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十六大推遲有內幕 江澤民核心受重創
 
 
2002年9月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權力分配 未能擺平 五大問題 爭持不下

「江核心」在北戴河受到重挫後,中央政治局常委通過了第五十五號決議,正式將十六大推遲至十一月召開,以便「圓滿完成各項議程,確保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五十五號決議說的「黨中央」可不是江核心,所以8月下旬胡錦濤走上了紅地毯。

推遲十六大暴露內部爭鬥激烈

《爭鳴》雜誌9月刊報導,八月十六日,中共中央發文至中央部委、各省(區)直轄市、解放軍黨委暨十六大代表團,通知原訂今秋召開的中共十六大,改期至十一月八日召開。該文件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共十六大籌備領導小組根據會議議程工作籌備的進度,爲了更廣泛、更深入地吸取黨內、社會各界人士有關對會議議事的要求,對黨的建設、黨的工作、黨的有關方針政策等方面的建議和意見,目的是爲了使十六大具有劃時代、創新意的會議,開得更圓滿、更成功。

該文件還要求:各級黨組織、領導幹部和十六大代表,要站好各自崗位,做好各項工作,在黨風建設上要有較顯著的成績,配合十六大的召開。

該通知文件,全文僅四百餘字。

中央一片混亂

十六大推遲召開,是頗爲意外的事,因爲中央在一個月前,還說會期不變。

七月中旬時,北京就已經盛傳十六大要推遲。地方上曾向中央請示是否屬實。當時的中央書記處答覆稱:今秋召開,沒有變動,各項籌備工作進行中,正常,云云。

事實上,中共十六大籌備領導小組,曾向中央政治局提出推遲召開十六大的建議,原因是:(一)中央部委、地方、解放軍等方面,都對中央委員名額有爭議;(二)黨政內部對三個代表思想的認識和貫徹都有較大差距;(三)對黨內和社會上的主要矛盾和危機的認識分歧;(四)對新任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人選的提名混亂。

但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當時認爲:日期不能輕易推遲,推遲會造成黨心、民心混亂,導致各種政治謠言流傳,最終使黨的聲譽受損、政治穩定受損。

江澤民在北戴河會議碰壁

江澤民原企圖通過北戴河會議統一思想,讓所有人歸順到江核心的旗幟下,但事與願違,分歧不但未消除,而且暴露得更明顯了:

(一)對十六屆政治局委員和常委人選爭持不下。(二)各地方和中央部委對中央委員名額,爭議很大。(三)對政治體制改革、機制改革方向的爭議,涉及到已發下的十六大工作報告第五稿的主題。(四)對三個代表思想理論的認識,暴露出較嚴重的問題,多數地方都是搞形式。(五)關於江澤民退留的爭議照舊,並且加深了黨內軍內的矛盾。

北戴河的意外議題

在北戴河會議上,除了上述五大問題外,臨時又增加了兩個意外議題的困擾:一是陳水扁提出了「一邊一國」言論;二是上半年審計到四千八百多億逃稅和上半年度中央財政赤字超預算百分之二十一點六。

對黨內異議者快刀割肉

基於上述五個大問題未能解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十六大推遲到十一月召開的第五十五號決議。

該決議稱:這是爲了「更廣泛更深入地」吸取黨內外意見,爲了使十六大成爲「劃時代」的會議。

該決議強調:十六大和十六屆一中全會。要「確保」黨的有關決議、黨的工作報告、組織人事安排等議程,得到基本一致的支持,並要求:把工作要點深入到部委、地方,落實到每一個團(組),落實到每一個準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十六大代表個人身上。

該決議又要求:政治局常委、委員,省、部主要領導,要有針對性地下去做工作,做不通的,牴觸性大的,會給十六大造成干擾的,會給本地區、部門造成消極、損害影響的;要及時、果斷做出組織處理:該下的下,該撤的撤,該暫停的暫停。一切工作和目的,爲了黨的十六大圓滿完成各項議程,「確保」和黨中央的部署「高度的一致性」。

八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正式發出十六大推遲召開的通知。

用「黨的災難爆發」來威脅

據悉,江澤民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工作務虛會議上,到各大組打招呼:一旦在黨中央有關部署上、決議決策上,出現不協調、雜音高、打橫炮的干擾,將是十六大的創傷,也可能是黨的災難爆發。

老羞成怒要動武

江核心要把十六大開成一個「劃時代」的會議,果然不假,政治局常委這個第五十五號決議已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文獻了。

中共這種黨內專制體制,每一屆代表大會都是由前一屆中央越俎代庖,烹製好了新一屆中央的候選名單交給代表們來畫圈。但至少在表面上,還把這種名單叫作「建議」,至於新一屆代表和委員們願不願意接受,還不能強迫。因爲這不光有關代表和委員個人的人格尊嚴,而且還要顧及黨章的規定。既然叫「選舉」,總得尊重選舉人的意願。

但是江核心這一次真的「與時俱進」,來一個「創新」:誰不和他這一屆黨中央「保持一致」,就要「及時、果斷做出組織處理」,「該下的下,該撤的撤」。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十六大上到底誰下,誰撤,耐心點,等到11月8日。

 
分享:
 
人氣:15,29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