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耶穌受難記》現在放映的深刻意義(多圖)
 
齊禪
 
2004年3月14日發表
 

《耶穌受難記》海報
【人民報消息】梅爾-吉布森執導、描述耶穌釘上十字架前最後12小時的影片《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在全美四千家電影院上映,持續發燒,成爲媒體報導熱點,並搶佔了原屬奧斯卡新聞的報紙頭版篇幅。觀衆反應,影片所呈現的耶穌受難過程令人悲不自勝,尤其是看到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前所遭受的種種殘酷折磨。

這部由好萊塢影星梅爾.吉布森導演、監製及合作編劇,並且自掏腰包、耗資兩千五百萬美元拍攝的「耶穌受難記」,被著名國際媒體包括新聞週刊、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一再報導,引起罕見的轟動。上週末以5140萬美元的超高票房輕鬆蟬聯北美票房冠軍,上映迄今短短12天北美累計票房已然突破2億美元大關,氣勢如虹。文化界、宗教界人士認爲,該片氣氛感人、故事一氣呵成,是近年罕見的歷史大片。
  
梅爾-吉布森拍這部電影沒有起用任何大明星、對白又幾乎都是那個時代所用的拉丁語及阿拉姆語,只有字幕打出英文,找發片商很辛苦,較之如今的空前盛況真有天壤之別的感覺。

劇情簡介:耶穌最後12個小時
  
「耶穌受難記」敘述了耶穌基督一生中最後的12個小時,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難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類所遭受到的最殘酷最痛苦的折磨,電影展現的是他被釘上十字架的過程。


耶穌扛着沉重的厚木十字架
耶穌在耶路撒冷被猶大出賣給了羅馬人,他被帶到了城內猶太法利塞教衆的面前,大祭司和教衆宣判了耶穌的死罪。接着,耶穌又被帶到執政官比拉多的面前,比拉多讓希律王決定。希律王讓百姓在耶穌和罪犯巴拉巴之間做出選擇,結果是罪犯巴拉巴被無罪釋放,而耶穌將接受懲罰。   

羅馬士兵用鐵鏈綁住耶穌的手腳,把他押往宣判場的時候,耶穌扛着沉重的厚木十字架,蹣跚地走過耶路撒冷的街巷,一路上他被重重鞭打,不時摔倒在地上,成羣的猶太人湧了出來,無知的市民向耶穌扔着石塊吐着唾沫,發泄他們肆無忌憚的無知與怨恨。瘋狂的人們,在羅馬人宣佈耶穌死刑後羣起歡呼……。

在蒙難地,耶穌被釘上了十字架。猶太教士問他:「你不是天主的兒子?爲什麼不把自己解下來?讓我們看到,我們就相信你。」 耶穌默然。(如果都看到了,那也不存在「信」的問題了,所以不能象街頭賣藝人那樣表演出來。)

聖水從手縫裏流下來,沙石在風裏幻化成塵埃,鐵錘高高地舉起,一錘錘砸擊在十字架上。套上鐵刺頭罩的耶穌無聲承受着死亡前最後的痛苦…… 長鐵釘刺進了左手手腕,長鐵釘刺進了右手手腕,長鐵釘打進了左腳腳腕,長鐵釘打進了右腳腳腕。鮮血從釘孔裏流出來,流過血跡模糊的皮膚,滴落進泥土,每一滴都聲震天宇。長鐵釘釘進了耶穌的手腕和腳腕,鮮血從釘孔裏流出來,滴落進泥土……

天上烏雲翻滾,吞噬着每一塊白色的縫隙,聖母瑪麗婭流下眼淚,山坡上一片靜默,那用已經消失的語言唱出的歌聲,繚繞着這裏的每一粒空氣……山坡上一片靜默。
  
「上帝化身人類,人類又殺了上帝。」影片的編劇克里斯托弗.諾克說。

他爲我們承受了傷害,我們才能被饒恕
  


他爲我們承受!
「耶穌受難記」的導演、好萊塢資深影星梅爾.吉布森說:我的這部影片是關於信念、希望、愛和寬恕的,是關於耶穌爲我們所做的犧牲的。

批評這部電影的人說它血腥,在這一點上,梅爾-吉布森毫不諱言自己是刻意讓影片變得極度血腥和殘酷的。他說:「我就是要讓影片產生讓人震驚的效果,而且我的目標就是把這殘酷和血腥做到極致,我要把觀衆推到一個不能承受的臨界點上,到了那個邊緣,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暴行,什麼是犧牲,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耶穌的愛和寬恕。要知道,耶穌是在忍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之後再次回來的,他的內心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犧牲和容忍。我多麼希望觀衆能通過我的這部影片學會思考,學會內省。」當被問到《耶穌受難記》中刻畫的場景能不能被看作是對耶穌受難一事最準確的描畫時,吉布森說:「那是我個人對這個故事的理解,我只是想把它展示給觀衆。」

吉布森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說,《耶穌受難記》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雄故事和最偉大的愛的故事。他強調影片中的每個情節都經過認真的考證,拍攝過程更是秉持無比嚴謹的態度。他說,「耶穌因爲人類的不公正而受到鞭打,他因爲我們犯下的罪行而受傷,他爲我們承受了傷害,我們才能被饒恕。」

導演爲何拍這部電影


他爲我們承受了傷害
對於他爲何這樣熱切地去完成這個工作?吉布森說,這得從十幾年前說起了,當年自己曾經一度沉淪,沉淪於酒精、毒品這類的東西,他對人生,對自己都極度失望又極度無助,他甚至還產生了跳樓自殺的念頭:「我的精神世界崩潰了,什麼都沒有剩下,絕望,徹底的絕望,覺得那麼一跳也不過如此。」但是後來,他從聖經中找到了支援自己的力量,他藉助聖經成功地改造了自己的生活,這就是他今天拍出了一部宗教色彩濃厚的《耶穌受難記》的最深層原因。

回顧歷史的真正目的

影片最深刻的含義是,希望人們不要再犯當年那樣的錯誤──罪犯巴拉巴被無罪釋放,而耶穌承受酷刑致死。

是啊,如果當時每個人都不肯湧出家門,不肯向耶穌扔着石塊吐着唾沫,不去發泄莫名其妙的怨恨和瘋狂,不羣起而歡呼耶穌被判死刑,那麼情況會怎樣呢......?所以,當時那樣做的人毫無疑義都起到了推波助瀾、令瘋狂的場面更加瘋狂的作用,所以都有責任。

歷史的長河不會倒流,回顧歷史的目的不是爲了討論當年誰應該受到譴責,而是爲了今天,讓我們吸取教訓,不重蹈復輒!

 
分享:
 
人氣:28,41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