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和中秋、中國新年並列爲華人最重要的三個節慶。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華人過端午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傳統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爲了紀念詩人屈原的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份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糉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 屈原的故事

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問》等著名詩篇。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相傳這就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也開始有龍舟競渡。

荊楚之人則在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

* 更多故事

相傳端午節的另一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鍾馗捉鬼,也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相傳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爲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佩香囊同樣是端午習俗之一。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原本是避邪驅瘟之意,後來發展出兼備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