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华早报看香港媒体自我审查 (图)
 
作者:凌锋
 
2002年8月10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近来香港媒体多了自己成为新闻人物的事件。中文媒体多了收购事件,多数同中共或亲共资本有关;而英文媒体多了炒鱿鱼事件,老板炒伙计鱿鱼,或伙计被迫炒老板鱿鱼。

炒鱿鱼事件最近又发生在<南华早报>身上。8月6日,在该报担任了6年的副总编辑罗宾.鲍曼被老板炒鱿鱼,第二天,总编辑托玛斯.亚伯拉罕向老板递上了辞呈。<南华早报>说亚伯拉罕的辞职是私人原因,但从时间的排列和紧凑来看,两天内两员大将同时离开,原因当然不简单。

这一天,新督印人裴甲克在该报发表一篇重要文章,为该报定位,声称要做一份可以匹敌世界一流报纸的刊物,既支持中国大陆多方面发展,又支持香港改善工作同生活环境。身为媒体要支持这个那个,简直是一种亵渎,也怪不得出现人事大地震了。

回顾香港主权转移后的<南华早报>,2000年11月发生中国版主编林和立被逼走事件,他是因为批评江泽民接见香港亲共资本家而引起老板的不悦;今年4月29日,<南华早报>驻北京采访主任贝克尔被解雇,他指责报社在报道中国新闻时进行“内部审查”,并指责报社编辑干扰驻北京记者站的工作。 由于有这两个事件,所以估计这次老总、副老总同时离职,可能同新闻自由或办报方向有关。

这是不是说<南华早报>在九七年以前就风平浪静呢?去年2月中旬,另一英文报章的助理总编辑奴利.维他奇在新著<北风>中,就大爆他在<南华早报>期间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报馆高层“自我审查”事件。他当时在该报的专栏时常撰文批评亲共富商、内地传媒及临时立法会等,其后被调离该专栏而辞职。

也就是说,该报的“自我审查”已经走了两步:九七前是第一步,九七后是第二步;九七前不敢太明显,怕影响香港的形象,九七后就更加事无忌惮了。第三步会不会炒掉全部老外,以便报纸可以更符合中国国情?

举一凡三。如果连英文媒体都如此,中文媒体更可想而知了。只是中国人已经习惯这种情况,比较驯服,所以没有闹太多新闻而已。

2000年陈水扁当选总统前后,以及最近他有关“一边一国”的提法,香港报章几乎难找到同情的言论。有的更是成了中共暴力言行的帮凶。这算是中共对香港媒体改造的“成功”吧?


 
分享:
 
人气:10,70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