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郭沫若的重新做"人"
 
刘佳有
【人民报消息】郭沫若,在中国大陆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既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剧作家,又是革命家,一九五九年后,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相当国会副议长)等高级职务。政学两栖,“又红又专”,成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榜样,一时间无出其右者。

 更重要的是他对毛主席跟随最紧,红旗举得最高,曾经说过:“世上有两个红太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北京。”毛提出“百花齐放”,他便写了《百花颂》,以一百种花卉的名字各成一诗,实在不容易。因此毛对他特别垂青,时时和他有诗唱和。能够收在北京第一次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附录的作品中,除“南社诗人”柳亚子之外,便只有郭沫若,足见?O何等受宠!

 然而天威难测。一九六六年春,在文化部长石西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进行“文化大革命”。当时一般人总以为这是文化领域的事,或许与己无关,不必担心。可是郭沫若却语出惊人,宣布要将自己所著的书全部烧掉,重新做人。与会者莫不骇然,全国知识界也为之震惊,不明个中玄机。

 事后据传,毛主席最早在延安看过郭著《甲辛三百年祭》,大为赞赏,后来在北京登基后看到郭著《十批判书》,有贬谪秦始皇的言论,就龙心不悦,又加上郭对曹操也有“微言”,处处好似冲著毛而来。虽然郭在读过毛词《浪淘沙.北戴河》有“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挥鞭”的句子,马上发表《替曹操翻案》的长文,竭力说曹阿瞒的好话。可是为时已晚,毛旧气难消,就写了下面几句诗,送给郭沫若,道:

 劝君多读《封建论》,劝君少骂秦始皇。

 千年多行秦制度,《十批》不是好文章。

 郭获诗后,如同焦雷轰顶。凭他一贯机灵善变的性格和诗人敏感的天赋,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在劫难逃了。束手待诛,不如率先表态,或许可得法外开恩,这就是前文提到的“自我烧书”说的由来。

 此外,犹恐表忠悔改,诚意不足,进一步写了一首忏悔诗,借以明志。诗云:

 读书卅年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

 知有神方医俗骨,难排蛊惑困穷隅。

 岂甘樗栎悲绳墨,尽竭驽骀效策驱。

 幸有春雷动天地,寸心粗觉识归趋。

 全诗充满悔恨交加的情绪,将自己全盘否定掉,甚至痛骂自己是不堪造就、大而无当的废木头(樗栎,一种高大而不实用的树木),是劣马,但仍希望给予改过、效力的机会,即在“文化大革命”(春雷)中立功赎罪。

 姑不论郭的人品如何,就其名望地位,在专制制度下,尚且要如此扭曲人性,卑恭屈膝,更何况一般老百姓和普通知识分子了。

 郭后来病故,总算寿终正寝,但两个儿子,民英、世民皆在其逝世前横死,最后妻子余立群亦自杀身亡,一个著名的知识分子的家庭居然落得这般悲惨下场,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谁的责任?

 记得郭沫若早年所译《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白话诗,有几句的大意是:

 美俊青年,谁个不善锺情,

 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

 啊!堂堂男子,

 切莫步我后尘!

 不料此时竟成为他自己的谶语。命运真会捉弄人,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世界日报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江泽民逼港人喊出“文化大革命”式口号 2002/7/1 (13,990次)
中共援助缅共闹革命揭秘 2001/12/17 (15,891次)
了不起──中共历次运动中敢不举手的人 2001/11/29 (13,888次)
一个被掩盖了的文革周恩来形象 2001/10/17 (21,313次)
人祸天灾共始终 — “十年文革”与八大地震 2001/3/1 (11,953次)
中南海草木皆兵,江泽民的“稽查队”遍布城乡 2001/2/5 (13,119次)
神州形势险峻,总参、国安等部要员汇集中南海 2001/2/3 (16,406次)
江泽民的外交官何时才懂得“羞耻”二字 2001/1/21 (15,013次)
小布什:军事强大而混乱的中国让人担心 2001/1/16 (14,821次)
小笑话:江泽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语言(图) 2002/3/9 (24,548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