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