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江澤民的「穩定」已到盡頭 中國正處在新一輪激盪前夜
鄭恩寵不畏地方官僚權勢,勇敢地站出來代表上海被拆遷戶民衆的利益,揭露上海首富周正毅的犯罪行爲,應該是當代中國湧現出來的又一位反腐敗英雄啊!爲什麼再次步了揭露瀋陽「慕馬大案」的周偉、揭露河北前省委書記程維高的郭光允的後塵,進了監獄呢?而且,郭光允「同志」剛剛被「組織上」平反昭雪呢! 原來,江澤民上海幫集團的小兄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十分害怕周正毅一案被徹底揭露,從而爆出上海高層官商勾結的醜聞,使之成爲陳希同第二。於是,先下手爲強,把鄭恩寵投入大牢,封死嘴巴。 陳良宇懼怕,曾慶紅、江澤民何嘗不怕。倘若周正毅一案牽連出黃菊、陳良宇,江澤民上海幫集團將面臨或根基動搖,或徹底瓦解的局面,此前景對江集團不謂不嚴峻啊!行文至此,嘆鄭恩寵生命堪虞(指可能的非正常死亡),望各界人士關注! 鄭恩寵事件是給江澤民「三個代表」的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一事件再次向世人揭示出江澤民「三個代表」的真實本質:最廣泛地代表著「一小撮」貪官污吏和暴發戶的根本利益;始終代表著官商勾結,行賄受賄,貪贓枉法,充滿謊言的腐朽文化;徹頭徹尾地代表著瘋狂剝奪廣大中國人民權益和利益的反動暴政力量。 江澤民的「穩定」已經走到了盡頭。江澤民的「輝煌十四年」在中國製造出了全世界罕見的貪污腐敗,製造出了全世界罕見的貧富兩極分化,製造出了全世界罕見的社會大分裂。 民主化了的臺灣當局、達賴喇嘛的自由西藏、「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民主派、正在走向暴力的「疆獨」、「國際敵對勢力」(美國)、海外反對派都無力,也不能,分裂中國社會。但是,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十四年來,一貫主張「穩定壓倒一切」的江澤民集團卻一手製造出了中國社會的大分裂! 尖銳的社會矛盾必然反映到執政的北京當局內部中去,社會分裂必然導致執政當局內部的分裂。中國作爲一個國家是否崩潰言之過早,但是,面對尖銳的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的社會分裂,執政當局的內部分裂是不可避免的,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不是嗎?北京新秀胡錦濤溫家寶登臺伊始,就打起了「親民」的旗幟,悄然而堅定地和江澤民拉開了距離。縱然北京當局的反腐敗已經淪落爲權力鬥爭的工具,但是,「親民」,反腐敗,「政治改革」 是北京新秀們奪取和鞏固權力的三張「大牌」。這三張「大牌」,或者叫做三面「旗幟」,在當前局勢下,是公認的緩和尖銳社會矛盾,彌補社會分裂的必要措施。胡溫不及早搶到手中,曾慶紅吳邦國也遲早必搶。 中國社會變革的唯一正確取向,就是接受普世公認的西方民主政體,也就是,建立在民主、自由、人權、法制基礎上的,擁有三權分立、多黨制、普選、新聞自由的憲政民主政治。當然,在目前情況下,指望任何北京新秀馬上宣佈開放黨禁報禁,無疑是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相反,人們看到的是,江澤民專制鎮壓機器之慣性在繼續碾過劉荻、王炳章、楊建立、姚福信、李祥春、黃琦、楊子立、孫大午,以及最近的鄭恩寵等民主志士的身軀。 但是,關心中國社會政治民主化的海內外中國人大可不必悲觀。君不見世界「民主潮流浩浩蕩蕩」嗎?前蘇聯的戈爾巴喬夫在倡導「新思維」之初,絕無意使前蘇聯解體,讓前蘇共下臺,更沒有自己何時下臺的時間表。當戈氏開啓前蘇聯「政治改革」列車之時,一場結束前蘇共專制獨裁的(和平)革命已指日可待了。 當權二十七年的毛澤東,發動了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運動」,殘害了數千萬無辜中國人民的生靈,無時無刻不在防止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復辟」,以保其「鐵打的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中國的赫魯曉夫----劉少奇,在「文革」中也被打倒了、囚禁死了。顏色變沒變?變了,而且,徹底地變了!因爲中國又出了個鄧魯曉夫。 今年,又是一個二十七年將至:毛澤東退出歷史舞臺快整二十七年了!八九年「六四」以後,中國社會陷入了急劇的分化、分裂之中。歷史已經證明,任何社會的分裂必然導致最高當權集團內部的分裂。雖然,鄧小平江澤民發誓決不讓中國的戈爾巴喬夫「篡黨奪權」,但是,發誓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事實將證明:在未來數年間,中國不出胡爾巴喬夫,就會出曾爾巴喬夫,或者,X爾巴喬夫。這是由已經日趨尖銳化了的社會矛盾、已經分化分裂了的中國社會決定的。 臺灣人民、韓國人民、前蘇聯東歐國家人民是幸運的,因爲,當年那裏的政權轉移是和平的,那裏發生的是英國式的「光榮革命」,而非法國式的暴力「大革命」。任何有良心的海內外中國人,都希望看到中國的「和平演變」,而不是「暴力革命」。但是,殘暴成性、腐敗透頂的北京當局必將招致不那麼和平,甚至流血的,反反覆覆的社會激盪。現在,中國社會已經小震連連,愈來愈頻繁,它們是大地震來臨之前的預震嗎?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果真命當如此嗎?! 9/2/2003 於美國舊金山灣區 〔原標題:江澤民的「穩定」已經走到盡頭,中國社會正處在新一輪激盪的前夜〕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